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變革試點
作者:葉苑風      更新:2022-02-04 01:56      字數:2262
  陸遜出身吳郡陸氏,為江東大族,江東四大姓(吳郡顧氏、吳郡陸氏、吳郡朱氏、吳郡張氏)之一。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

  陸遜像

  陸遜像[1]

  陸遜出生在華亭[2],少年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舒縣讀書。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年初,因袁術和陸康不和,袁術派遣孫策攻打廬江,陸康堅守了二年。到了興平二年(195年)年末,廬江城終究還是被孫策攻克了。之後月餘,陸康就病逝。此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親屬送往吳郡。在抵禦孫策的兩年戰爭中,陸氏家族百餘人因為饑荒和戰亂,死了將近半數。[3]陸康的幼子、陸遜從父陸績比陸遜小六歲,所以,陸遜幫他支撐門戶[4]。

  當時的吳縣人士中,陸績和顧邵以博覽書傳最為知名,陸遜、張敦、卜靜、吾粲次之[5]。

  始仕幕府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因為遭到許貢三門客的刺殺而去世,孫權繼領其眾,成為將軍,招納俊秀,聘求名士。

  建安八年(203年),陸遜二十一歲時,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曆仕東、西曹為令史,主持文秘工作。後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寧)屯田都尉,兼海昌縣令。海昌境內連年遭旱災,他開倉賑濟貧民,組織生產自救,緩和了災情,因此深得民心。[6-7]。

  征討山越

  當時吳郡、會稽、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北)一帶也有很多隱匿人口。陸遜上書孫權陳述征討的利益,請求讓他去招募,當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時陸遜手下已有二千餘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陸遜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8]。

  引為近臣

  通過這些戰事,孫權對陸遜頗為中意,遂將自己的侄女許配於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9]。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陸遜向孫權建議說:“當今英雄各據一方相持爭雄,豺狼般的敵人窺測時機,要戰勝敵人平定戰亂,沒有大量的人馬不能成事,而山寇與我們懷有舊怨,依山據險。我們的內亂尚未平定,就難以圖謀遠方敵人,應當擴充軍隊,挑選精銳兵卒。”孫權采納其建議,任命他為身側的帳下右部督,統領帳下親衛部隊,授給陸遜棨戟,讓他都督會稽、鄱陽、丹陽三郡[10]。

  同年,費棧被曹操策反,在丹陽煽動山越起事,充當曹軍內應,配合曹軍。孫權命陸遜率兵前往征伐。時費棧人多勢大,陸遜帶去的兵馬較少,敵我懸殊。但陸遜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裏派人潛入山穀吹號擊鼓等疑兵之計,很快擊破費棧武裝。陸遜勒令各山區越族居民遷徙到平原地區,編入戶籍,種田納賦,從中挑選強壯者從軍,得精兵萬餘,使東吳統治得以加強和鞏固。之後,陸遜回駐蕪湖(今安徽蕪湖)[9]。

  會稽太守淳於式這時上表告陸遜違法征用民眾,所轄區域的百姓受其擾亂而愁苦不堪。陸遜後回都拜見孫權,言談之間,提到淳於式是好官。孫權問:“淳於式控告你而你卻推舉他,是什麽原因?”陸遜說:“淳於式的心意是想休養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詆毀他以混淆聖聽,此類風氣不可長。”孫權說:“這確實是長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對其風範甚為佩服[11]。

  謀羽取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駐軍陸口(今湖北蒲圻西北)的虎威將軍呂蒙與孫權定下奪得南郡,擒獲關羽的計劃。

  秋八月,漢水流域因為天降暴雨而發生了“漢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災害[12],關羽趁機率領水軍進攻,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13-16]

  冬十月[17],呂蒙為隱蔽企圖,稱病返回建業,途經蕪湖,陸遜前去拜見。陸遜對呂蒙說:“關羽自恃他的驍悍之氣,欺淩別人。剛剛開始有大功,就意氣驕橫誌向狂肆了。他忙於北進,未存戒心於我。他若聽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為防備。如今,出其不意進攻,自然可以擒獲他。您見到至尊,應好好計劃。”呂蒙為防止計劃泄露,便敷衍道:“關羽勇猛,難以和他為敵,並又據有荊州,施加恩信,再加上他剛剛開始立功,膽勢更盛,不是可以圖謀的對象。”呂蒙回京,孫權問誰可以替他在陸口指揮,呂蒙回答說:“陸遜思慮深遠,才能足以擔負重任,從他的謀慮來看,將來定可已大用。而現在他還不太出名,不是關羽所畏忌的,要找接替我的人,沒有比他更恰當的了。如果要任用他,應當讓他對於外界隱蔽起來,不出頭露麵,而在暗中觀察形勢,尋找機會,然後定可以成功。”孫權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18]。

  陸遜畫像

  陸遜畫像[19]

  陸遜至陸口,即寫信給關羽,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20],在書中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讚賞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對他的仰慕,並且表示絕不與關羽為敵。

  關羽看信後,甚為輕視陸遜,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把留守後方、用於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這時,關羽雖然在前線取得節節勝利,但他的後方卻危機四伏。關羽剛而自矜,引起了部下的不滿。[20]留守江陵、公安的將領麋芳、士仁因軍資供應不及時,關羽聲言要懲治他們,麋芳、士仁不堪忍受,頓生異心。這些情報,陸遜都了如指掌[21]。

  陸遜見破關羽時機已經成熟,立即上報孫權,孫權於是征討關羽,命呂蒙與陸遜為前部攻克公安、南郡。陸遜則長驅直入,被孫權任命為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吏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22]。接著,陸遜又派將軍李異、謝旌等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破蜀軍詹晏等,俘陳鳳。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