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城隍廟
作者:流淚的橘      更新:2021-09-18 12:43      字數:2398
  武官神像頭顱炸裂,黑煙化作的兩條黑蟒也隨之消散。

  同一時間。

  李知安躋身練氣三品境。

  武夫境界三品之上,不再局限於淬煉體魄這一條路上,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練氣期。

  三,二品被譽為武道小宗師,境界分別對應氣魂,心魄這兩座竅穴。

  武者修行比之其他修煉體係要難上加難,世間武夫多於生死一線間磨礪武道境界,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

  若是沒有陷入九死求生的膽氣,便修不成純粹武夫的境界,武膽若能大成,每一境的戰力也會層層拔高。

  上五境的武夫立身於群魔鬼怪之中,心魂堅韌如山,普通妖魔魅惑不得。

  光是肉身的渾厚陽氣,對陰物來說,宛若烈烈灼日,鬼邪不敢輕易侵襲。

  李知安晉入練氣三品,屏神凝氣,心神運轉起道門呼吸法,逐漸導引著一道道真氣匯入黃庭,竅門經脈。

  運轉完十二周天後,手上砸出來的血傷,正快速自愈,皮肉再生。

  砰——

  文廟裏忽然傳出一陣異響,李知安睜開雙眼,紫氣漂浮,劍氣渾然天成,清晰可見一條黑蟒從廟裏破牆而出,瘋狂逃命竄向城南郊外。

  先前文武廟裏的兩尊神像,被這三條陰煞黑蟒附體,已將這處地界的脈氣吞噬了大半。

  想起此行的目的,李知安動身在兩座廟宇中搜尋了一遍,卻沒發現天地司的那兩位大人,一縷氣息也蕩然無存。

  先是瓷村出現合海境的小鬼,接著便是邪祟作亂城西文武廟,城東顯現陰煞之氣,城北天地司此時多半是泥菩薩過江。

  李知安心中暗忖,城隍廟地處城南郊外,那位城隍神許左,理應坐鎮春溪城的地脈與護海長城,可為何不見其現身除妖?

  “承影。”

