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作者:春溪笛曉      更新:2021-09-12 18:18      字數:6855
  吳普當然沒忘在直播。

  不過他開直播是為了攢科普值,並不是為了賺錢或者爆紅,自然是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於是在蘇軾表示他也想玩玩的時候,吳普又熱心地教蘇軾控製著又飛了一遍。

  直播間觀眾:開始記仇.jpg

  愛上一個沒有良心的直播間,他們能有什麽辦法,他們隻能接著看了!

  別說,看久了就覺得這種感覺還挺新鮮的,像極了第一視角玩兒飛行表演!

  蘇軾玩夠了,就跟吳普一起在小孩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騎車載著幾個大大小小的快遞往回走。

  兩人繞回曬穀坪邊上時,太陽已經沉到山腰。

  打牌的人都紛紛散場回家吃飯,家家戶戶都飄著飯香。

  路過村頭那家農家樂,吳普一眼就瞧見正在院子裏燒秸稈的老板。

  他長腿一伸,在蘇軾的側目下用腳刹車。

  吳普笑眯眯地朝老板打招呼:“梁叔,你這是在做什麽吃的?”

  “燒殼子,你沒吃過吧?”梁老板笑著給吳普介紹,“這是我家鄉的做法,也不知道這次做出來味道怎麽樣,快烤好了,要不要吃了再回去?”

  吳普看向蘇軾:“要不要嚐嚐看?”

  蘇軾一聽是自己沒吃過的東西,立刻興致勃勃地說:“能嚐嚐自然最好。”

  兩人把自行車靠邊停在門口,進去打了小桶井水洗手,坐到邊上等梁老板把燒殼子從火堆裏拿出來。

  得知吳普兩人在直播,梁老板就給吳普兩人講起他過去的故事。

  他原本是個牧民的兒子,後來讀了書,就離開了家鄉。

  他去過許多地方,遇到過許多人,沒想到對妻子一見鍾情,就在首都定居了。

  後來兒女都長大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他索性就跟著妻子回村子裏開個農家樂,沒事搗騰點吃吃喝喝的玩意。

  去年妻子病沒了,兒子說要接他去市區住,他不想去。

  這裏的一花一木都是他們夫妻倆布置出來的,說不準他一走,院子裏的花花草草就枯死了。

  梁老板看著火堆歎氣:“人啊,就應該趁著自己還算年輕、身體還算健康,多去做點自己想做的事。你看看,我們年輕時總想著結婚就要買房,買了房又想著要給孩子好的教育,一眨眼大半輩子過去了,我也沒機會帶她回草原上看看。”

  吳普認真聆聽。

  梁老板用手裏的長鐵鉗撩了撩火堆,語氣越發悵然:“等到我們終於閑下來可以到處走,她卻不在了。”

  見梁老板明顯有些思念故去的妻子,吳普含笑轉開了話題:“以前牧民常吃這個嗎?”

  梁老板點頭,洋洋灑灑地給吳普介紹起來:“我小時候吃的燒殼子可不是用秸稈燒的,我們那會兒燒的是馬糞和羊糞。

  “你們這些城裏娃可能很難想象,在草原上牲畜的糞便風幹後全是很好的燃料,燒著一點都不臭,還有淡淡的草香味。”

  “牛糞和羊糞最好燒,一點就著,馬糞比較鬆散,曬幹後就不成型了,我們每次都等攢成堆了再拿來做燒殼子。”

  不僅吳普這個城裏娃開了眼界,蘇軾這個古代娃也開了眼界,沒想到燒糞也能燒出經驗來。

  北宋疆域比南宋稍微大一點,但也隻是大那麽一點而已,牛馬這些牲畜同樣沒有大規模養殖的條件。

  蘇軾隻見過轄下小孩撿牛糞去堆肥的,沒見識過牛糞羊糞多到可以代替燃料的草原遊牧生活。

  聽了吳普給他轉述的“燒糞學問”,蘇軾由衷感慨:“世間之大,造物之奇,人窮盡一生也沒法探尋完。”

  三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天在這期間徹底黑了。

  橘黃色的燈光取代夕陽照亮了寬敞的庭院。

  梁老板把鏊子從火堆裏取了出來,熱情地招呼吳普和蘇軾:“好了,可以吃了,剛出鍋時最好吃,你們來趁熱嚐嚐。”

  鏊子的蓋一打開,濃濃的焦香味就飄了出來。

  燒殼子被烤得兩麵金黃,掰開一看,裏頭潔白鬆軟。

  一口咬下去,蘇軾先是嚐到外皮的脆香,接著就是好吃管飽的麵芯子。

  香豆粉和胡麻油在這種最原始的烹飪方式之下,悶燒成了別樣的美味。

  蘇軾毫不吝嗇地誇讚:“好吃!”

