第86章 劍招十九
作者:流淚的橘      更新:2021-09-18 12:44      字數:2208
  昨天晚上的無妄之災,來的極其迅速,打得城內所有修士焦頭爛額,措不及防。

  在最大的魔頭白骨老祖出現後,更是令全郡城內的人惶惶不安。

  那座鬼門關仿佛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陰間之門,所有人都感受了強烈的死亡氣息。

  這場災難落幕得也極快,自始至終被黑霧籠罩的黎民百姓。

  最終隻是在官府口中得到了一個說法,大致說明是魔頭作亂,劍仙殺敵。

  在這清早,郡城上下仍然存在著憂慮不安,生怕熟悉的街巷中,憑空出現一隻隻眼眶流血的陰靈。

  不過也有好消息傳來,那些陷入魔障的百姓,陸續被山上仙師以秘術成功驅邪。

  為了防止白骨老祖的迂回反擊,那位羅將軍率領一批批披甲兵士,分別在四邊城門輪流巡守。

  與此同時,天地司的鍾離白,何思思等人也領著幾名司裏的高手。

  在街巷各處,紛紛搜捕著藏匿城內的妖魔鬼物,也逐漸將郡城遺留的陰氣驅除幹淨。

  中午時分,城門下總算出現了一夥朝廷的宮服高手。

  為首的是一位老人,身上沒有半點修為波動,隻是嗓子尖細,麵容上的白皙程度,可比之女子塗抹臉上的胭脂水粉。

  宮服老人在天地司那裏了解大概形勢後,大罵幽州白骨洞內,都是幾頭見不得陽間的鬼物。

  並直言會傳信給當今聖上,為春溪郡討個說法。

  他的言下之意,以大魏朝廷的強勢王權,白骨洞隻怕是將要在幽州除名了。

  老人甚至對棲神山隻派出了兩位天玄境,和幾名年輕弟子極為不喜,低聲罵了一句。

  “棲神山近代的掌門人,真是不咋樣了,若是春溪城池真有什麽不測,我看你雲州的這座棲神山,難辭其咎!”

  自家門派的山主當場被貶,可棲神山的兩名仙師似是知道此人的身份,在議事廳前沉默不語。

  反倒是幾位年輕弟子氣憤填膺,也不知是不是自家師父暗中傳音,才按捺住弟子的惱怒心氣。

  張郡守不愧是混跡官場多年,附和著丁監司,兩人一言一語充當著和事佬,這才平緩了劍拔弩張的氛圍。

  最終確定郡城地脈無恙後,老人沒有在城內多待一天,很快就和丁監司,張郡守兩人告辭,迅速離去。

  ……

  翌日清晨。

  由於受了不小的傷,加上這近日的奔波勞累,緊繃一天的心神得以放鬆,李知安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雖說踏入練氣後,運轉心法養神時也可以修補氣力,已然不用睡眠來補充體力,可李知安這次卻是實打實的睡了一覺。

  精力充沛的李知安,坐在屋子內,手上拿著許城隍贈予的劍意帖,劍帖上的內容,是一句簡短的詩句:

  禦劍遠遊三萬裏,一劍敢斬百萬魔。

  禦劍,萬裏,一劍,斬魔……

  帖中的每一個字,缺一不可,勾勒出了寫帖之人心中的萬丈豪氣。

  “倚劍走江湖嘛……”

  李知安目光清明,隱約探索到了幾分劍道意境,細細咀嚼著這其中的浩瀚劍意。

  如同一個老酒客見到了一壺上好美酒,第一時間雙眼發光,卻沒有著急的去一口喝完。

  而是知道怎麽樣才能更好品嚐出這壺美酒的滋味。

  凝神冥想了好些時間,依舊沒能沉入自己想要的意境當中。

  李知安無奈放下劍意貼,幹脆提劍出屋,身穿一襲白衣,在秋風瑟瑟的院子中。

  然後卸下所有雜念,不講究任何的一招一式,完全是隨著心意果斷出劍。

  他出劍的動作極其緩慢,卻又帶著幾分賞心悅目。

  李知安默默在心中駕馭著那條氣府靈蛟,確保每一次出劍都完美控製住劍氣的“用量”。

  出到第十八劍時,可見身上的渾厚劍意,忽然就此分崩離析。

  李知安皺了皺眉,仔細感悟著劍帖上的意境,卻始終揮不出第十九劍。

  他似是摸到劍招的一點門檻,卻如何也跨不過去,不上不下的感覺,讓他很不痛快。

  時間流逝,李知安舉劍不定,似乎陷入了劍術中的“死胡同”,全身氣機紊亂,好似走火入魔的練功之人。

  就在這時,院中的一棵老槐樹,樹上緩緩飄落著一片枯黃落葉,正巧落在水缸上的平靜水麵,蕩出一道細微的水波漣漪。

  落葉宛若一葉扁舟,小心翼翼的滑入水中。

  瞧見此幕,李知安似是有感,揮動寬大白袖,朝地上擲出長劍,徑直走向碩大的水缸。

  李知安拿起旁邊木瓢,舀起一勺清水,輕輕晃動,滴水不漏,喃喃道:“劍意可化氣,河流自然可以匯江。”

  “氣意相同,氣不是劍氣,應該是出劍時的心氣!”

  李知安低念一聲,不顧身上雜亂氣機,猛然拔出長劍,朝前一劍橫空而出。

  這一劍沒有浩蕩氣勢,隻是恰好穿過一片枯葉,枯葉一分為二,緩緩飄落。

  這一劍以快,穩,氣三者合一,以疾速為出劍前提,穩則是輕易之間控製住了攻殺力道,又以恐怖的爆發力撥開狠厲劍勢。

  若是尋常劍修來講,真氣凝成劍氣,在對敵時,斬出的劍氣極其難以掌控,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弊端。

  劍術精湛者,劍勢可成罡氣,劍罡再凝成實質的攻擊神通,這也就是劍氣。

  然而劍氣的精準度,多數劍修卻是難以掌控。

  便如同稚童學步,歪歪扭扭,就這需要日積月累的練劍,悟劍。

  李知安自創這一劍招,完美把握住劍氣的聚散,做到了出劍時能將流逝的劍氣,重新歸攏劍鋒。

  清晰可見枯葉上的切口,光滑整齊如同鏡麵。

  李知安收劍負後,滿意吐氣,一身雜亂氣機歸複平常,無形的劍意卻在悄然拔高。

  “以後這招就叫十九。”

  李知安笑了笑,趁著劍意頂峰,繼續出劍,不斷完善著日後震驚天下的通天劍招——十九。

  這一劍嚴格上講,是李知安自創的一式劍招,取之於第十九劍。

  其中威勢,類似於劍修中的“一劍破萬法”,都是一劍製敵。

  劍招看似無勢,劍意卻如滾滾江水,頃刻之間可化為衝天殺勢,傾泄湧出。

  這一劍可於無形之中綻出劍氣,神鬼莫測的取人性命。

  隻是現在有個弊端,需要劍意流轉第十八遍,才能蓄力斬出這劍招十九。

  李知安眼下想要的便是如何一口氣,能急速運轉完攏共十八次周天的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