  一道刺眼劍光縮地成寸,掠向城南郊外的一座城隍廟。

  ……

  鎏金鑄造的匾額上,刻寫著“城隍廟”三個大字,筆走龍蛇之勢,據聞是百年前的一代魏帝以國筆題名。

  李知安淡然跨過門檻,眸含紫氣蕩開,氣目中,鬼氣幽幽,卻尋不得一縷鬼影。

  這座一郡之地的城隍廟分主殿,左右兩側建有鍾樓,鼓樓,中間是一片寬敞的廣場,設有一座丈餘高的香火鼎爐。

  李知安麵色微凝,鼎裏一根未燃盡的木香,可飄蕩出來的卻是縷縷黑煙。

  在昨夜和裴瓔的徹夜長談中得知,九州城隍廟的神職曆來由大魏皇帝親自冊封,位居三品神位。

  聽聞皇帝敕封世間陰神職位的力量,乃是大魏王朝的舉國氣運。

  先是將敕封的陰神名字記載於【封神菉】,再以魏國玉璽蓋章封職,最後為其修築金身廟宇。

  一國之運源自於九州萬民的願力,八荒州城的地脈之氣,為穩固國運,萬民無災,大魏朝廷下令敕封陰神職位,監察九州地氣。

  故而九州廟神才能以眾生願力修行,這種不同於靈氣的神道力,來源於百姓供奉的香火念力。

  普通凡人皆是肉眼凡胎,若非鬼神顯化,尋常人根本目不可視其,破不去陰陽之隔。

  可這世界妖魔橫行,萬物生靈冤死後心存怨氣,便容易滋生惡靈。

  多數人為祈求家中老少平安,圖個亂世安穩,化香火錢供奉神廟已然是稀鬆平常之事。

  比之文武廟的香火昌盛,城隍神廟倒有些香客稀少,地理位置處於偏僻荒涼的城南郊外,位於春溪城和護海長城之間,與兩座城的地脈之氣緊緊相連。

  這次邪祟妖魔大肆入城,目的倒有些不言而喻,竊噬春溪城的地脈之氣。

  到時候,這整座城地底下的地煞之氣便會鎮守不住,春溪城也淪為鬼城,釀成無盡的災禍。

  兩側的神台上共有八位大將泥塑神像,左右擁護著坐居神台主位的城隍神。

  一尊尊神威凜然,彩繪泥塑鑄造的神像,立於城隍廟祭台上,如今成了斷裂一地的泥瓷殘身,蟻鼠成群。

  那尊主位神像幾分神似海岸長城,見過一麵的許左,隻是神像內的金身小人不翼而飛。

  沿著廟內石階小路走了數十步,李知安祭出一張藏在寬袖中的仙人指路符。

  黃紙符籙發出熠熠生輝的素潔光輝,在他身前三丈處懸停。

  屈指彈入一道真氣,才肯搖搖晃晃的飛向城隍廟後院。

  符籙掠過之處,成群結隊的毒蠍蛇鼠見至符光退散,迅速躲進牆縫中,瘮人至極。

  李知安斂氣凝神,緩緩經過狹窄的小道,來到了寬敞的後院。

  後院建築滿目蒼夷,到處都是打鬥過的痕跡,斷梁裂牆,地上甚至還有幾潭金色血跡。

  牆角一根巨大的梁柱上,有三條粗缸大小的黑蟒相互盤纏著,似是坐著苟且之事。

  其中一條額前已有淡淡金紋的黑蟒見至突然出現的白袍道士,驟然一躍衝向李知安身前,張開血盆大口,撲咬而來。

  寒光一閃。

  一劍插喉,氣機斷絕。

  飛劍青露掠出,一抹青芒刺目橫空,將另外兩條想躍牆而逃的黑蟒攔腰斬斷。

  仙人指路符驟然發出光輝,周圍陰氣暴漲,洶湧奔騰的陰風席卷而來。

  穿過後院門口,李知安來到了一處空闊的墓地,墓地上有一碑石。

  他臨近墓碑前,在符籙的光亮下,得以看清碑上文字,記載了城隍神許左一生的赫赫戰功,還有幾位名將的顯赫事跡。

  忽地,李知安猛然回頭,遠處一顆老槐樹下白影閃過。

  一陣陰風中帶著女子泫然而泣的哭聲,又夾帶幾絲著嘲弄意味的笑聲。

  聲音裏透著陣陣陰寒。

  背後劍鞘飛劍齊齊顫鳴。

  李知安身形急速掠退離石碑至數十丈遠,飛劍承影驀然浮出影子,漆黑劍體顯露腳下。

  停穩身影,抬頭望向墓碑處。

  墓碑上浮現出一張女子容顏,雙目空洞無珠,七竅往外滲出鮮血。

  接著便是老槐樹下吊著一具身著白衣綾羅的無頭女屍。

  “嗚嗚嗚……”

  墓碑上的女子,低聲發出嗚嗚咽咽的空洞嗓音。

  那具突然出現在槐樹下的無頭女屍,迅速向墓碑飛去。

  無頭女屍雙手伸進墓碑裏,捧著一女子頭顱,緩緩用手接上,更似縫上。

  白衣女屍接上頭顱後,也不知從何處掏出一盒紅粉胭脂,撲在臉上,時而嬌笑時而自言自語。

  李知安就這樣靜靜的看著,模糊聽得幾句,“荷池花開了”“胭脂又貴了”“你得死了”……

  枯瘦女子僵硬的轉動身軀,披頭散發的麵向李知安,又古怪的坐在墓碑前,發出輕微的哭泣聲。

  隨著白衣女子的哭泣,周圍陰氣更加濃鬱,陰風直接擊斷了老槐樹。

  一時間,哭聲笑聲越來越大,陰風滾滾,高牆上湧現出一股黑霧。

  三柄飛劍圍繞著李知安交互飛旋,劍氣護主。

  那張仙人指路符早已化作一攤紙灰,落在地上。

  女子似是哭累了,發出滲人的笑聲。

  笑聲陰寒。

  失魂落魄的起身,墓碑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