  梁老板見他們喜歡,自然招呼他們多吃點。

  三個人把鏊子裏的燒殼子瓜分完了,吳普和蘇軾才從梁老板處離開。

  回去的路上無人機飛在前頭給他們當照明燈,貼心地照亮他們回博物館的路。

  不愧是新手大禮包出的寶貝,性能穩定,電池持久,操作方便,功能還特別多!

  吳普很是遺憾地多瞅了無人機兩眼。

  係統察覺吳普沒想什麽好事,忍不住再一次警告:【係統發放的儀器一旦被拆解將會啟動自毀程序,宿主請勿嚐試。】

  【這個你已經提醒過了,我們之間難道就沒有一點點信任嗎?】吳普痛心疾首地譴責。

  【叮,宿主要求檢測信任值……】

  【正在檢測中……】

  【叮,檢測結束,係統與宿主之間信任值為0。】

  吳普:“…………”

  他懷疑這個係統產生了自我意識,並且有證據!

  不管怎麽樣,吳普總算把目光從無人機上收回。

  有無人機在前麵開路,兩人順利回到博物館。

  “吃飽了沒?”吳普邊把車停到一邊邊詢問。

  “沒。”蘇軾如實回答。

  作為一個名留青史的吃貨,隻吃剛才那點燒殼子是不可能吃飽的。

  何況他還惦記著下午和吳普去掃蕩的那堆食材。

  吳普和他商量過接下來的直播安排:玩食材辨認遊戲順便把它們吃掉。

  蘇軾對此非常期待。

  一來是想了解到底有哪些食材辛辛苦苦漂洋過海來到他們餐桌上。

  二來自然是不辜負它們深深的愛意、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嚐嚐他們的味道!

  這是一個吃貨應盡的本分!

  兩人又一次來到廚房,吳普清空桌子把白天買回來的蔬菜水果擺到桌子上。

  吳普的審美很不錯,分明隻是十分隨意地把袋口敞開拿到桌上,那一袋袋蔬菜水果在無人機鏡頭裏卻呈現出極佳的色彩搭配效果。

  瞧著像極了一幅色澤豔麗的油畫。

  蘇軾站在桌前也覺得這幅“畫”很好看,看起來讓人……更想吃了。

  吳普領著蘇軾來到主食區,笑眯眯地讓蘇軾在裏頭找出玉米。

  他順便給蘇軾介紹了一番玉米的來曆,說這種作物約莫在明朝中葉傳入華夏,並且在明朝末年已經遍布全國十來個省份。

  玉米的特點是耐旱耐寒、成熟快產量高,且儲存起來非常方便。

  它顏色豐富,最常見的是白玉米和黃玉米。

  一般來說白玉米香糯,黃玉米爽甜,各有特色,都很好吃。

  蘇軾看著一堆或脫了殼或還很新鮮的五穀雜糧,有點迷茫。

  好在他既然是個吃貨,自然不會五穀不分,先排除掉他已經認識的大麥小麥水稻小米高粱,剩下的可以當主食的東西不多了。

  他的目光很快被幾根新鮮的玉米棒子吸引住了。

  蘇軾拿起來剝開一看,果然瞧見上頭齊齊整整排列著的玉米粒。

  這玉米新鮮得很,沒煮熟沒曬幹,明顯剛掰下來不久,水分非常充足。

  蘇軾手癢地從上頭摳出顆玉米粒送進嘴裏,隻覺生吃也鮮甜得很!

