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作者:延琦      更新:2021-09-08 01:43      字數:4602
  宇文泓同段濡塵是好友, 其實太後與大理王後也是差不多年紀, 兩人閑談了一會兒家常, 太後便裝作無意間提起了趙娉婷。

  “說來段三公主與哀家的娘家侄女年紀相仿, 記得去年, 兩人還一道在清暉園裏遊玩, 都是大好年華, 實在叫人羨慕。不過去年,哀家那娘家侄女已經定了親事,是由皇上親自做主, 許給了我們的武寧郡王,也算是一樁好姻緣。”

  一旁的段菁菁聽到這話才知,原來那個趙娉婷已經定了親了, 不過許給了誰她不想管, 左右不是做了皇妃,礙不著惠妃就成了, 她替靜瑤鬆了口氣, 還特意看了看她, 給了一個微笑。

  靜瑤今日一直在旁作陪, 此時默默聽著太後的話, 見段菁菁朝自己微笑,也以微笑回應。心裏卻是悄悄一頓, 太後一直對趙娉婷與宇文澈的婚事耿耿於懷,此時拿出來與頭一次見麵的客人說, 是何用意?

  而大理段後則是禮貌附和, “小輩們日子順心,婚姻美滿,便是叫長輩開心的事。”

  太後點頭說是,便接著道,“說來三公主也到了年紀了,不知王後與國君可有為她考慮婚事?”

  段後聞言瞧了瞧身邊佯裝乖巧的女兒,不失慈愛的道:“太後別瞧她表麵乖巧,其實還是小孩的心性,加之她是我們最小的孩子,我與國君此前一直沒有考慮她的婚事,不過太後說的也是,這到了年紀,也該提上日程了。”

  段菁菁佯裝嬌羞,垂下頭撒嬌,“母後……”

  然心裏確實極歡喜的,今次母後就是為了她的婚事來的,等過幾天有空了,一定帶母後去見見他。

  太後眼見大理王後如此表態,隻當是對方已經領會了自己的意思,微笑道,“難得三公主天真率性,說來還是王後教養得好啊。年紀小些其實也無妨,找個穩重的夫君,也是兩全其美。”

  王後點頭說是,心間深以為然。

  自打去年回去,幺女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常常一個人想心事,還偶爾歪頭傻笑,這模樣,一看就是動了春心。

  她親自問了問,段菁菁也果然痛快承認了,說是有了意中人,就在大梁京城,聽聞還是位才子……

  王後與國君都是開明的人,倒不反對女兒嫁來大梁,畢竟大梁富庶繁華,人才濟濟。他們在意的,乃是男子的人品,女兒畢竟年紀小,容易被人蒙蔽,如若是奸滑之人,那他們夫妻可是斷斷不能同意的。

  當然,如果是個品行端良,踏實穩重的好男兒,那他們也樂見女兒圓滿。

  眼見段後讚同自己的說法,太後心間更是暢快,心想著,這婚事大約已是水到渠成了,隻等哪天一提,便可以定下。

  皇帝再怎麽寵愛李妙淳,也始終不可能為她一個人守身吧,就憑著他同段濡塵的私交,也一定會對段菁菁另眼相看的。

  這樣就好,一旦立後,總算可以了卻她心中憂慮了。

  ~~

  從大理到京城山高水遠,雖然此次段菁菁沒有拖遝行程,但好說也是一個月,體諒母女倆辛苦,太常寺將洗塵宴安排在了第二日,以好叫這母女倆先好好休息一番。

  在福寧宮裏簡單閑談過後,段後母女便回了碧清園歇腳,靜瑤替皇帝盡地主之誼,親自將二人送到,眼看時間也是不早,便趕緊回了自己的棠梨宮。大半天沒見彥兒了,也不知小家夥想娘親了沒。

  隻是回去的轎中,還是忍不住想起方才福寧宮中的情景,她現在已經隱約猜出了太後的意思,可看段菁菁喜歡的明明是李尚林啊……

  看來……這誤會有點大了。

  ~~

  盡管為彥兒配足了乳母及宮人們,但自打當了娘親,靜瑤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

  一早起來,伺候宇文泓上朝後,她再也不敢睡什麽回籠覺了,因為必定有一個肉嘟嘟的小娃兒已經等在了那裏,小娃兒現在精明得很,隻要到了娘親懷裏,立刻高興的手舞足蹈,那咧嘴笑的模樣,簡直能融化時間一切煩惱,叫人縱使頭疼,也生不起氣來。

