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李斯的困境和結局
作者:
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6 字數:4303
二年冬天,陳涉所派遣的周章等將領西進,到達戲水,有幾十萬軍隊。二世大為震驚,和群臣商量說:“怎麽辦呢?”少府章邯說:“盜賊已經來到這裏,兵眾勢強,現在調發近處縣城的軍隊為時已晚。酈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們,發給兵器,讓他們出擊盜賊。”於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為將領,打垮了周章的軍隊,周章逃走,章邯在曹陽殺死了周章。二世又增派長史司馬欣、董翳協助章邯進攻盜賊,在城父殺死了陳勝,在定陶打垮了項梁,在臨濟消滅了魏咎。楚地盜賊的有名將領都已經死了,章邯就向北渡過黃河,在巨鹿進攻趙王歇。
起初,趙高在擔任郎中令時,殺死的人和為了報私仇而陷害的人非常多,唯恐大臣們在入朝奏事時向二世揭露他,就勸說二世道:“天子之所以尊貴,就在於大臣隻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看到他的麵容,所以才自稱為‘朕’。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麽事情都懂,現在坐在朝廷上,若懲罰和獎勵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大臣,這也就不能向天下人顯示您的聖明了。陛下不妨深居宮中,和我及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把公事呈奏上來,等公文一旦呈上,我們就可以研究決定。這樣,大臣們就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報上來,天下的人也就稱您為聖明之主了。”二世聽從了趙高的主意,就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見大臣,深居在宮禁之中。趙高總在皇帝身邊侍奉辦事,一切公務都由趙高決定。
趙高聽說李斯對此有不滿的言論,就找到李斯說:“函穀關以東地區盜賊很多,而現在皇上卻加緊遣發勞役修建阿房宮,搜集狗馬等沒用的玩物。我想勸諫,但我的地位卑賤。可實在是您丞相的事,為什麽不勸諫呢?”李斯說“確實這樣,我早就想說話了。可是現在皇帝不臨朝聽政,常居深宮之中,我雖然有話想說,又不便讓別人傳達,想見皇帝卻又沒有機會。”趙高對他說:“您若真能勸諫的話,請允許我替你打聽,隻要皇上一有空閑,我立刻通知你。”於是趙高趁二世在閑居娛樂,美女在前的時候,派人告丞相說:“皇上正有空閑,可以進宮奏事。”丞相李斯就到宮門求見,接連三次都是這樣。二世非常生氣地說:“我平時空閑的日子很多,丞相都不來。每當我在寢室休息的時候,丞相就來請示奏事。丞相是瞧不起我呢?還是以為我鄙陋?”趙高又乘機說:“您這樣說話可太危險了!沙丘的密謀,丞相是參與了的。現在陛下您已即位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卻沒有提高,顯然他的意思是想割地封王呀!如果皇帝您不問我,我不敢說。丞相的大兒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楚地強盜陳勝等人都是丞相故鄉鄰縣的人,因此他們才敢公開橫行,經過三川時,李由隻是守城而不出擊。我曾聽說他們之間有書信來往,但還沒有調查清楚,所以沒敢向陛下報告。更何況丞相在外,權力比陛下還大。”二世認為趙高的話沒錯,想法辦丞相,但但又擔心情況不實,就派人去調查三川郡守與盜賊勾結的具體情況。李斯知道了這個消息。
當時二世正在甘泉宮觀看摔跤和滑稽戲表演。李斯不能進見,就上書揭發趙高的短處說:“我聽說,臣子比同君主,沒有不危害國家的;妾比同丈夫,沒有不危害家庭的。現在有的大臣擅自掌握賞罰大權,和您沒有什麽不同,這是非常不妥當的。從前司城子罕當宋國丞相,自己掌握刑罰大權,用威權行事,一年之後就劫持了宋國國君,篡奪了王位。田常當齊簡公的臣子,爵位高到全國無人與他相匹敵,自家的財富和公家的一樣多,他行恩施惠,下得百姓的愛戴,上得群臣的擁護,暗中竊取了齊國的權力,在廳堂裏殺死了宰予,又在朝廷上殺死齊簡公,這樣,就完全控製了齊國。這是天下人明明知道的。現在趙高有邪辟過分的心誌和險詐叛逆的行為,就如同子罕當宋國丞相時的所作所為;私人占有的財富,也正像田常在齊國那樣多。他一並使用田常、子罕的叛逆方式而又竊取了陛下您的威信,他誌向就如同韓玘當韓安的宰相時一樣。陛下你不早打算,我擔心他遲早會發動叛亂啊。”二世說:“這是什麽話?