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6.7張蒼和周昌
作者: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7      字數:3594
  丞相張蒼是陽武人,他非常喜歡圖書、樂津及曆法。在秦朝時,他曾擔任過禦史,掌管宮中的各種文書檔案。後來因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等到沛公攻城略地經過陽武的時候,張蒼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沛公攻打南陽。後來張蒼因為犯法應該斬首,脫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時,身體又高又大,同時還有一身如同葫蘆籽一樣肥碩白皙的皮膚,湊巧被王陵看見,驚歎張蒼長得好。因此,王陵就向沛公說情,赦免了他的死罪。這樣,張蒼便跟隨沛公向西進入武關,到達鹹陽。沛公被立為漢王,進入漢中,不久又還師平定三秦。陳餘打跑常山王張耳,張耳投歸漢王,漢王就任命張蒼為常山的郡守。又跟隨韓信攻打趙國,張蒼擒獲陳餘。趙地被平定之後,王任命張蒼為代國相國,防備邊境敵寇。不久,又被調任趙國相國,輔佑趙王張耳。張耳死後,輔佐趙王張敖。然後又調任代國相國,輔佑代王。燕王臧荼謀反時,高祖帶兵前去攻打,張蒼以代國相國的身份跟隨高祖攻打臧荼有功,在高祖六年(前201)中被封為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戶。

  後來,張蒼被升任為管理財政的計相。一個月之後,張蒼以列侯的爵位改任主計,他擔任這個職務達四年之久。此時蕭何擔任相國,而張蒼是從秦時就擔任柱下史,非常熟悉天下的圖書和各種簿籍,再加上他很精通計算、樂律和曆法,因此就命令他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辦公,負責管理各郡國交上來的會計帳簿。黥布謀反未成而逃跑,漢高祖就立他的兒子劉長作淮南王,命令張蒼為相國來輔佐他。十四年(應為十六年)之後,張蒼調任禦史大夫。

  周昌是沛縣人,他和堂兄周苛都在秦時擔任泗水卒史。等到漢高祖在沛縣起兵的時候,打敗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監,這樣,周昌、周苛二兄弟也就以卒史的資曆追隨沛公,沛公命周昌擔任一名管旗幟的職誌,周苛暫時在帳下當賓客。後來他們都跟從沛公入關,推翻強秦的統治。沛公被封為漢王,漢王任命周苛為禦史大夫,周昌為中尉。

  漢王四年(前203),楚軍在滎陽把漢王團團圍住,情況緊急,漢王悄悄逃跑出圍,命令周苛留守滎陽城。楚軍攻破了滎陽,想任命他為將領,周苛痛斥道:“你們這些人應該趕快投降漢王,不然的話,很快地就要做俘虜了!”項羽聽罷大怒,立刻就烹殺了周苛。於是,漢王就拜周昌為禦史大夫。周昌經常跟隨漢王,並且多次擊敗項羽軍。因此,在高祖六年(前201)時,周昌和蕭何、曹參一起受封,周昌被封為汾陰侯,周苛的兒子周成因父親為國捐軀的原因,也被封為高景侯。

  周昌為人堅忍剛強,敢於直言不諱。自蕭何、曹參等人對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周昌曾經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時進宮奏事,高帝正和戚姬擁抱,周昌見此情景,回頭便跑,高帝連忙上前追趕,追上之後,騎在周昌的脖子上問道:“你看我是什麽樣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頭說:“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高帝聽了哈哈大笑,但是卻由此最敬畏周昌。等到高帝想廢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為太子時,許多大臣都堅決反對,但是都未奏效。後來,幸好張良為呂後定下計策,使高帝暫時把此事放下。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極力爭辯,高帝問他理由何在,因為周昌本來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氣憤的時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厲害了,他說:“我的口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這樣做是不行的。陛下您雖然想廢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堅決不能接受您的詔令。”高帝聽罷,很高興地笑了。事過之後,呂後因為在東廂側耳聽到上述對話,她見到周昌時,就跪謝說:“若不是您據理力爭的話,太子幾乎就被廢掉了。”

  此後,戚姬的兒子如意立為趙王,年紀十歲,高祖擔心如果自己死後,趙王會被人殺掉。當時有一個名叫趙堯的人,年紀輕輕,他的官職是掌管符璽的禦史、趙國人方與公對禦史大夫周昌說:“您的禦史趙堯,年紀雖輕,但他卻是一個奇才,您對他一定要另眼相待,他將來要代替您的職位。”周昌笑著說:“趙堯年輕,隻不過是一個刀筆小吏罷了,哪裏會到這種地步!”過了不久,趙堯去侍奉高祖。有一天,高祖獨自心中不樂,慷慨悲歌,滿朝文武不知道皇帝為什麽會這樣。趙堯上前請問道:“皇帝您悶悶不樂的原因,莫非是為趙王年輕而戚夫人和呂後二人又不和睦嗎?是擔心在您萬歲之後而趙王不能保全自己嗎?”高祖說:“對。我私下裏非常擔心這些,但是卻拿不出什麽辦法來。”趙堯說:“您最好為趙王派去一個地位高貴而又堅強有力的相國,這個人還得是呂後、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說道:“對。我考慮此事是想這樣,但是滿朝群臣誰能擔此重任呢?”趙堯說道:“禦史大夫周昌,這個人堅強耿直,況且從呂後、太子到滿朝文武,人人對他都一直敬畏,因此,隻有他才能夠擔此重任。”高祖說:“好。”於是高祖就召見了周昌,對他說:“我想一定得麻煩您,您無論如何也要為我去輔佐趙王,您去擔任他的相國。”周昌哭著回答:“我從一開始就跟隨陛下,您為什麽單單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給了諸侯王呢?”高祖說:“我非常了解這是降職,但是我私下裏又實在為趙王擔心,再三考慮,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誰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為我勉強走一遭吧!”於是禦史大夫周昌就被調任趙國相國。