  “一定是這個!”蘇軾篤定地表示自己猜出來了。

  吳普表示他猜對了,拿了幾根玉米放進鍋裏煮,剩下的則是留著榨汁。

  他繼續讓蘇軾辨認甘薯、土豆,順勢把它們傳入中國的過程和時間點都介紹了一遍,才轉向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

  兩人把目前市麵上能買到的蔬菜水果都認完了,吳普才帶著蘇軾玩榨汁機。

  這麽多的蔬菜水果,一會可以拿來榨蔬菜汁水果汁喝,喝不完的還用來能做冰淇淋。

  蘇軾聞言興致更高,興高采烈地捋起袖子和吳普一起忙活起來。

  兩個人分工合作地忙活起來。

  與此同時,吳爸吳媽正在家中享受難得的假期。

  吳媽暑假本來要回學校給準高三生補課,結果最近接到通知說有家中舉報學校占用暑假,她也被迫放假了。

  吳媽拿出眼鏡,邊看著直播間邊和吳爸討論:“這又是兒子什麽時候交的朋友?”

  吳爸已經蹲直播間兩天了,給吳媽介紹起來:“聽說是個演員,花錢請來造勢的。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既要會腳踏實地辦事,也要會宣傳自己,你悶頭做事不吭聲,那隻能勤勤懇懇當一輩子的老黃牛。”他還給吳媽舉了個例子,“我們宣傳口那小夥子就是因為把網上這一套玩得很溜才被特招進來的。”

  吳媽和學生接觸得多,本身就不是那種和時代脫節的人。

  她剛才看不少人都在討論吳普科普的內容,覺得這個模式還挺不錯。

  吳媽說:“演得還挺像那麽一回事,回頭我問問他能不能讓這個演員把課本上的東坡詞唱一唱,以後我上課拿來當教學視頻。”

  吳爸搖頭:“那不知要不要加錢。我看這博物館大是大,可裏頭很多地方都破破爛爛的,接下來花錢的地方多得很,也不曉得他手頭的錢能支撐多久。”

  吳媽一想也對,說道:“那我一會先問問兒子,實在不行就算了。”

  另一邊,吳普和蘇軾先是試著搗鼓榨汁機和冰淇淋機(除了蘇軾很想把辣椒和苦瓜混在一起榨汁之外都很順利),接著就開始吃吃喝喝喝喝吃吃。

  最後覺得沒有肉還是吃不飽,又隨意地片了些薄薄的肉片架起燒烤架烤了吃,直接把科普直播間把變成了吃貨直播間。

  直播間的觀眾們簡直又愛又恨。

  愛的是他們吃吃喝喝兼閑聊的氛圍輕鬆愉快,她們上了一天班回來掛在直播間裏感覺很放鬆。

  恨的是這都大晚上了,他們還在那吃烤肉吃冰淇淋,這是人幹的事嗎?

  考慮過喝水都會胖的易胖體質人士的感受嗎?

  真是太過分了!

  嗚嗚嗚好餓,好想吃香噴噴噴的烤肉好想吃奶香味十足的冰淇淋。

  等擺上桌的東西被吃得七七八八,吳普似乎才想起自己還在直播。

  吳普看了眼直播間的情況,發現白天平台一哥的推薦還在持續發酵。

  直播間的粉絲數已經漲到了二十萬,目前在線人數也有好幾萬。

  對於一個剛開沒幾天的直播間來說,這樣的人氣是很不可思議的。

  吳普也沒想到他們吃吃喝喝期間還有這麽多人在看。

  他在直播間裏敲出“下播了”三個字,就毫不猶豫地把直播間關了刷碗去。

  沒等吳普忙活完,吳媽就打電話來問蘇軾的事。

  “您剛才在看直播?”吳普邊刷碗邊和吳媽閑扯。

  “在看,你現在還挺火,我和你爸出去散個步,都有不少老朋友攔下我們說在網上看到你和那位‘東坡先生’了。”吳媽說道。

  吳普笑了起來。

  這就是老城區的特點,左鄰右裏都熟悉得很,有點風吹草動就能傳遍整條街。

  吳媽也沒繞彎子,直說是看了半天直播感覺這種寓教於樂的模式挺好,想問問吳普能不能讓蘇軾會不會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水調歌頭》。

  吳普想了想,蘇軾這會兒還沒寫“大江東去”來著,讓人現在唱有點為難人了。

  吳普也很好奇蘇軾會不會唱,於是掛了吳媽的電話後就問陪著自己刷盤子的蘇軾:“聽說你們那會兒對著詞牌名填出來的詞,都是可以直接唱的,你會唱《水調歌頭》嗎?”

