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巨鹿之戰
作者:
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7 字數:4598
章邯領兵到邯鄲,把城裏的百姓都遷到河內,摧毀了城郭,蕩平了所有的建築物。張耳和趙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將王離團團圍住。陳餘在北邊收集常山的殘餘部隊幾萬人,駐紮在钜鹿城以北。章邯的軍隊駐紮在钜鹿城以南的棘原。修築甬道與黃河接連,給王離運送軍糧。王離兵多糧足,急攻钜鹿。钜鹿城內糧食已盡,兵力很弱,張耳多次派人召陳餘前來救援,陳餘考慮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敵不過秦軍,不敢前往。相持了幾個月,不見救兵,張耳大怒,怨恨陳餘,派張黶、陳澤前去責備陳餘說:“當初我和您結為生死之交,如今趙王和我將要死於早晚之間,而您擁兵數萬,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兒呢?假如您要信守諾言,為什麽不和秦軍決一死戰?何況還有十分之一二獲勝的希望。”陳餘說:“我估計即使向前進軍,最終不光救不成趙,還要白白地全軍覆沒。況且我不去同歸於盡,還要為趙王、張先生向秦國報仇。如今一定要去同歸於盡,如同把肉送給饑餓的猛虎,有什麽好處呢?”張黶、陳澤說“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歸於盡來確立誠信,哪裏還顧得上以後的事呢!”陳餘說:“我死沒什麽顧惜的,隻是死而無益,但是我一定按照二位的話去做。”就派了五千人馬讓張黶、陳澤帶領著試攻秦軍,到了前線便全軍覆沒了。
正當這時,燕、齊、楚聽說趙國危急,都來救援。張敖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萬多人趕來,都在陳餘旁邊安營紮寨,卻不敢攻擊秦軍。項羽的軍隊多次截斷了章邯的甬道,王離的軍糧缺乏,項羽率領全部軍隊渡過黃河,於是打敗了章邯。章邯帶兵潰退,各國諸侯的軍隊才敢攻擊圍困钜鹿的秦國軍隊,於是俘虜了王離。秦將涉間自殺身亡。最終保全钜鹿的,是楚國出的力啊。
這時趙王歇、張耳才得以出钜鹿城,感謝各國諸侯。張耳和陳餘相見,因責備陳餘不肯救趙以及追問張黶、陳澤的下落,陳餘惱怒地說:“張黶、陳澤以同歸於盡責備我,我派他們帶領五千人馬先嚐試著攻打秦軍,結果全軍覆沒,沒有一人幸免。”張耳不信,認為把他們殺了,多次追問陳餘。陳餘大怒,說:“沒有料到您對我的怨恨是如此的深啊!難道您以為我舍不得放棄這將軍的職位嗎?”就解下印信,推給張耳。張耳也感到驚愕不肯接受。陳餘站起身來上廁所了。有的賓客規勸張耳:“我聽說‘天上的賜予不去接受,反而會遭到禍殃’。如今,陳將軍把印信交給您,您不接受,違背天意不吉祥。趕快接收它!”張耳就佩帶了陳餘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陳餘回來,也怨恨張耳不辭讓就收繳了大印,於是疾步走出去。張耳就收編了他的軍隊。陳餘獨自和他部下親信幾百人到黃河邊的湖澤中打魚捕獵去了。從此,陳餘、張耳就在感情上產生了裂痕。
過了幾個月,項梁帶兵攻打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的軍隊一起援救東阿,在東阿大敗秦軍。田榮率軍回到舊地,趕跑了齊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國。田假的相國田角逃到趙國。田角的弟弟田間原來是齊國的將領,留在趙國不敢回去。田榮立了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項梁已經打垮了東阿方麵的秦軍,就(乘勝)追擊。屢次派遣使者催促齊國軍隊,打算與它聯兵西進。田榮說:“楚國殺了田假,趙國殺了田角、田間,我就出兵。”項梁說:“田假是楚國友好國家的國王,走投無路才來依附我,不忍心殺他。”趙國也不殺田角、田間作為與齊交換的條件。於是齊國不肯發兵幫助楚國。項梁派沛公和項羽另率一支軍隊攻打城陽,屠毀了縣城。向西在濮陽東麵擊破了秦軍,秦軍收兵進入濮陽。沛公、項羽就攻打定陶。沒有攻下定陶,率軍離去,西進略地,到達雍丘,大破秦軍,殺了李由。回軍攻打外黃,沒有攻下來。
