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彭越及其結局
作者:
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7 字數:3161
秦王政即位二十六年,開始合並天下為三十六郡,號稱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歲死,其子胡亥即位,就是二世皇帝。二世三年,諸侯紛紛起來反叛秦朝,趙高殺二世,立子嬰為帝。子嬰即位一個多月,諸侯又殺死他,因而滅亡秦朝。
彭越,是昌邑人,別號彭仲。常在钜野湖澤中打魚,夥同一幫人做強盜。陳勝、項梁揭竿而起,有的年輕人就對彭越說:“很多豪傑都爭相樹起旗號,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來,咱們也效仿他們那樣幹。”彭越說:“現在兩條龍剛剛搏鬥,還是等一等吧。”
過了一年多,澤中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前去追隨彭越,說:“請你做我們的首領。”彭越拒絕說:“我不願和你們一塊幹。”年輕人們執意請求,才答應了。跟他們約好明天太陽出來集合,遲到的人殺頭。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遲到的有十多人,最後一個人直到中午才來。當時,彭越很抱歉地說:“我老了,你們執意要我當首領。現在,約定好的時間而有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頭,隻殺最後來的一個人。”命令校長殺掉他。大家都笑著說:“何必這樣呢,今後不敢再遲到就是了。”於是彭越就拉過最後到的那個人殺了。設置土壇,用人頭祭奠,號令所屬眾人。眾人都大為震驚,害怕彭越,沒有誰敢抬頭看他。於是就帶領大家出發奪取土地,收集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
沛公從碭北上攻擊昌邑,彭越援助他。昌邑沒有攻下來,沛公帶領軍隊向西進發。彭越也領著他的人馬駐紮在钜野澤中,收編魏國逃散的士兵。項籍進入關中,分封諸侯後,就回去了,彭越的部隊已發展到一萬多人卻沒有歸屬。漢元年秋天,齊王田榮背叛項王,就派人賜給彭越將軍印信,讓他進軍濟陰攻打楚軍。楚軍命令蕭公角率兵迎擊彭越,卻被彭越打得大敗。漢王二年春天,漢王和魏王豹以及各路諸侯向東攻打楚國,彭越率領他的部隊三萬多人在外黃歸附漢王。漢王說:“彭將軍收複魏地十幾座城池,急於擁立魏王的後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堂弟,是真正魏王的後代。”就任命彭越做魏國國相,獨攬兵權,平定梁地。
漢王在彭城戰敗,向西潰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丟掉,獨自帶領他的軍隊向北駐守在黃河沿岸。漢王三年,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遊動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漢四年冬,項王和漢王在滎陽相持,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項王聽到這個消息,就派曹咎駐守城皋,親自向東收複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歸複楚國所有。彭越帶著他的隊伍北上穀城。漢五年秋,項王的軍隊向南撤退到夏陽,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漢王打了敗仗,派使者叫彭越合力攻打楚軍。彭越說:“魏地剛剛平定,還畏懼楚軍,不能前往。”漢王舉兵追擊楚軍,卻被項籍在固陵戰敗。便對留候說:“諸侯的軍隊不跟著來參戰,可怎麽辦呢?”留候說:“齊王韓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韓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來平定了梁地,戰功累累,當初您因為魏豹的緣由,隻任命彭越做魏國的國相。如今,魏豹死後又沒有留下後代,何況彭越也打算稱王,而您卻沒有提早作出決斷,您和兩國約定:假如戰勝楚國,睢陽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給彭相國為王;從陳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封給齊王韓信。齊王韓信的家鄉在楚國,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鄉。您能拿出這些土地答應分給二人,這兩個人很快就可以招來,即使不能來,事情發展也不致完全絕望。”於是漢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裏,按照留候的策劃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領著全部人馬在垓下和漢王的軍隊會師,於是大敗楚軍。項籍已死。那年春天,封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
漢六年(前201),彭越到陳地,朝見漢高祖。九年,十年,都來長安朝見。