  蘇軾說道:“會,就是和你們那首《但願人長久》不太一樣。”

  說實話,看著一千多年後還有這麽多人喜歡自己的詞,蘇軾心裏挺高興的。

  他還準備去拜讀一下和自己合稱“蘇辛”和豪放派詞人都寫了什麽。

  也不知辛棄疾寫的詞對不對自己胃口。

  “要不我給你弄個古琴或者琵琶,到時你用你們的唱法給唱唱看。”吳普給蘇軾講了講自家老媽的想法,說是想拿來當教學素材,以後說不準能讓千千萬萬學子都聽聽看。

  蘇軾說道:“那有什麽問題?就怕我唱了他們也聽不懂。”

  吳普笑道:“聽不懂也沒關係,就圖個感覺。人一旦對某樣東西產生興趣,他們就會自發地去了解相關的東西,比逼著學生為了成績去死記硬背強多了。”

  蘇軾答應下來:“那你找把琴吧,我琴彈得還可以。”

  兩人商定了彈唱的事,吳普就開始托人找合用的古琴。

  怎麽說都是蘇東坡自彈自唱的珍貴畫麵,可不能草率!

  吳普問了一圈,還真問到一把頗為適合彈《水調歌頭》的琴。

  隻不過那琴的主人不打算賣琴,隻願意借給自己認可的人。

  想要借琴,得先入琴主人的眼。

  吳普詢問蘇軾的意見:“正好約好和過兩天去取畫,要不我們預約一下去百琴堂玩玩,看看能不能借到他那把‘奔雷’?”

  百琴堂是一位愛琴人士一手建起來的,裏頭仿製了近百架古代名琴,也有許多改良的新琴。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百琴堂主人手頭那把“奔雷”。

  據傳這把琴聲音清透而有古韻,可惜四十年來僅有三個人能把它借出來彈奏,而那三個人如今都稱得上是當世名家!

  蘇軾最愛熱鬧,他覺得這種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的玩法非常有趣,興致勃勃地說道:“那我就更感興趣了。”

  既然蘇軾自己樂意,吳普也就和百琴堂那邊約好兩天後過去接受“奔雷”挑戰。

  這事兒成不成都隨意,蘇軾又不是接受不了失敗的人。

  定好兩天後的行程,吳普沒再特意安排接下來兩天的直播內容。

  大夥還得工作,他不能天天扔王炸,有張有弛才是最好的節奏。

  兩人各自回房,吳普才開始查看今天積攢下來的科普值。

  這些科普值是觀眾每次獲得新知識、產生“學到了”的想法時都能產生的。

  也就是說就算逮著一個人猛刷,也能源源不斷地刷出來。

  昨天吳普那麽一點少得可憐的粉絲,也弄到了一萬科普值,今天直播了那麽久收獲自然更大。

  估計今天科普內容多,科普值總數居然直接給他值刷到了一百萬出頭。

  正好可以來個十連抽。

  吳普看到距離升級還差九百萬科普值,開發新區域還遙遙無期,決定先抽一發再說。

  切入抽卡界麵。

  代表著蘇軾的卡目前擺在“召喚中”那一欄。

  這一欄一共有三個稀有卡槽,也就是說他目前最多可以同時召喚三張稀有卡,還不夠湊一桌麻將。

  後麵還有“+”號,表示可以增加卡槽數,就是代價比較高昂,一個卡槽一千萬科普值。

  下一排倒是有十個普通卡槽,代表他可以召喚十個普通人過來,而且想增加普通卡槽隻需要十萬科普值。

  普通卡和稀有卡不一樣。

  他們基本是來打工的,一般隻能幹自己老本行,很難像蘇軾這樣接受並學習新鮮事物。

  他們無法離開博物館範圍。

  吳普對著這些委婉的措辭琢磨了一會,明白了:普通卡指的是招人來打黑工,甚至還有可能是童工。

  這些人離不開博物館,隻能勤勤懇懇幫忙幹活。

  【給工錢不?】吳普和係統交流起來。

  【給的。】係統言簡意賅地回答。

  吳普知道係統手裏一堆黑科技,不至於在這點小事上說謊,也就沒再糾結這個問題。

  吳普繼續討價還價——

  【十連抽有保底稀有卡嗎?】

  【沒有的。】

  【你看我家底就一百萬科普值,抽完就清空了,可以說是傾家蕩產來賭命了,難道不該給點保障?你這個抽卡設定不太科學啊,很難激勵人玩十連抽!】

  【普通卡卡池有可能出現擁有特殊技能的人物,十連抽將會增大其掉落幾率,敬請期待。】

  【怎麽個特殊法?舉個例子?】

  【比如卡上帶有“庖丁解牛”字樣,該人物可以表演宰牛藝術。】

  【庖丁解牛難道不是虛構的嗎?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莊子還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怎麽不抽隻鯤出來?】

  【宿主可在人文博物館滿級後發展自然博物館。】

  吳普震驚了。

  難道還真有鯤?

