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幕然再會仲達
作者:葉苑風      更新:2022-02-04 01:57      字數:2133
  孫和小時候聰慧伶俐,又因母親王夫人的緣故,特別得到孫權的寵愛。孫權常常把孫和帶在自己身邊。衣服禮秩珍玩之類的賞賜,其他皇子不能與孫和相比。

  嘉禾六年(237年),十四歲時,孫權安排宮廷侍衛,讓中書令闞澤教習經傳典籍六藝。孫和愛好文學,擅長騎射,禮賢下士,尊敬老師,頗為人們所讚譽。

  赤烏四年(241年),孫權長子孫登病逝。孫登生前與孫和交好,臨終前留下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

  赤烏五年(242年),孫和被冊立為太子,當時十九歲。闞澤任太傅,薛綜為少傅,而蔡穎、張純、封俌、嚴維等都是他的陪侍隨從。

  當時司法官員多用條例律書來問罪,孫和認為奸猾狂妄之徒,將利用訟事摻雜個人私情,從而產生為禍作歹的念頭,此風不可助長,上表表示應當杜絕。

  又有都督劉寶狀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狀告劉寶,孫和對丁晏說:“文武官員稱職主事,能有幾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臉攻擊,都企圖坑害對方,這怎麽會有福運呢?”於是孫和對雙方進行勸釋調解,使他們相互交往厚待。

  孫和常說當世的才學之士應探研講習學問,操演熟習武功,以勝任當世事務,而隻知交遊下棋以妨礙事業,不是進取的態度。後來群臣出席他的宴會,言談中說到下棋,孫和認為:”此玩藝隻能妨礙事務浪費時光而毫無用處,耗勞精神費盡思慮而一無所獲,不是可用來增進德行致力功業,積累功績的行為。而且有誌之士愛惜光陰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願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種等級為恥。天地之長久,而人處天地之間,有如白駒過隙,年齡很快衰老,青春一去不返。舉凡人生所憂者,就在於人的欲望所不能杜絕的那些東西,如果真能杜絕無益的欲念來遵循道義的路徑,拋棄不必要的事情以培植功業的根基,對於人的名聲品行,難道不是良好之事嗎?當然,人的欲望不能沒有戲嬉娛樂,而戲嬉娛樂的愛好,也在於飲宴書琴騎射等方麵,何必非得下棋不可,然後才感到快樂呢?“

  於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個人,各自寫出評判下棋行為的論文以矯正時弊,於是中庶子韋曜回家後寫了一篇論文奏上,孫和將文章出示給賓客傳閱。其時蔡穎喜歡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職者不少人都跟著他學,故此孫和用這個方法規勸他。

  孫和被立為太子後,魯王孫霸不服孫和立為太子,於是糾集黨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雖然孫權阻止他們與外界往來,但孫霸仍然暗中勾結大臣。孫和的母親王夫人則與大帝長女全公主矛盾最深,全公主害怕孫和即位後會對自己不利,也參與陷害太子。孫權曾大病臥床,派孫和到太廟(桓王廟)祭祀,孫和太子妃張妃的叔叔張休的住所離太廟很近,就邀孫和到他家逛逛。全公主派人跟隨監視,借機向孫權進讒說太子不在太廟裏,而專往妃子家去謀劃事情。又說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臉上露出高興的神色,王夫人因此憂慮而死。

  太子所受寵信日益減損,害怕自己被廢除。魯王圖謀太子之位的欲望更為強烈,全寄、楊竺是魯王的黨羽,他們天天在孫權麵前讒毀。

  孫權猶豫了好幾年,後來終於將孫和軟禁。於是驃騎將軍朱據、尚書仆射屈晃率領眾多將吏頭上抹泥,將自己捆綁起來,接連幾天到宮門外為孫和求情。孫權登上白爵觀觀望,非常反感這種行徑。斥責朱據、屈晃等是無理取鬧。孫權打算廢除孫和冊立孫亮為太子,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上奏,引述晉獻公殺申生、立奚齊,以致晉國大亂的史實進行勸諫,而朱據、屈晃又固執地勸諫不止。孫權大怒,將陳正、陳象滿門抄斬,將朱據、屈晃拖進大殿,杖打一百,最後將孫和流放到故鄣,群臣中因勸諫而被誅殺流放的多達幾十人。人們都為他們感到冤屈。孫權暮年曾有意召回孫和,但因全公主等人加以阻撓而未有成事。

  太元二年(252年)正月,孫權封孫和為南陽王,派遣他居住在長沙。當年四月,孫權去世,諸葛恪執掌朝政。諸葛恪就是張妃的舅舅。張妃派黃門陳遷前往建業上疏中宮,並向諸葛恪致以問候。陳遷離開建業時,諸葛恪對他說:“替我轉告張妃,到時我一定讓她超過別人。”這番話語頗有深意。又因為諸葛恪有遷都的想法,派人修整武昌的宮殿,民間有人傳言他想迎立孫和。

  及至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被誅殺,孫峻因此事而剝奪孫和的王的印璽綬帶,將他流放到新都,又派使者賜他自盡。孫和與張妃告別,張妃說:“無論吉凶我都跟著你,終不能一人活在世上。”她也自殺而亡,舉國上下都為之悲傷。

  景帝孫休即位後,封孫和的兒子孫皓為烏程侯,自新都遷到封邑烏程。

  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末帝孫皓繼承皇位,當年就追諡父親孫和為“文皇帝”,改葬明陵,設置守護陵園的人二百戶,設立奉侍守墓的令、丞。

  元興二年(265年)正月,末帝命烏程太守四季按時祭祀明陵。有關官員上奏說,應在京都建業為孫和立廟。

  寶鼎二年(267)七月,末帝令守將作大臣薛珝營建寢堂,號為“清廟”。十二月,派遣暫署丞相孟仁、太常姚信等人配備官員及中軍步、騎兵二千人,用靈車法駕東往明陵迎接孫和的神靈。末帝召見孟仁,親自拜送於庭下。靈車將到京城,又派丞相陸凱敬奉三牲在近郊祭祀迎請,孫皓在京城外露宿。第二天,仰望拜迎靈車於東門之外。第三天,在清廟拜謁神靈、薦牲祭祀,涕泣嗚咽,悲哀傷感。至第七天已祭祀三次,倡伎演唱奏樂,日夜不停。有關官員上奏說:“祭祀不可太多,過分了就是不莊重,應以禮來製止思念。”祭祀至此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