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垓下之戰
作者:
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7 字數:3382
項王聽說淮陰侯已經攻下河北,打垮了齊、趙軍隊,而且將要進攻楚軍,就派龍且前往迎擊。淮陰侯與龍旦交戰,騎兵將領灌嬰也出擊龍且,大破楚軍,殺死了龍且。韓信就自立為齊王。項王聽說龍且的軍隊垮了,大為恐慌,派遣盱台人武涉去遊說淮陰侯。淮陰侯不肯聽從。這時,彭越又起來反楚,攻下梁地,斷絕楚軍的糧道。項王就對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人說:“小心守衛成皋,即使漢軍挑戰,千萬不要和它交戰,不要讓它東進就行了。我十五天一定殺掉彭越,平定梁地,再與將軍會合。”於是項王率軍東去,進軍過程中攻打陳留、外黃。
外黃沒有攻下。過了幾天,外黃投降了,項王很生氣,命令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城東,準備坑殺他們,外黃令門客的兒子才十三歲,前去勸告項王說:“彭越用武力逼迫外黃百姓,外黃百姓很害怕,所以暫時投降,等待大王到來。大王到了,又都坑殺他們,難道百姓還有歸順之心嗎?從這兒往東,梁地十多個城邑都心懷恐懼,沒有肯投降的了。”項王讚成他的話,就赦免了外黃應當坑殺的那些人。從外黃往東直至睢陽,聽到這個消息,都爭先恐後地向項王投降。
漢軍果然屢次向楚軍挑戰,楚軍不出來應戰。漢軍派人在陣前辱罵楚軍,罵了五六天,大司馬十分氣憤,讓士卒渡過汜水,(迎擊漢軍。)士卒剛渡過一半,漢軍出擊,大敗楚軍,繳獲了楚國全部物資。大司馬曹咎、長史欣都自刎在汜水上。大司馬曹咎原來是蘄縣的獄掾,長史司馬欣原來是櫟陽的獄吏,兩人曾對項梁有過恩德,因此項**任他們。當時,項王在睢陽,聽說海春侯的軍隊失敗了,就率軍返回。漢軍正在滎陽東麵圍攻鍾離眛,項王一到,漢軍害怕楚軍,全部撤走到險阻地帶。
這時,漢軍兵多糧足,項王兵疲糧絕。漢王派遣陸賈勸說項王,請求釋放太公,項王沒有答應。漢王又派遣侯公前去勸說項王,項王就和漢約定,平分天下,劃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項王答應了侯公的要求,就把漢王的父母妻子送了回來。漢軍都高呼萬歲。漢王封侯公為平國君。侯公隱匿起來,不肯再見漢王。漢王說:“這個人是天下善辯之士,所到之處,可以使人國家覆滅,所以封號為平國君。”項王已經訂立和約,就解除了軍事對峙,率軍東歸。
漢王準備西歸,張良、陳平勸漢王說:“漢占領了大半個天下,而諸侯都歸服了我們。楚軍兵疲糧盡,這是上天讓楚滅亡的時候,不如乘這個機會消滅它。現在放走項王不去攻打他,這就是所謂‘養虎自遺患’。”漢王同意了他們的建議。
漢五年,漢王追擊項王到了陽夏南麵,軍隊駐紮下來,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期會合進攻楚軍。到達固陵,而韓信、彭越的軍隊不來會合。楚軍攻擊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漢王又進入營壘,挖深溝塹,自為固守。漢王對張子房說:“諸侯不遵守約定,怎麽辦呢?”張子房回答說:“楚軍即將崩潰,韓信、彭越沒有分到一塊封地,他們不來會合是很自然的。君王能和他們共分天下,眼下可以使他們立刻前來。如果不能這樣,局勢的發展很難預料。君王能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的地區,全部劃給韓信,睢陽以北到穀城,分給彭越,使他們各自為戰,那麽楚軍是容易打敗的。”漢王說:“好。”於是就派遣使者告訴韓信、彭越說:“合力攻打楚軍。楚軍崩潰後,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給予齊王,睢陽以北到穀城給予彭相國。”使者一到,韓信、彭越都回話說:“請讓我們立刻進兵。”韓信就從齊地出發,劉賈的軍隊從壽春出發並行,屠毀了城父,到達垓下。大司馬周殷背叛了楚國,利用舒地的兵力屠毀了六縣,調動全部九江士卒,隨同劉賈、彭越都會集在垓下,來到項王陣前。
項王的軍隊築壘垓下,兵少糧盡,漢軍和各路諸侯軍隊把它重重包圍起來。夜晚聽到四麵的漢軍都是唱的楚地歌曲,項王大為震驚他說:“漢軍已經全部占領了楚國嗎?為什麽楚國人如此眾多啊?”項王就夜間起來,在帳幕裏飲酒。有一個名字叫虞的美人,得到項王的寵愛,常常帶在身邊。有一匹叫騅的駿馬,項王經常騎著它。於是項王慷慨悲歌,自己作詩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了好幾遍,美人跟著他一起唱。項王悲泣,淚下數行,左右侍從也都俯首哭泣,(悲痛得)不能抬頭仰視。