項梁自東阿出發,向西進軍,等到到達定陶,又一次打敗秦軍,項羽等又殺了李由,因此,項梁越來越輕視秦軍,麵有驕色。宋義就勸告項梁說:“打了勝仗而將領驕傲、士卒懈怠的就要失敗。現在士卒稍有懈怠,秦兵日益增多,我替你擔心。”項梁不聽勸告。就派宋義出使齊國。路上遇到齊國使者高陵君顯,問他:“你將要去見武信君嗎?”回答說:“是的。”宋義說:“我斷定武信君的軍隊一定失敗。你慢走就可以免死,快走就要遭殃。”秦果然發動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沛公、項羽離開外黃攻打陳留,陳留堅兵固守,不能攻下。沛公、項羽互相商量說:“如今項梁的軍隊垮了,士卒恐懼。”於是就領兵同呂臣的軍隊一起向東進發。呂臣駐紮在彭城東麵,項羽駐紮在彭城西麵,沛公駐紮在碭。
章邯已經打垮了項梁的軍隊,以為楚地的敵人不用擔心了,就渡過黃河攻打趙地,大破趙軍。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都跑進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圍攻巨鹿,章邯駐紮在巨鹿南麵,修築甬道輸送糧食。陳餘作為將領,統率士卒數萬人駐紮在巨鹿的北麵,這就是所說的河北之軍。
楚軍在定陶打了敗仗,楚懷王很恐懼,從盱台前往彭城,合並了項羽、呂臣的軍隊親自統率。以呂臣為司徒,用他的父親葉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統率碭郡的軍隊。
章邯已經打垮了項梁的軍隊,以為楚地的敵人不用擔心了,就渡過黃河,北進攻打趙地,大破趙軍。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秦將王離圍困趙歇於巨鹿城。(被圍在巨鹿的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河北之軍”。
秦二世三年,楚懷王看到項梁的軍隊被打垮了,心裏恐懼,遷離盱台,建都彭城,合並呂臣、項羽的軍隊,親自統率。以沛公任碭郡長,封為武安侯,統領碭郡的軍隊。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任司徒,他的父親呂青作令尹。
趙多次請求救援,楚懷王就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未將,北上救趙。命令沛公西出略地,打入關中。同將領們約定:先攻入關中的,就封在關中做王。
這時候,秦軍強盛,常常乘勝追擊,眾將領沒有認為先入關的是有利的。唯獨項羽痛恨秦打垮了項梁的軍隊,心中憤激,願和沛公西進入關。懷王的老將都說:“項羽為人輕捷而凶猛,狡詐而殘忍。項羽曾經攻打襄城,襄城沒有留下一個活人,全都活埋了。所經過的地方,無不殘殺毀滅。況且楚軍多次進兵攻取,(沒有獲勝,)以前陳王、項梁都失敗了。不如另派寬厚長者,以正義為號召,向西進發,把道理向秦父老兄弟講清楚。秦父老兄弟苦於他們君主的統治很久了,現在如果真能得到寬厚長者去關中,不加欺淩暴虐,應該能夠拿下關中。而今項羽剽悍,不可派遣。隻有沛公向來是寬大長者,可以派遣。”終於沒有答應項羽,而派遣沛公西進攻取秦地。收集陳王、項梁的散兵,路經碭,到達成陽,與杠裏的秦軍對壘,打敗了秦軍的兩支部隊。楚軍出兵攻擊王離,把他的軍隊打得大敗。
以前宋義所遇到的齊國使者高陵君顯還在楚國的軍隊裏,他見到楚懷王說:“宋義斷定武信君的軍隊一定失敗,過了幾天,他的軍隊果然失敗了。軍隊沒有開戰而先看到了失敗的征兆,這可說是懂得軍事了。”楚懷王召見宋義,和他商量事情,大為高興,因此委任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擔任次將,範增為末將,去援救趙國。各路別將都統屬於宋義,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走到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前進。項羽說:“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圍在巨鹿,趕快帶兵渡河,楚軍從外麵攻打,趙軍在內響應,一定能打垮秦軍。”宋義說:“不是的。咬牛的牛虻不能傷害虱子,現在秦軍攻打趙軍,打勝了則兵疲力盡,我們乘秦軍疲憊(發動進攻);打不勝,我們就率領軍隊鳴鼓西進,一定打垮秦軍。所以不如先讓秦、趙相鬥。身披甲胄,手執利器,衝鋒陷陣,宋義不如你;坐下來運籌劃策,你不如宋義。”因此向軍中下令說:“凶猛如虎,狠戾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人,一律斬首。”宋義又派遣他的兒子宋襄去輔助齊國,親自送他到無鹽,擺酒設筵,大會賓客。(當時,)天寒大雨,士卒凍餓交加。項羽說:“本來打算並力攻秦,卻長期停留不進。現在年荒歲饑,人民貧困,士卒隻吃半升豆子,(食不果腹,)軍中沒有存糧,宋義卻還設酒宴,會賓客,不率領軍隊渡河就地取用趙國的糧食,而說什麽‘等待秦軍疲憊’。以秦那樣強大的兵力,進攻新建立的趙國,形勢發展的結果必定是秦軍打垮趙國的軍隊。