  這世界觀不太對吧?

  真要有“不知幾千裏也”的大魚突然冒出來,那不秒變異獸入侵現場?

  【並不會有超自然生物出現,能使出來的特殊技能也隻是人類本身能達到的高度。】係統認真糾正吳普的腦補。

  吳普放下心來。

  他還是更喜歡現在這種舒舒服服的愉快生活,一點都不想呼籲全球人類團結起來打怪獸。

  世界和平萬歲!

  既然已經把十連抽規則了解得差不多了,吳普也就沒再猶豫,直接選擇花光手頭的科普值。

  很快地,他的卡牌欄多出了十張普通卡。

  吳普注意到其中一張泛著淡青色的光芒。

  他第一時間把這張卡翻了過來。

  人物姓名:韓娥。

  特殊技能:餘音繞梁。

  人物介紹:她出生在春秋時期,經過齊國時路費耗盡,選擇賣唱換取食物。當時滿城的人都來聽她唱歌,無論男女老少都聽得如癡如醉。她長哭則萬人同泣,歡唱則萬人皆喜,歌聲往往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這是一位春秋時期的流□□歌手!

  吳普瞅了瞅卡麵,還是個大美人。

  大半夜的,吳普沒有立刻把人召喚過來,而是繼續看剩下的九張卡。

  比起擁有特殊技能的人物,這些普通卡就真的很普通了。

  他們的名字一看就是隨便起的,大抵都是張三李四王五之流,很符合古代底層小人物的身份。

  吳普先翻出的四個未成年。

  兩個小書童,兩個小繡娘。

  兩個書童是南宋時期的,估計和蘇軾能說上話。

  兩個小繡娘是明朝來的,介紹就是“普通繡娘,剛剛入門”。

  吳普把剩下五張牌一口氣翻完,翻到的分別是貨郎、木匠以及三個農民。

  三個農民還是一家三口,夫妻倆帶著個小女娃。

  這十個人的狀態有七個是“極其困窘,需要工作”,剩下三個農民的名字卻直接紅了。

  狀態赫然是“饑寒交迫,命懸一線”。

  吳普眉頭一跳。

  按照蘇軾的情況來看,這個狀態很可能是對方的實時狀態。

  要是沒抽到就算了,既然都抽出來了,他就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餓死。

  吳普轉到旁邊的空院子,選了間空房把命懸一線的三口之家召喚出來。

  骨瘦如柴的一家三口很快出現在吳普麵前。

  他們臉色蠟黃,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看起來狀態非常糟糕,仿佛馬上就要活活餓死。

  根據卡麵提示,他們是唐朝衢州人。

  按照時間節點來推算,他們可能正經曆著白居易那首《輕肥》所描述的“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吳普見一家三口虛弱地蜷縮在床上,明顯一點力氣都沒有,立刻起身給他們一人衝泡一杯葡萄糖,挨個給他們喂了進去。

  三人臉上漸漸有了血色,見吳普竟用那通透漂亮的玻璃杯給自己喂甜滋滋的糖水,他們誠惶誠恐地說道:“多謝恩公相救!”

  吳普說:“不用謝,你們先休息休息,我給你們熬點粥,一會你們再吃點。”

  三人自是感激涕零,隻覺自己仿佛到了仙境,眼前的恩公就是神仙。

  吳普把剩下七張牌先放進卡袋裏,準備先把這一家三口安頓好再說。

  ※※※※※※※※※※※※※※※※※※※※

  今天!超粗長!

  明天就要入V啦,到時會三更!

  開V前三四天的收益關係到收藏夾榜單的排位,這個榜單很重要,要是排位靠前的話可以漲好多數據的,這幾天大家先不要養肥啊TvT

  注:

  ①文中詩詞,大多參考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就不逐一列了

  ②燒殼子:參考《風味人間第二季》還有些網絡文章

  ③餘音繞梁、庖丁解牛:參考相關成語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