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項氏源流
作者:
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6 字數:1116
一、姓氏來源
項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周朝有項國,其地在今河南項城一帶。項國是周朝的同姓(姬姓)諸侯國,公元前647年被楚國所滅,項國國君的子孫便以國名為姓,稱項氏。
2、出自羋姓,為楚國王族後裔。春秋時期,楚國公子燕受封於項城(今河南省項城縣),建立了項國。後來,項國被齊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名“項”命姓,稱項姓。
二、遷徙分布
在眾多的姓氏當中,項姓的姓源來曆是比較單一的。據史料記載,項姓源於羋姓。春秋時楚國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後裔,因功被封於項地,並以封地的名為國名,建立了項國。公元前647年,這個小國被齊桓公所滅,從此以後,居住在項國的人就以國為氏而姓了項。另據《廣韻》記載,項姓雖然源於羋姓,但羋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所以追本溯源,項姓的起源還是源於姬姓後人。項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項姓後來遼西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遼西望。項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貴州等省多此姓,四省項姓約占全國項姓人口的74%。
三、曆史名人
項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名籍,字羽。楚貴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從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項梁敗死後領其軍。破釜沉舟,於钜鹿擊敗秦軍主力,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入關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繼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公元前202年,被劉邦困於垓下,後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
鍾吾國,是東周時期建立的諸侯國,爵位為春秋時期王侯五等級中的子爵。所以又稱鍾吾子國。範圍大致包括今江蘇省新沂市全域、宿遷市宿城區宿豫區兩地。國都是司吾城,位置在今江蘇省新沂市馬陵山鎮新宅村。後被吳國所滅。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夏,吳國派出使臣,責令徐國(今安徽泗縣)和鍾吾國交出領兵在外的公子掩餘和燭庸。二國依仗有強大的楚國作後台,拒不從命,並私自放走二公子,讓他們去投奔楚國。
楚昭王很高興,立即派出重要官員隆重迎接二公子,並讓二公子在養地(今河南沈丘縣)暫住。接著,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馬沈尹戍重修養城,把養城東北邊的城父、東南邊的胡田兩塊地方封給二公子,企圖利用二公子危害吳國。
“二公子事件”的發生,正好給了吳王出兵的口實。公元前512年冬,吳王派孫武、伍子胥興師伐罪。鍾吾國國小民貧,不堪一擊,司吾城破,鍾吾國旋即滅亡,轄地被並入吳國。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原鍾吾國的地方被楚國占領。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國滅了楚國後,將鍾吾國故地改為司吾縣(位置在今江蘇省新沂市馬陵山鎮新宅村)、建陵縣(位置大致在江蘇省新沂市市區附近)、下相縣(位置在今宿遷市宿城區)。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