趙國的軍隊被打垮了,而秦軍更加強大,還有什麽疲憊的機會可乘!而且楚軍最近被打敗,國王坐不安席,把國內的所有兵力都集中起來統屬於上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如今不體恤士卒,而徇情營私,不是與國家同休共戚之臣。”項羽早晨參見上將軍宋義,就在他的帳幕中割下了宋義的腦袋,出來發令軍中說:“宋義和齊國陰謀反楚,楚王秘密命令我殺死他。”這時,將領們都恐懼屈服,沒有敢抗拒的。都說:“創建楚國的,是將軍一家。現在又是將軍處死了叛亂的人。”將領們就共同推立項羽為假上將軍。派人去追宋義的兒子,在齊國趕上了,殺死了他。項羽派桓楚向楚懷王報告。楚懷王就讓項羽做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項羽節製。
項羽已經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他便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兩萬士卒渡河,援救巨鹿。戰事稍有勝利,陳餘又向項羽請求救兵。項羽就率領全軍渡河,鑿沉船隻,砸破炊具,燒毀營舍,攜帶三天口糧,用以表示士卒拚死決戰,沒有一個有活著回來的打算。軍隊一到就圍困了王離,與秦軍遭遇,打了九仗,截斷了秦軍的甬道,大破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不向楚軍投降,**而死。諸侯將領都在營壘上觀戰。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喊聲震天,諸侯軍人人膽戰心驚。已經打垮了秦軍,項羽召見各諸侯將領,他們進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隸屬於他。
章邯駐紮在棘原,項羽駐紮在漳水南岸,兩軍相持,沒有交戰。秦軍多次退卻,二世派人責讓章邯。章邯恐懼,派長史司馬欣去請示。到了鹹陽,留在司馬門三天,趙高不接見,有不信任之意。長史司馬欣心裏害怕,急忙逃回軍中。(他怕有人來追殺,)沒有敢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趕他,沒有追上。司馬欣到了軍中,向章邯報告說:“趙高居中用事,下麵的人不可能有所作為。如今仗能打贏,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功勞;仗打不贏,免不了被處死。希望將軍深恩熟慮。”陳餘也送給章邯一封信說:“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咯地,不可勝數,而最後竟然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辟榆中幾千裏的地域,最終竟然斬於陽周。為什麽呢?功勞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羅織罪名,)用法來殺死他們。現在將軍為秦將三年了,所損失的士卒以十萬計,而諸侯軍同時並起,越來越多。那個趙高一向諂諛,為時已久,眼下形勢危急,也怕二世殺他,所以打算用法殺死將軍,借以推卸責任,別外派人替代將軍,以此來擺脫禍患。將軍在外時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與你有隔閡,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況且天要亡秦,無論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全都知道。如今將軍在內不能直言規諫,在外為即將滅亡的國家的將領,子身孤立而想長期存在,豈不可哀!將軍何不倒戈與各路諸侯聯合,簽訂和約,共同攻秦,割地為王,南向而坐,稱孤道寡;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殺,哪個比較好一些呢?”章邯猶豫不決,暗中派軍候始成到項羽營中,想要簽署和約。和約沒有商妥,項羽讓蒲將軍晝夜領兵渡過三戶津,紮營漳水南岸,與秦軍交戰,又一次打敗了秦軍。項羽率領全軍士卒在汗水上攻擊秦軍,把秦軍打得大敗。
章邯派人去見項羽,打算訂立和約。項羽召集軍吏商量說:“軍中糧少,想允許他簽訂和約。”軍吏都說:“好。”項羽就與章邯訂期在洹水南岸殷墟相見。已經締結了盟約,章邯見到項羽,涕淚交下,向項羽訴說趙高的種種行徑。項羽就立章邯為雍王,安置在楚軍營中。使長史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先行部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