趙高原本是個宦官,但他不因處境安逸就為所欲為,也不因處境危險就改變忠心,他品行廉潔,一心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因忠心耿耿才被提拔,因講信義才保住祿位,我確實認為他是賢才,而你懷疑他,這是什麽原因呢?再加上我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父親,沒什麽知識,不知如何管理百姓,而你年紀又大了,我擔心與天下人隔絕了。我如果不把國事托付給趙高,還應當用誰呢?況且趙先生為人精明廉潔,竭盡其力,下能了解民情,上能順適我的心意,請你不要懷疑。”李斯說:“並非如此。趙高從前是卑賤的人,並不懂道理,貪得無厭,求利不止,地位權勢僅次於陛下,但他追求地位和權勢的欲望沒有止境,所以我說是很危險的。”二世早上已相信了趙高,擔心李斯殺掉他,就暗中把這些話告訴了趙高。趙高說:“丞相所憂慮的隻有我趙高,我死之後,丞相就可以幹田常所幹的那些事了。”於是二世說:“就把李斯交給你這郎中令查辦吧!”
趙高查辦李斯。李斯被捕後並套上刑具,關在監獄中,仰天長歎道:“唉呀!可悲啊!無道的昏君,怎麽能為他出謀劃策呢!從前夏桀殺死關龍逢,商紂殺死王子比幹,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這三個大臣,難道不忠嗎!然而免不了一死,他們雖然盡忠而死,隻可惜忠非其人。現在我的智慧趕不上這三個人,而二世的暴虐無道超過了桀、紂、夫差,我因盡忠而死,也是應該的呀。況且二世治國不是胡搞麽!不久前殺死了自己的兄弟而自立為皇帝,又殺害忠良,重用低賤的人,修建阿房宮,對天下百姓橫征暴斂。並不是我不勸諫,而是他不聽我的呀。凡是古代聖明的帝王飲食都有一定的節製,車馬器物有一定的數量,宮殿都有一定的限度,頒布命令和辦事情,增加費用而不利於百姓的一律禁止,所以才能長治久安。現在二世對自己的兄弟,施以違反常情常理的殘暴手段,不考慮會有什麽災禍,迫害、殺戮忠臣,也不考慮會有什麽災殃;大力修築宮殿,加重對天下百姓的稅收,不吝惜錢財:這三件措施實行之後,天下百姓不服從。現在造反的人已占天下人的一半了,但二世心中還未覺悟,居然任用趙高為輔佐,我一定會看到盜賊攻進鹹陽,使朝廷變為麋鹿嬉遊的地方。”
於是二世就派趙高審理丞相一案,對他加以懲處,查問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情狀,將其賓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趙高懲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冤屈地招供了。李斯之所以不自殺而死,是他自負能言善辯,又對秦國有大功,確實沒有反叛之心,希望能夠上書為自己辯護,希望二世能覺悟過來並赦免他。李斯於是在監獄中上書說:“我擔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經三十多年了。我來秦國趕上領土還很狹小。先王的時候,秦國的土地不過千裏,士兵不過幾十萬。我用盡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謹慎地執行法令,暗中派遣謀臣,資助他們金銀珠寶,讓他們到各國遊說,暗中準備武裝,整頓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戰的人為官,提高功臣的社會地位,給他們很高的爵位和俸祿,所以終於威脅韓國,削弱魏國,擊敗了燕國,趙國,削平了齊國、楚國,最後兼並六國,俘獲了他們的國王,擁立秦王為天子。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秦國的疆域並不是不廣闊,還要在北方驅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顯示秦國的強大。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尊重大臣,提高他們的爵位,用以鞏固他們同秦王的親密關係。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建立社稷,修建宗廟,以顯示主上的賢明。這是我的第四條罪狀。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標誌,統一度量衡和文字,頒布天下,以樹立秦朝的威名。這是我的第五條罪狀。修築馳道,興建遊觀之所,以顯示主上誌滿意得。這是我的第六條罪狀。減輕刑罰,減少稅收,以滿足主上贏得民眾的心願,使萬民百姓都擁戴皇帝,至死都不忘記皇帝的恩德。這是我的第七條罪狀。像我李斯這樣作臣子的,所犯罪狀足以處死,本來已經很久了,皇帝希望我竭盡所能,才得以活到今天,希望陛下明察。”奏書呈上之後,趙高讓獄吏丟在一邊而不上報,說:“囚犯怎能上書!”
