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蕭和的結局
作者:
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7 字數:1814
漢王領兵東進,平定三秦,蕭何以丞相的身分留守治理巴蜀,安撫民眾,發布政令,供給軍隊糧草。漢二年(前205),漢王與各路諸侯攻打楚軍,蕭何守衛關中,侍奉太子,治理櫟陽。製定法令、規章,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蕭何總是稟報漢王,得到漢王同意,準許施行這些政事;如果來不及稟報漢王,有些事就酌情處理,等漢王回來再向他匯報。蕭何在關中管理戶籍人口,征集糧草運送給前方軍隊。漢王多次棄軍敗逃而去,蕭何常常征發關中士卒,補充軍隊的缺額。漢王因此專門委任蕭何處理關中政事。
蕭丞相修築未央宮,建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高祖回來,看見宮闕極為壯麗,非常生氣,對蕭何說:“天下喧擾不安,苦戰數年,成敗尚未可知,現在為什麽要修建宮至豪華過度呢?”蕭何說:“正是因為天下沒有安定,所以才乘這個時機建成宮室。況且天子以四海為家,宮室不壯觀華麗,就不足以顯示天子的尊貴和威嚴,並且也是為了不讓後世的宮室有所超過。”於是高祖高興了。
漢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親自率軍征討他,多次派人來詢問蕭相國在做什麽。蕭相國因為皇上在軍中,就在後方安撫勉勵百姓,把自己的家財全都捐助軍隊,和討伐陳豨時一樣。有一個門客勸告蕭相國說:“您滅族的日子不遠了。您位居相國,功勞數第一,還能夠再加功嗎?您當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眾都親附您,您還是那麽勤勉地做事,與百姓關係和諧,受到愛戴。皇上之所以屢次詢問您的情況,是害怕您震撼關中。如今您何不多買田地,采取低價、賒借等手段來敗壞自己的聲譽?這樣,皇上的心才會安定。”於是蕭相國聽從了他的計謀,高祖才非常高興。
高祖征罷黥布軍隊回來,民眾攔路上書,說相國低價強買百姓田地房屋數量極多。高祖回到京城,相國進見。高祖笑著說:“你這個相國竟是這樣‘利民’!”高祖把民眾的上書都交給相國,說:“你自己向百姓們謝罪吧。”相國趁這個機會為民眾請求說:“長安一帶土地狹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經廢棄荒蕪,希望讓百姓們進去耕種打糧,留下禾稈作為禽獸的飼料。”高祖大怒說:“相國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財物,然後就為他們請求占用我的上林苑!”於是就把相國交給廷尉,用鐐銬拘禁了他。幾天以後,一個姓王的衛尉侍奉高祖時,上前問道:“相國犯了什麽彌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嚴酷?”高祖說:“我聽說李斯輔佐秦始皇時,有了成績歸於主上,出了差錯自己承擔。如今相國大量地收受奸商錢財而為他們請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眾討好,所以把他銬起來治罪。”王衛尉說:“在自己職責範圍內,如果有利於百姓而為他們請求,這確是宰相分內的事,陛下怎麽懷疑相國收受商人錢財呢!況且陛下抗拒楚軍數年,陳豨、黥布反叛時,陛下又親自帶兵前往平叛,當時相國留守關中,他隻動一動腳,那麽函穀關以西的地盤就不歸陛下所有了。相國不趁著這個時機為己謀利,現在卻貪圖商人的錢財嗎?再說秦始皇正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擔過錯,又哪裏值得效法呢?陛下為什麽懷疑宰相到如此淺薄的地步!”高祖聽後不太高興。當天,高祖派人持節赦免釋放了相國。相國上了年紀,一向謙恭謹慎,入見高祖,赤腳步行謝罪。高祖說:“相國算了吧!相國為民眾請求苑林,我不答應,我不過是桀、紂那樣的君主,而你則是個賢相。我所以把你用鐐銬拘禁起來,是想讓百姓們知道我的過錯。”
蕭何一向不跟曹參和睦,到蕭何病重時,孝惠皇帝親自去探視相國病情,趁便問道:“您如果故去了,誰可以接替您呢?”蕭何回答說:“了解臣下的莫過於君主了。”孝惠帝說:“曹參怎麽樣?”蕭何叩頭說:“陛下得到合適的人選了!我死也不遺憾了!”
蕭何購置田地住宅必定處在貧苦偏僻的地方,建造家園不修築有矮牆的房舍。他說:“我的後代賢能,就學習我的儉樸;後代不賢能,可以不被有權勢的人家所奪取。”
孝惠二年(前193),相國蕭何去世,諡號為文終侯。
蕭何的後代因為犯罪而失去侯爵封號的有四世,每次斷絕了繼承人時,天子總是再尋求蕭何的後代,續封為酂侯,功臣中沒有誰能夠跟蕭何這種情況相比。
太史公說:相國蕭何在秦朝時僅是個文職小官吏,平平常常,沒有什麽驚人的作為。等到漢室興盛,仰仗帝王的餘光,蕭何謹守自己的職責,根據民眾痛恨秦朝苛法這一情況,順應曆史潮流,給他們除舊更新。韓信、黥布等都已被誅滅,而蕭何的功勳更顯得燦爛。他的地位為群臣之冠,聲望延及後世,能夠跟閎夭、散宜生等人爭輝比美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