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養靈玉佩
作者:流淚的橘      更新:2021-09-18 12:43      字數:2562
  天色微暗,四周環境被夜色緩緩籠罩。

  剛剛打鬥完的四周地上一片狼藉,滿目蒼夷。

  那條大江河麵中心忽然產生一道龍吸水的異象,有一名儒衫男子立於水柱上。

  儒衫男子朝岸邊的李知安抱拳,恭敬道:“在下雲州鳳臨江神章子賢,不知閣下是?”

  九州八荒中的江河山神位,自古皆由朝廷以眾生之力敕封。

  凡是受封的都是有著大功大善之人,要麽就是能影響一方天地的陰神。

  朝廷為其修建金身廟,受萬民香火供奉,得以眾生之力修行。

  “見過章江神,在下齊雲觀,李知安。”李知安拱手抱拳,對於江神這些他還真不太清楚。

  他隻聽說過。

  凡是能被朝廷敕封神位的陰神,其道行都是上五境之上。

  聽到齊雲觀。

  這位自稱臨風江的江神挑了一下眉,輕輕揮起兩袖。

  河麵卷起一道水橋橫向兩岸,他踏著水橋走向岸邊的李知安。

  落地後,滿身書生氣的章子賢,直言道:

  “見過小李道長,在下觀此江河域被人以大神通禁錮,

  此江距離春溪城各縣不遠,流通南海,生怕是海中妖物作怪,

  意圖為禍城中百姓,特地趕來鎮守此江,恐生不測。”

  李知安指向地上的兩截屍體,淡淡道:“

  見過章江神,在下途徑此地,見此魔頭興風作浪,

  我師常常教誨,斬妖除魔乃是我齊雲觀的立觀根本,便順道出手。”

  聞得此言,章子賢身前握緊五指,追問道:“不知小李道長師從齊雲觀哪位仙長?”

  “在下家師齊雲觀陳夢生。”

  “原來是陳老道長的傳人,按輩分,小李仙長在我之上。”章子賢畢恭畢敬彎腰,行了個揖禮。

  “章江神客氣,在下李某人隻是一介後輩,當不得這等大禮。”

  李知安連忙還禮,這名容貌英氣不凡的臨鳳江神。

  心中暗道師傅究竟是何等人物,先是一個城隍神許左將師傅視作神明,又來一個江神章子賢。

  一個個神位不凡的人物,聽到師傅名號,都把他當成仙人看待。

  這逼格也太高了。

  齊雲山傳人這個名號,貌似以後走天下能用的著。

  開始以為抱的是大腿,現在看來這粗的是仙人腿啊。

  江神章子賢來的快,去的也快。

  向李知安告辭一聲,就化作一道河水往北流去。

  ————

  李知安從喬向雲的屍體上,僅是找到一本小冊子和一塊蘊含靈氣的玉佩。

  怎麽身上連點銀兩都沒有?

  一個合海境的劍道高手這麽窮?

  不是行走江湖多年,獵殺天才無數?

  轉念一想也對,正經人誰會把武功秘籍,金銀財寶放身上呢。

  李知安翻開那本小冊,裏麵記載了喬向雲練劍生平的劍道感悟。

  他粗略的看了一眼,雖說與自己的修行劍道截然不同,但有些地方卻令他受益良多。

  例如,對陣中如何一劍取人性命,如何更加穩健的設下必殺之局,種種殺人與修行的領悟……

  小冊上,還寫上許多宗門天才,江湖修士的名字,最後赫然寫著李知安的名字。

  每個名字背後記載著殺死對方的經過,布局。

  哪怕對方隻是一個九品修士,喬向雲此人完美詮釋了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妙啊!”

  李知安翻到最後一頁,竟是一幅用筆墨勾畫的地圖。

  “大魏帝陵?”

