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刀工
作者:大橘好重      更新:2020-03-02 01:35      字數:2023
  早上的客人來來往往,第一鍋羊肉湯很快就見底了。

  將鐵通清理幹淨,湯小康熟練地準備起第二鍋。

  在現在東居裏打大頭銷量的還是廣式羊肉湯,哪怕就是美味鹽焗雞和烤豬蹄出來,估計在這段時間裏,還會是羊肉湯的銷量最好。

  第一鍋一般都是附近的熟客和早餐攤主們解決掉,這第二鍋,才是為那些來來往往的食客,和路過旅遊的人提供的。

  接近十點半的時間,東居的午餐時間還沒正式開始,而剛剛吃過早飯的人也已經陸陸續續的離開,整個東居,此刻又一次空蕩留下來。

  將大廳整理幹淨之後,湯小康看了一眼熟睡的冬瓜,來到了後廚。

  將前幾日,自己見到冬瓜時候買的那個巨大的新鮮冬瓜拿了出來。

  因為一直放在冰箱裏的緣故,現在看起來還算是保鮮,不過口感肯定是沒有自己剛買了時候爽口了。

  不過為了不浪費食材,湯小康覺得用這個家夥,來鍛煉刀工。

  自從他沒有在跟著老爺子湯有為學廚之後,刀工已經落下了很多年,雖然說基礎還在,但終究是沒有什麽進步,隻能說勉強沒有退步太多。

  尤其是看到自己唯一擁有的主動技能,刀工上麵還隻是一個初級,湯小康就覺得自己有必要在開始回歸練習了。

  說實在的,湯小康的刀工還不錯,至少是在超常發揮的時候能夠製作生膾。

  這不是一般的生膾,而是能夠得到老爺子認同的。

  切片完整,刀工利落,作為一個口感上乘的生膾,至少要薄如蟬翼,過水即熟。

  隻是在開水的表麵稍微滑過就能熟透,隻有這樣的程度,才能夠保持生膾在生吃的時候盡量斷絕來自生的口感。

  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於嚴謹的老爺子來說,是每一片生膾之間的差距。

  按照老爺子的要求,每一片生膾之中,相互的差距不能夠超過三絲,沒錯,你沒有看錯,不是三厘米,三毫米而是三絲……

  三根頭發絲的差距,這樣的要求基本是趕上汽車發動機內部構造的緊密程度了。

  為此,老爺子還特地買了測量工具。

  就是為了完成老爺子這樣一個要求,湯小康硬生生是鍛煉了半年的時間,才勉強達到。

  除了準和穩以外,剩下的要求就是快。

  四十秒之內,將一整條魚按照要求生膾下來,活魚新鮮,可是為了生膾將魚拍死之後,其中鮮美的口感就會快速的流失,要在這美味流失之前,將東西送到食客的麵前,四十秒完成一整條魚,是最低的要求。

  可以毫不謙虛的說,光靠自己從老爺子那裏鍛煉出來的刀工,至少能夠秒殺市麵上百分之六十的廚師,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不是在各大酒樓,要不然就是和他一樣,來自各家的傳承。

  而還有最後剩下的一批人,在長期的鍛煉之中,熟能生巧,將刀工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這些人,他們的刀工都是非常恐怖的,至少不是湯小康這樣半瓶酒級別的人能夠比擬的。

  湯小康對自己的刀工有著自信,但是同樣的,他也非常清楚這世界上的高手非常的多,這也是為什麽他苦練多年的刀工隻得到一個初級評價之時,他並不差異的緣故。

  不說別的,光說自家老爺湯有為,湯小康可是曾經看著他用一把菜刀,在長壽麵上硬生生浮雕了一條盤龍出來。

  就算是電腦機器都很難完成的事情,卻在老爺子的手上飛快的出現。

  正是那一手,刺激的湯小康數年以來都沒有放棄對刀工的訓練,如果不是後來上學忙碌起來,估計湯小康這刀工還會接著在訓練下去。

  拿出冬瓜,這東西不適合練習切片,切塊這種基本的刀工,不過用來練習雕工確實非常合適的。

  湯小康有著刀工基礎,所以直接上手開始練習雕工問題不大,至少算是學會了跑之後,才開始學習飛行。

  而且,練習雕工對於湯小康來說,是一件非常能夠提高基礎刀工的事情,雕刻最考驗的就是穩和準。

  這兩個是基礎到刀工裏最困難的,每一個廚師學習刀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基本都是死在了這二者試下。

  反到是快,對於大家來說並不算困難,畢竟是能生巧,等到你能夠熟練地把握了穩準這兩個要訣,想要快,也隻需要多加練習就好了。

  不過雕些什麽呢?

  張望思索著,練習雕刻,心中你也要有一個圖案和模板,這對美術功底有著一定的要求。

  忽然想到還在大廳呼呼大睡的那個冬瓜,湯小康在看了看自己麵前的這個冬瓜,心中一時間就有了決定。

  抱著這個綠皮冬瓜,手中拿著菜刀來到了院子之中。

  外麵寒風吹過,有些凍人,這冷風吹在手上,讓人有些拿不穩。

  不過這些都是湯小康特地做的,殘酷的環境能夠鍛煉人的意誌,同樣對於他的掌控力也能夠有著極大的提升。

  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就這樣,湯小康在寒風之中,坐在院子裏開始練習雕刻。

  不像其他師傅那樣,拿出各種雕刻專用的刀具,湯小康嚴謹的保持著湯家的傳統,所有的東西都靠菜刀解決。

  湯小康的刀很多,這是湯家人的習慣,老爺子湯有為收集了很多的菜刀,甚至連鍋碗瓢盆任何東西都有,而老爸湯清波雖然做菜不行,但是並不妨礙他收集菜刀的癖好,他的辦公室裏,至少陳列著上百把各類名家的刀具。

  而湯小康自然也不例外,當然沒有爺爺和老爸那樣巨大的財力,湯小康收集到的刀具並沒有那麽的誇張,但是也將近有十五六把了。

  從國內的陽江十八子作、張小泉、王麻子、巧媳婦,鄧家刀再到國外的雙立人,鉑帝斯,康巴赫,拉歌蒂尼……

  囊括了各大知名品牌,不過湯小康也始終保持兩個風格,所有刀具隻買兩種,菜刀和砍骨刀,所以能夠練習雕刻的東西,自然而然的也就剩下了一把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