  前一日因去接待段家母女,靜瑤有大半天的時間沒能跟小娃兒親近了,因此第二日,彥兒早起後就黏著娘親不肯罷休,靜瑤便也由了兒子。左右為段家母女準備的洗塵宴設在了晚上,她白日裏多陪陪兒子,也沒什麽大礙。

  上午的時候天氣和暖,靜瑤親自抱著彥兒在院子裏曬太陽,已經到了仲春,彥兒穿一身小薄襖,曬得渾身暖洋洋,正昏昏欲睡的時候,忽然聽見院門外有一個聲音。清脆似銀鈴,在問,“惠妃娘娘可在?”

  彥兒的小耳朵可靈,立時又瞪大了眼睛,緊接著便有宮人來到跟前稟報,“娘娘,段三公主在外求見。”

  段菁菁來了?靜瑤很是驚喜,忙吩咐道,“快請進來。”

  宮人便前去,很快,就見小姑娘腳步輕快的走到了跟前,笑嘻嘻的同她打招呼,“娘娘,我來看你了……”話未說完,便注意到了她懷裏的小人兒,立刻眼睛一亮,誇讚道:“哎呀,這就是大梁的皇長子,真是可愛呢!”說著就衝小娃兒擠眉弄眼,要逗他開心。

  彥兒眼看著這幅新鮮麵孔,呆了一會兒,忽然咧開嘴笑了,叫一旁的倚波很是驚奇,趕忙同段菁菁說,“三公主快看,我們皇長子很喜歡您呢!”

  段菁菁洋洋自得,“本公主一向很受小孩子喜歡,我的那些侄兒侄女們也最喜歡我了。”說著又微笑看著彥兒,暖聲逗道,“皇長子你好,我也很喜歡你啊!”

  彥兒又笑了,還隱約發出了聲音,這可並不多見,靜瑤心裏也高興,卻沒忘了禮數,趕緊將段菁菁請進了屋裏,又把孩子交到乳母手裏,要同段菁菁敘話。

  段菁菁在殿中坐了下來,二話不說,先同靜瑤說,“上回同娘娘提過的果酒,今次我可記住了,特意帶了一車上路,回頭就叫人給娘娘運過來。那些都是我回去以後叫人釀的,有石榴,也有雕梅,還有沙果,總之都是我們大理特色,娘娘存著喝吧。”

  段菁菁給她送了一車的酒?

  靜瑤忍不住一笑,連忙道謝,“有勞三公主惦念,這麽遠的運來,實在太麻煩了。”

  昨日有大理王後與太後在,兩人不能痛快說話,今日就不同了,棠梨宮裏沒有外人,幾句話後,段菁菁又仿佛回到了去年的模樣,還是那位無憂無慮的公主。

  靜瑤將彥兒交給乳母去哄睡,自己陪著段菁菁坐下,問道,“三公主今次若是方便,在我們京城多住些時日可好?”

  段菁菁想說好,又有些憂慮,隻好說:“今日母後同行,恐怕住不了多久的。”

  況且母後是來替她相看人的,如果一旦認定了李尚林,估計也要快些回去準備婚事吧……

  她微微有些臉紅,靜瑤卻還沒看出來,隻是又提到,“去年的端午水戲令民眾紛紛樂道,我每每回想起來,也還記得我們一起賞景的時候,這一晃眼都快一年了,時間可真快……”

  段菁菁聽了點頭附和,“是啊,真是快呢……”

  心思卻悄悄飄遠了。

  她自然也清楚的記得那天,因為那天,她終於將心事對那個青年說出……

  已經快一年沒見他了,不知他過得可好?後來每每想起他,都是留仙橋下他的身影,隻是似乎想得太多,那副俊秀的笑容似乎都有些模糊了……

  小姑娘不是個能憋住事兒的性子,稍稍咳了一聲,便問道,“娘娘這一年裏可好?聽說您晉了位份,又生了皇長子,真是喜事連連,想必也很辛苦吧?”