漢十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漢高帝親自率領部隊前去討伐,到達邯鄲,向梁王征兵。梁王說有病,派出將領帶著軍隊到邯鄲。高帝很生氣,派人去責備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親自前往謝罪。他的部將扈輒說:“大王當初不去,被他責備了才去,去了就會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不聽從他的意見,仍然說有病。梁王對他的太仆很生氣,打算殺掉他。太仆慌忙逃到漢高帝那兒,控告梁王和扈輒陰謀反叛。於是皇上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襲擊梁王,梁王不曾察覺,逮捕了梁王,把他囚禁在洛陽。經主管官吏審理,認為他謀反的罪證具備,請求皇上依法判處。皇上赦免了他,廢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向西走到鄭縣,正趕上呂後從長安來,打算前往洛陽,路上遇見彭王,彭王對著呂後哭泣,親自分辯沒有罪行,希望回到故鄉昌邑。呂後答應下來,和他一塊向東去洛陽。呂後向皇上陳述說:“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所以,我帶著他一起回來了。”於是,呂後就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廷尉王恬開呈報請誅滅彭越家族,皇上就批準,於是誅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
欒布是梁地人。當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時候曾經和欒布交往。欒布家裏貧困,在齊地被人雇用,替賣酒的人家做傭工。過了幾年,彭越來到巨野做強盜,而欒布卻被人強行劫持出賣,到燕地去做奴仆。欒布曾替他的主人家報了仇,燕將臧荼推薦他擔任都尉。後來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欒布做將領。等到臧荼反叛,漢王朝進攻燕國的時候,俘虜了欒布。梁王彭越聽到了這件事,便向皇上進言,請求贖回欒布讓他擔任梁國的大夫。
後來欒布出使到齊國,還沒返回來,漢王朝召見彭越,以謀反的罪名責罰他,誅滅了彭越的三族。之後又把彭越的頭懸掛在洛陽城門下示眾,並且下命令說:“有敢來收殮或探視的,就立即逮捕他。”這時欒布從齊國返回,便把自己出使的情況,在彭越的腦袋下麵匯報,邊祭祀邊哭泣。官吏逮捕了他,並將此事報告了皇上。皇上召見欒布,罵道:“你要和彭越一同謀反嗎?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屍,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經很清楚了。趕快把他烹殺!”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欒布走向湯鑊的時候,欒布回頭說:“希望能讓我說一句話再死。”皇上說:“說什麽?”欒布說:“當皇上你被困彭城,兵敗於滎陽、成皋一帶的時候,項王之所以不能順利西進,就是因為彭王據守著梁地,跟漢軍聯合而給楚為難的緣故啊。在那個時候,隻要彭王調頭一走,跟楚聯合,漢就失敗;跟漢聯合,楚就失敗。再說垓下之戰,沒有彭王,項羽不會滅亡。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彭王接受符節受了封,也想把這個封爵世世代代地傳下去。現在陛下僅僅為了到梁國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來,陛下就產生懷疑,認為他要謀反,可是謀反的形跡沒有顯露,卻因苛求小節而誅滅了他的家族,我擔心有功之臣人人都會感到自己危險了。現在彭王已經死了,我活著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請您烹了我吧。”於是皇上就赦免了欒布的罪過,任命他做都尉。
漢文帝的時候,欒布擔任燕國國相,又做了將軍。欒布曾揚言說:“在自己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能辱身降誌的,不是好漢;等到了富有顯貴的時候,不能稱心快意的,也不是賢才。”於是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人,便優厚地報答他;對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來除掉他。吳、楚七國反叛時,欒布因打仗有功被封為俞侯,又做燕國的國相。燕、齊這些地方都替欒布建造祠廟,叫做欒公社。
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欒布去世。他的兒子欒賁繼承爵位,擔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規定,封國被廢除。
太史公說:以項羽那種氣慨,季布靠勇敢在楚地揚名,他親身消滅敵軍,拔取敵人軍旗多次,可算得上是好漢了。然而他遭受刑罰,給人做奴仆不肯死去,顯得多麽卑下啊!他一定是自負有才能,這才蒙受屈辱而不以為羞恥,以期發揮他未曾施展的才幹,所以終於成了漢朝的名將。賢能的人真正能夠看重他的死,至於奴婢、姬妾這些低賤的人因為感憤而自殺的,算不得勇敢,那是因為他們認為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欒布痛哭彭越,把赴湯鑊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樣,他真正曉得要死得其所,而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即使古代重義輕生的人,又怎麽能超過他呢!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