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
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5.9楚河漢界
作者: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7      字數:2541
  這年秋天,漢王追擊楚軍到陽夏南麵,戰事失利而堅守固陵營壘,諸侯原已約好前來,但沒有到。張良向漢王進計,漢王采用了他的計策,諸侯才都來到。

  漢王準備西歸,張良、陳平勸漢王說:“漢占領了大半個天下,而諸侯都歸服了我們。楚軍兵疲糧盡,這是上天讓楚滅亡的時候,不如乘這個機會消滅它。現在放走項王不去攻打他,這就是所謂‘養虎自遺患’。”漢王同意了他們的建議。

  漢五年,漢王追擊項王到了陽夏南麵,軍隊駐紮下來,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期會合進攻楚軍。到達固陵,而韓信、彭越的軍隊不來會合。楚軍攻擊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漢王又進入營壘,挖深溝塹,自為固守。漢王對張子房說:“諸侯不遵守約定,怎麽辦呢?”張子房回答說:“楚軍即將崩潰,韓信、彭越沒有分到一塊封地,他們不來會合是很自然的。君王能和他們共分天下,眼下可以使他們立刻前來。如果不能這樣,局勢的發展很難預料。君王能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的地區,全部劃給韓信,睢陽以北到穀城,分給彭越,使他們各自為戰,那麽楚軍是容易打敗的。”漢王說:“好。”於是就派遣使者告訴韓信、彭越說:“合力攻打楚軍。楚軍崩潰後,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給予齊王,睢陽以北到穀城給予彭相國。”使者一到,韓信、彭越都回話說:“請讓我們立刻進兵。”韓信就從齊地出發,劉賈的軍隊從壽春出發並行,屠毀了城父,到達垓下。大司馬周殷背叛了楚國,利用舒地的兵力屠毀了六縣,調動全部九江士卒,隨同劉賈、彭越都會集在垓下,來到項王陣前。

  項羽解兵東歸。漢王想要領兵西還,後來采用留侯、陳平的計策,進兵追擊項羽,到達陽夏南麵收兵駐紮,與齊王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時間會合攻打楚軍。到了固陵,韓信、彭越不來會合。楚軍出擊漢軍,大敗漢軍。漢王又進入營壘,挖深了壕溝進行防守。使用了張良的計策,於是韓信、彭越都前來會合。又有劉賈進入楚地,圍攻壽春。漢王在固陵戰敗,就派使者去召大司馬周殷,用全部的九江士卒迎接武王黥布,黥布、周殷在進軍中攻下城父,大肆屠殺。他們隨從劉賈和齊、梁的諸侯大會垓下。漢王封武王黥布為淮南王。

  五年,高祖和諸侯軍一起攻打楚軍,與項羽在垓下決一勝負。淮陰侯率兵三十萬獨當正麵,孔將軍布兵在左麵,費將軍布兵在右麵,皇帝居後,絳侯、柴將軍跟隨在皇帝後麵。項羽的士卒大約十萬。淮陰侯首先會戰,沒有取勝,向後退卻。孔將軍、費將軍縱兵出擊,楚軍不利,淮陰侯又乘勢反攻,大敗項羽於垓下。項羽的士兵聽到漢軍中的楚國歌聲,以為漢軍全部占領了楚地,項羽就敗退逃跑,因此楚兵全軍潰敗。漢王派騎兵將領灌嬰追擊項羽,在東城殺了他,斬首八萬,於是平定了楚地。魯縣為楚國堅守城池,漢軍沒有攻下,漢王帶領諸侯軍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父老們看,魯縣才投降了。於是就用魯公的封號在穀城埋葬了項羽。漢王回到定陶,馳入齊王營壘,奪了他的軍隊。

  正月,諸侯和將相互相一起請求尊崇漢王為皇帝。漢王說:“我聽說皇帝這一尊號,屬於有賢德的人,虛言浮語,空有其名,不是這種人所能占有的,我不敢承受皇帝之位。”群臣都說:“大王起於貧寒,誅暴討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就割地封為王侯。大王不尊崇名號,大家對自己的封號都要疑慮,不敢信以為真。臣等誓死堅持大王尊稱皇帝。”漢王再三謙讓,迫不得已地說:“大家一定以為這樣有利於國家。為了對國家有利,(我隻好做皇帝了。)”甲午,在汜水北麵即皇帝位。

  皇帝說義帝沒有後代。齊王韓信熟悉楚地風俗,遷徙為楚王,建都下邳。封建成侯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原來的韓**仍為韓王,建都陽翟。遷徙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建都臨湘。番君的將領梅鋗立有戰功,跟隨進入武關,皇帝感謝番君的恩德。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都保持過去的封號。

  漢六年(前201)正月,封賞功臣。張良不曾有戰功,高帝說:“出謀劃策於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裏之外,這就是子房的功勞。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隻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於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

  皇上已經封賞大功臣二十多人,其餘的人日夜爭功,不能決定高下,未能進行封賞。皇上在洛陽南宮,從橋上望見一些將領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議論。皇上說:“這些人在說什麽?”留侯說:“陛下不知道嗎?這是在商議反叛呀。”皇上說:“天下已接近安定,為什麽還要謀反呢?”留侯說:“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著這些人取得了天下,現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賞的都是蕭何、曹參這些陛下所親近寵幸的老友,所誅殺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軍官們計算功勞,認為天下的土地不夠一一封賞的,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懷疑到平生的過失而至於遭受誅殺,所以就聚在一起圖謀造反了。”皇上於是憂心忡忡地說:“這件事該怎麽辦呢?”留侯說:“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誰最突出?”皇上說:“雍齒與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殺掉他,因為他的功勞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說:“現在趕緊先封賞雍齒來給群臣看,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那麽每人對自己能受封就堅信不疑了。”於是皇上便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緊迫地催促丞相、禦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吃過酒後,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擔憂了。”

  劉敬勸告高帝說:“要以關中為都城。”皇上對此心有疑慮。左右的大臣都是關東地區的人,多數勸皇上定都洛陽,他們說:“洛陽東麵有成皋,西麵有崤山、澠池,背靠黃河,麵向伊水、洛水,它地形的險要和城郭的堅固也足可以依靠。”留侯說:“洛陽雖然有這樣險固,但它中間的境域狹小,不過幾百裏方圓,土地貧瘠,四麵受敵,這裏不是用武之地。關中東麵有崤山、函穀關,西麵有隴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圓千裏,南麵有富饒的巴、 蜀兩郡,北麵有利於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麵的險阻來固守,隻用東方一麵控製諸侯。如果諸侯安定,可由黃河、渭河運輸天下糧食,往西供給京都;如果諸侯發生變故,可順流而下,足以運送物資。這正是所謂‘金城千裏,天府之國’,劉敬的建議是對的。”於是高帝當即決定起駕,往西關定都關中。

  留侯跟隨高帝入關。他體弱多病,便施行道引之術,不食五穀,閉門不出有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