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借曹奪城
作者:葉苑風      更新:2022-02-04 01:56      字數:2289
  夏侯霸,生卒年不詳,字仲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國和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征西將軍夏侯淵次子,其母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國官至右將軍、討蜀護軍,封爵博昌亭侯,屯駐隴西;在蜀漢時為主要北伐將領,多次參加禦蜀和伐魏戰爭。

  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征西將軍夏侯玄被調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將軍。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從前得到曹爽的厚待,與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馬懿殺死後,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漢,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曾隨薑維伐魏。

  家仇難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當時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擔任征西將軍,鎮守漢中[1],在定軍山之戰與蜀漢軍隊交戰中被蜀漢大將黃忠斬殺,夏侯霸常常咬牙切齒,立誌要為父親夏侯淵報仇雪恨。[2-3]

  黃初中年,夏侯霸擔任偏將軍[4],賜爵關內侯。[5]

  陣前反擊

  太和四年(230年),魏國大舉討伐蜀漢,曹真率軍進入子午道,任命夏侯霸為先鋒。夏侯霸率軍前進至興勢圍(地名)。當夏侯霸安營紮寨在曲穀中,蜀漢在得知魏國先鋒是夏侯霸這一無名之輩後非常小覷於他,派兵對其進攻。夏侯霸第一次獨立作戰就不利,幸好夏侯霸還有幾分鎮定,親赴鹿角前指揮,積極防禦從而等到援軍到來,並為其解圍。[6]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托孤於曹爽和司馬懿,夏侯霸受到曹爽的重用。正始五年(244年),魏帝曹芳任命夏侯霸為討蜀護軍、右將軍(當時,以右為尊[7-9]),進封博昌亭侯[10],並讓他屯軍隴西。夏侯霸在隴西演武練兵,並改善魏國與當地少數民族的關係,得到少數民族的擁戴。[11]同年,夏侯霸代替夏侯儒擔任征蜀護軍,屬於征西將軍所統率。[3][12]

  正始八年(247年),魏國的隴西、南安、金城、西平等地諸羌人首領餓何燒戈、伐同、蛾遮塞等聯合起來反叛魏國,包圍城鎮,並投降蜀漢,蜀漢將領薑維出兵隴右來接應他們,涼州胡人首領治無戴也呼應反叛。夏侯霸當時率諸軍屯兵在為翅,而與夏侯霸不和的雍州刺史、前將軍郭淮料定薑維必然攻打夏侯霸,於是先進入渢中再轉兵向南,借機讓夏侯霸做擋箭牌,去抵擋薑維的進攻,薑維也恰如郭淮所料率軍猛攻在為翅的夏侯霸所部。交戰不久後,郭淮才率部南下接應夏侯霸,與夏侯霸在洮西和薑維展開戰鬥[13],將薑維擊退。[14]

  正始九年(248年),薑維為接應治無戴再次出軍北侵,郭淮為了不使蜀軍和胡兵合攏一處,於是派譴夏侯霸率軍追擊薑維於遝中,夏侯霸成功地阻礙了蜀胡合兵。[15]

  歸降蜀漢

  夏侯霸

  夏侯霸

  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殺死原來執掌魏國大權的大將軍曹爽,曹爽的表弟、夏侯霸堂侄征西將軍夏侯玄被司馬懿從前線召回京城,讓郭淮代替他的職位。[16]夏侯霸平素與郭淮不和,認為此番必然禍害及身,十分害怕,於是逃入蜀漢[17],在陰平迷失道路,糧盡遇困。蜀漢得知後,派人迎接夏侯霸。

  早在建安五年(200年)時,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氏外出打柴時被蜀漢重臣張飛發現,張飛娶其為妻,生下的女兒成為了後主劉禪的皇後。所以召見夏侯霸時,劉禪寬慰他說:“卿的父親是自己在交戰之中陣亡的,不是我的先輩親手殺的。”又指著自己兒子說:“這也是夏侯氏的外甥之後。”夏侯霸於是在蜀漢得到重用[18-19],被任命為車騎將軍。[20]而因為夏侯淵以前的功勳,夏侯霸留在魏國的兒子受到特赦未被追究父親投敵之罪,但被遷徙到偏遠的樂浪郡(今朝鮮平壤)。[21]

  隨蜀伐魏

  夏侯霸投降蜀漢後,蜀漢主將薑維詢問夏侯霸說:“司馬懿既已把持魏國朝政,你看他會不會有征伐別國的企圖?”夏侯霸說:“他正在經營整理內部事務,還顧不上對外征伐。但有一個叫鍾會的人,年紀雖輕,如果管理朝政,將是吳、蜀兩國的憂患。”[22]

  此後夏侯霸曾多次參與薑維對魏國的戰事。延熙十八年(255年),魏國秉政的司馬師病逝,薑維借機與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率領數萬人出狄道,分兵三路北伐魏國,在洮西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部眾陣亡數萬人。[23]王經退守狄道城,薑維進軍狄道城,魏國征西將軍陳泰派兵前來解圍,薑維於是退兵駐守鍾題。[24-25]

  夏侯霸是三國後期一位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及顯赫名聲與家世的人物,其父乃是魏國宿將夏侯淵,夏侯霸是其次子。其本人親身經曆或見證三國中後期的許多具有決定影響力的重大曆史事件。但由於夏侯霸的家世地位和經曆背景有著相當的特殊性與複雜性,這麽一位有著重要影響的曆史人物在陳壽的《三國誌》中被簡單化,“為尊者諱”隱去夏侯霸親身經曆過的一些重大事件,也使得後人失去探究那個時期某些曆史事件有關真相的第一手資料。

  一次,時任蜀漢車騎將軍的夏侯霸想與慷慨壯烈、美名在外的蜀漢蕩寇將軍張嶷交朋友,於是對張嶷說:“雖與足下疏闊,然讬心如舊,宜明此意。”可張嶷卻說:“仆未知子,子未知我,大道在彼,何雲讬心乎!願三年之後徐陳斯言。”[26]又一次碰了一鼻子灰,此時連交個朋友都不得。不過,夏侯霸的地位在蜀漢還是得到不斷提升,也算是對他人生際遇所做出的一點小小補償。

  關於夏侯霸的年齡問題,有一個比較參數就是其堂妹夏侯氏十四歲時在漢建安五年(200年)被張飛擄掠,由此推算夏侯氏是187年出生的,那麽同一輩又是兄長的夏侯霸應該在187年以前出生。夏侯霸在其父夏侯淵死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時已經三十出頭,而他第一次上戰場的青龍二年(234年)已經是四十多歲,也真算的上是大器晚成。而他投奔蜀漢的嘉平元年(249年)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難怪其後沒多少年就在延熙十八年(255年)後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