  喬向雲死前提到了帝陵。

  隻是這圖看起來更是一座山勢圖,路徑分明,路線盡頭是一個紅點。

  世界太危險,江湖險惡,將尋寶的念頭掐掉,先多刷怪升升級吧。

  通過這一戰,李知安也摸清了這個劍鞘的劍道領悟度,等級分別對應修士的幾個境界。

  1級至9級,對應九品至一品劍修。

  劍道lv10對應魚遊境。

  劍道lv11對應合海境。

  劍道lv12對應天玄境。

  李知安目前lv12,修為是練氣五品,劍道水平已然達到天玄境。

  “五品境的真氣修為還是太薄弱了,隻能使出天玄境三劍,如果對方擋住了這三劍……”

  生活在神鬼亂舞的世界,居安思危必須是第一準則。

  這個限製有利弊之分,好處是可以扮小豬吃老虎。

  壞處是遇到真正的天玄境劍修,那李知安就是真正的小豬了。

  “天玄三劍隻能作為自身的底牌,算不得自身真正的實力,既然體魄弱那就先修行體魄。”

  心中已有思量,李知安收起小冊子和那塊通體碧綠的玉佩。

  將喬向雲的兩截屍體和斷劍碎片合成一堆,他從袖中撚出一張紅色符籙。

  屈指一彈,紅符落在喬向雲那具死屍上,迅速燃起燦爛的紅光。

  靜靜等待紅光熄滅,將戰場打理了一遍,確認沒留下什麽蹤跡後,李知安才悄然離去。

  趁著夜色灰蒙,回到了齊雲山,李知安來到道觀門前的一片空地上。

  在一片朦朦朧朧的月色下。

  拿出柳溫年給的那門拳譜,這門拳法名為【線一拳】。

  按照序文上所說,此門拳法的來曆是來自上古時代的一所拳道門派。

  這個宗門巔峰興盛程度,曾有門下弟子上萬名。

  門派師祖有過一拳鎮山河,雙拳壓江湖的輝煌戰績。

  經過時間的推移,修行界修煉體係如同雨後春筍,百家爭鳴。

  這門拳法修習難度極高,多數修士更願意選擇殺傷力第一的劍道。

  天地司的武道力量,三教聖人的修行體係。

  一宗萬人的門派逐漸隨著時間沒落,這部拳法也流轉到了柳溫年師傅手裏。

  拳譜上記有幾位先前練拳人的感悟。

  欲練此拳,先自問生死。

  拳意通天地,意在生死間……

  李知安略過這一篇,翻開下一張扉頁。

  此拳有三式,練至登堂入室者可問鼎江湖宗師,練至爐火純青者可拳懸山海勢……

  拳意極重殺傷力,動輒殺人,對敵一拳可震碎五髒六腑。

  無恒心,無殺念者不適合練習此拳。

  此拳譜無品階,練拳至高者卻可拳意壓天地……

  這本拳譜小冊子,隻有薄薄幾頁,上麵圖文並茂,記載了拳招三式,其他篇幅皆是一些拳師感悟。

  “拳勢走山河之境,拳招行天地之道。”

  越看越玄乎,李知安幹脆一招一式按照圖文上所說所做。

  一拳貼一拳,剛出數拳,他的體力就已經在急速流逝。

  李知安拋棄心中雜念,漸漸將意境投入到自身拳勢中,拳拳如細雨落大地。

  控製氣息流轉,每一拳控製在快與極快之間,出到一百拳,渾身力氣消失殆盡。

  真的一滴也沒有了。

  李知安累癱呈一個大字躺在地上,不顧白淨衣袍是否會被泥塵染髒。

  十二座真氣竅穴自行運轉,四周源源不斷的靈氣匯入體內。

  丹田處的那條靈蛟開始變得炙熱發光。

  胸前忽然傳來一道沁涼的舒適感,一股暖流正在湧向全身。

  耗失的體力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

  李知安從內襯中找到了這一道暖流的“始作俑者”,是那塊通體碧綠的玉佩。

  這塊玉佩正在月色下熠熠生輝,不斷有靈氣匯入其中,從而轉換出一種能恢複體力的暖流。

  “不知道這塊玉佩能不能恢複真氣?”

  李知安看著這塊閃爍著綠芒的玉佩,心中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

  一襲白衣禦劍下山,負劍而行。

  這一夜,齊雲山方圓十裏,一縷妖氣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