  周昌走了以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高祖手拿著禦史大夫的官印,輕輕地撫弄著說:“誰才是禦史大夫最合適的人選呢?”然後仔細地看了看趙堯,說道:“沒有人比趙堯更合適了。”這樣,就任命趙堯為禦史大夫。趙堯在以前也有軍功和食邑,等到他以禦史大夫之職跟隨攻打陳豨立了功,被封為江邑侯。

  高祖去世之後,呂太後派使臣召趙王入朝,相國周昌讓趙王推說身體不好,不能前往。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堅持不送趙王進京。於是呂後很是憂慮,就派使者召周昌進京。周昌進京之後,拜見呂後,呂後非常生氣地罵他:“難道你還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嗎?而你卻不讓趙王進京,為什麽?”周昌被召進京城之後,呂後又派使者召趙王,不久,趙王果然來到了京城。他到長安一個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藥死去了。周昌因此也就稱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見太後。三年之後,他也去世了。

  高後元年(前184)的時候,她聽說禦史大夫江邑侯趙堯在高祖時定下了保全趙王如意的計策,於是就除去他江邑侯爵位以抵其罪,並讓廣阿侯任敖擔任了禦史大夫。

  任敖這個人,原來是沛縣的一名獄吏。高祖還是一名普通百姓時,曾躲避官司,獄吏找不到高祖本人,便抓走了呂後,並對她很不禮貌。而任敖一直和高祖很要好,見此情景非常生氣,就打傷了拘管呂後的那位獄吏。等到高祖開始起兵的時候,任敖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後來擔任禦史,駐守豐邑兩年。高祖立為漢王,向東進擊項羽,任敖升為上黨郡守。在陳豨造反的時候,任敖堅守城池,未被叛軍攻陷,因功被封為廣阿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高後時,擔任禦史大夫。三年後備免職,任命平陽侯曹窋為禦史大夫。高後去世之後,曹窋和大臣們共同誅殺呂祿等人,後被免去官職,任命淮南王相國張蒼為禦史大夫。

  張蒼和絳侯周勃等人共同尊立代王為孝文皇帝。文帝四年(前176),丞相灌嬰去世,張蒼繼任為丞相。

  自從漢朝建立到孝文帝已有二十多年時間,當時正處在天下剛剛平定的時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是軍人出身,而唯獨張蒼從擔任計相時起,就致力於探討、訂正音律和曆法的工作。因為高祖是在十月裏入關,滅秦到達霸上的,所以原來秦代以十月為一年開端的舊曆法依然沿襲。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運轉的情形,認為漢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時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樣崇尚黑色。張蒼還吹奏律管,調整樂調,使其合於五聲八音,以此推類其它,來製定律令。並且由此製定出各種器物的度量標準,以作為天下百工的規範。在他擔任丞相一職時期,終於把這一切都完成了。所以整個漢代研究音律曆法的學者,都師承張蒼。而張蒼這個人又本來就喜歡圖書,再加上他什麽書都讀,什麽學問都精通,而尤其擅長音律和曆法。

  張蒼對於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王陵感恩戴德。王陵就是安國侯。等到張蒼當了高官之後,經常把王陵當作父親一般侍奉。王陵死後,張蒼已經是丞相了,但是每逢五天一休假的時候,總是先拜見王陵夫人,獻上美食之後,才敢回家。

  張蒼擔任丞相十幾年之後,魯國有個人叫公孫臣,他上書給皇帝,說漢朝屬於上德旺盛時期,其征兆是不久將要有黃龍出現。皇帝下詔把此議交給張蒼審鑒,張蒼認為並非這樣,把這件事扔在了一邊。但是後來黃龍果然出現在天水郡的成紀縣於是文帝就把公孫臣召到了朝廷,並任命他為博士,讓他負責草擬順應土德的曆法製度。同時,改定元年。丞相張蒼也就因此自行引退,推說年過多病,不再上朝。張蒼曾保舉某人作中侯官,但這個人利用不正當手段大搞謀求自己私利的事,皇帝以此責備張蒼,張蒼就告病退職了。前後算起來,張蒼總共做了十五年的丞相才去職,在孝景帝前元五年(前152)時去世,諡號為文侯,兒子康侯繼承侯位,八年之後去世。康侯的兒子張類繼承侯位,又過了八年,因為犯下了參加諸侯的喪禮後就位不敬的罪名,爵位封邑都被撤消。

  張蒼最後活到一百零幾歲時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