趙高派他的門客十多人假扮成禦史、謁者、侍中,輪流往複審問李斯。李斯改為以實對答時,趙高就讓人再拷打他。後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以為還和以前一樣,終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趙高把判決書呈給皇帝,二世皇帝很高興地說:“沒有趙君,我幾乎被丞相出賣了。”等二世派的使者到達三川調查李由時,項粱已經將他殺死。使者返回時,正當李斯已被交付獄吏看押,趙高就編造了一整套李由謀反的罪狀。
趙高勸告二世說:“先帝統治天下的時間很長,所以群臣不敢為非作歹,向先帝提出邪說。現在陛下正是年輕的時候,剛剛即位,怎麽能和公卿大臣在朝廷上決議事情呢?如果事情有了差錯,就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群臣了。天子自稱朕,本來群臣就不應該聽到天子的聲音。”於是二世常常住在宮中,和趙高決斷各種政務。從此以後公卿大臣很少有朝見的機會,盜賊越來越多,關中士卒被調發向東去攻打盜賊的一批接一批。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進諫說:“關東成郡的盜賊一塊兒起來造反,秦政府出兵討伐,殺死了很多,然而盜賊還是沒有被平息。盜賊這樣多,都是因為屯戍邊地、水路運載、陸路轉輸和土木興作等各種雜泛差役使百姓太勞苦,賦稅也過於沉重。希望停止阿房宮的興建,減少四方邊境的屯戍和運輸任務。”二世說:“我從韓子那裏聽說:‘堯、舜的櫟木屋椽不加整治,茅草屋不加修葺,吃飯用土碗,喝水用瓦盆,即使是供給看守城門的吃食和用品,也不儉薄到這種程度。禹開鑿龍門,使大夏暢通,修治河道,疏導積水,引入大海,親自拿著築牆的杵和挖土的鍬,(兩條腿整天泡在泥水裏,)小腿上的毛都掉光了,奴仆的勞苦程度也不比這更厲害。’凡是尊貴而掌握了天下的人,應該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主要著重宣明法治,下麵的臣民不敢胡作非為,以此來統治天下。像那虞、夏的君主,貴為天子,親自處於窮苦的狀況,來順從百姓,這還有什麽法治可言?我尊為萬乖之君,卻沒有萬乘之實,我要製造一千乘車駕,設置一萬乘的隨從徒眾,來符合我的萬乘之君這一名號。而且先帝起於諸侯,兼並天下,天下已經安定,對外抗禦四方夷狄,使邊境安寧,興修宮殿,以顯示自己的得意之情,你們看到了先帝功業的開端和發展。如今在我即位的兩年之間,成群的盜賊同時並起,你們不能加以禁絕,又想廢除先帝所做的事情,這是對上無以報答先帝,其次也是不給我盡忠竭力,憑什麽處在現在的職位上?”把馮去疾、李斯、馮劫交給獄吏囚禁,審查追究他們的其他各種罪行。馮去疾、馮劫說:“將相不能身受侮辱。”自殺而死。李斯最後被監禁獄中,遭受了各種刑罰。
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判處五刑,判在鹹陽街市上腰斬。李斯出獄時,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頭對次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辦得到呢!”於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