於是項王上馬(突圍),部下壯士騎馬隨從的有八百多人,當夜衝破包圍,向南飛馳而去。天亮,漢軍才發覺,派騎兵將領灌嬰率五千騎兵追趕項王。項王渡過淮水,能夠跟從的騎兵隻有一百多人,項王到陰陵,迷失了道路,詢問一個種田的人,種田的人欺騙他說“往左”。項王往左去,結果陷入了一大片沼澤中。因此,漢軍追上了項王。項王就又帶兵向東,到了東城,隻有二十八個騎兵了。追趕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王自己估計不能脫身了,對他的騎兵說:“我起兵到現在八年了,親身打過七十多次仗,誰抵擋我,我就打垮誰,我攻擊誰,準就降服,未曾打過敗仗,因而霸有天下。然而現在終於被圍困在這裏,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打仗的過錯。今天固然要決心戰死,願意力各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取勝,力各位突破重圍,斬殺敵將,砍倒敵人軍旗,讓各位知道是上天滅亡我,不是我打仗的過錯。”項王就把他的騎兵分為四隊,麵向四方。漢軍把項王包圍了好幾層。項王對他的騎兵說:“我為你們斬他一個將領。”項王命令騎兵四麵疾馳而下,約定在山的東麵會合為三處。於是項王大聲呼喊著,飛奔直下,漢軍驚惶潰亂,項王就斬了一個漢軍將領。當時,赤泉侯做騎兵將領,追趕項王,項王怒目大吼,赤泉侯人馬俱驚,倒退了好幾裏。項王和他的騎兵會合為三處。漢軍不知道項王在哪裏,就把軍隊分為三部分,又把項王包圍起來,項王騎馬衝馳,又斬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了百十來人,再把他的騎兵集合起來,隻喪失了兩個騎兵。項王就對他的騎兵說:“怎麽樣?”騎兵都佩服他說:“正像大王所說的那樣。”
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把船靠在岸邊等待著項王。他對項王說:“江東雖小,地方也縱橫上千裏,民眾數十萬,也足以稱王。希望大王趕快渡江。現在隻有我有船隻,漢軍來到這,沒有船隻渡江。”項王笑著說:“上天要滅亡我,我渡江幹什麽呢!況且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進,現在沒有一個人回來,即使江東父兄憐憫我,讓我稱王,我有什麽臉麵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麽,我項籍難道不幹心有愧嗎?”(最後)項王對亭長說:“我知道你是個忠厚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曾經一天奔馳一千裏,不忍心殺了它,把它送給你吧。”就叫騎兵都下馬步行,甲短兵接戰。單單項籍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王身上也受了十多處傷。他回頭看見漢軍的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背對項王,指給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王說:“我聽說漢軍用一千斤黃金、一萬戶封邑來購買我的頭,我給你做件好事吧。”就自刎而死。王翳割了項王的頭,其他騎兵自相蹂躪踐踏,爭奪項王的屍體,互相殘殺了幾十人。最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自得到了項王的一段肢體。五個人把肢體合攏起來,都確實是項王的。所以把準備封賞的土地分為五部分: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王死後,楚國各地都投降了漢軍,隻有魯城不肯投降。漢王就帶領天下士卒打算屠毀魯城,因為他們堅守禮義,為主人以死守節,就拿項王的頭給魯城人看,魯城父兄才投降了。最初,楚懷王曾封項籍為魯公,等到項籍死了,魯城又最後投降,所以用魯公的禮儀把項王理葬在穀城。漢王為項王舉哀,哭了一場,然後離開了魯城。
各支項氏宗族,漢王都不誅殺。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景侯、玄武侯都是項氏宗族,賜姓劉。
太史公說:我聽周生說“舜的眼睛大概是兩個瞳孔”,又聽說項羽也是兩個瞳孔。項羽難道是舜的後裔嗎?為什麽興起得這麽迅速啊!秦朝政治腐敗,陳涉首先發難,豪傑蜂起,相互爭奪,不可勝數。然而項羽毫無憑借,乘勢起於民間,三年時間,就率領五路諸侯軍消滅了秦朝,分割天下,封王建侯,政自己出,號為“霸王”,雖然沒有始終保持他的地位,但近古以來,還未曾有過這樣的事情。等到項羽放棄關中,懷戀楚地,放逐義帝而自立為王,抱怨王侯背叛自己,這時已經難以控製局勢了。自我誇耀功勳,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以為創立霸王的事業,需要用武力來經營天下,終於五年時間覆滅了他自己的國家,身死東城,還沒有覺悟,不自我譴責,這就不對了。竟然用“上天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為借口,難道不是太荒謬了嗎!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