  靜瑤笑笑,半是感慨的歎道,“辛苦有,甚至驚險也曾有過,不過都過去了,如三公主所見,我都好好的。”

  開了個頭,就好往下說了,段菁菁哦了一聲,終於問到,“那娘娘家人可都還好……那個,狀元郎呢,他可有……什麽喜事……”

  段菁菁問的支支吾吾,然靜瑤卻是聽懂了,心裏咯噔一聲,這小姑娘,終於問到正題了。

  看來……此事有眉目。

  她咳了一聲,笑道,“他倒也還好,有幸得了陛下賞識,現在在內閣當差,不過也就更忙了,上回聽我娘家母親說,常常忙到深夜……這終身大事更是顧不上,母親有意為他張羅親事,他都不理會。”

  說著看了看段菁菁,故意歎道,“論說他年紀也不小了,這還不成家也著實叫長輩們操心呢,從前他可是極孝順的,今次也不知怎麽了……”

  段三公主在旁默默聽著,心間不由得雀躍,他還沒成親……他一定是在等她!

  太好了,她就知道,他心裏也有她!

  段三公主的喜悅不小心從心底漫到了臉上,但見靜瑤似乎正為弟弟的親事苦惱,立刻正了正神色,安慰道,“狀元郎乃是棟梁之材,心係天下,一時顧不上自己也是有的……那個,娘娘及老夫人可別擔心,時候到了,姻緣就來了。”

  靜瑤假意看不懂她臉上的喜色,點了點頭說是,又問道,“昨日聽太後與王後談起公主的婚事,不知公主可有意中人了?說來我們大梁也是人才濟濟,公主願不願意在此擇佳木?”

  其實段三公主恨不得馬上點頭說好,但麵上還假意矜持道,“嗯……這個……要看緣分的……倘若緣分到了,其實在哪裏都好。”

  靜瑤忍不住笑意,這姑娘平素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在這事上頭也難免扭捏起來。

  隻是今日一來就同她打聽李尚林,這意圖明顯得,就差寫在臉上了……

  段菁菁的心意已經昭然若揭,隻是還不知她的父王母後是怎麽想的?

  她為段菁菁斟了一杯茶,試著問道,“世上最難得便是兩情相悅,若公主的緣分果真在我們大梁,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隻是畢竟離大理還是有些距離,不知王後與國君可舍得?”

  段菁菁忍不住臉上的笑意,“我母後說了,隻要人靠得住,在哪裏都可以。”

  一旁的靈兒麵上默不作聲,心間卻是感慨的厲害,瞧瞧公主今日這模樣,傻子都看得出來她的意圖……哎,可憐她自己,往後就怕是要陪著公主遠離故土了……

  靈兒暗自惆悵,但靜瑤卻高興起來,看來大理王後也不反對段菁菁遠嫁,如此,這樁姻緣怕是逃不了了。

  罷了,她身為姐姐,可不好袖手旁觀,等改日有空,該想想辦法,促成一下才是。

  此番跟著母後來做客,可不能像上回同二哥來那般隨性,加之棠梨宮裏又有了小娃兒,靜瑤也沒那麽自由了,段菁菁很知好歹,坐過一會兒後,便主動告了辭,左右已經來了,往後有的是時間過來玩,而且今晚就有為她們母女準備的洗塵宴,到時候又能見麵了。

  夜幕降臨,流雲殿。

  隨著貴賓蒞臨,皇帝駕到,晚宴便開始了。

  此次大理國除過王後公主,亦有使臣隨行,所以這晚宴可不是一般的家宴,大梁亦有諸多官員出席,而因為知道李尚林升了官,雖不確定他今晚會不會露麵,段菁菁在裝扮上還是格外用心。

  一身正經的大理國公主冠服,叫娃娃臉的她竟也透出些許穩重的味道;今夜她們母女是主角,她自然也知這不是平時,因此有意收斂幾分笑意,表現的莊重一些。若是不說話,乍一看去,還是極大氣的。

  她想若是李尚林在場,看到自己現在的模樣,應該會開心許多吧,她知道他沉穩知禮,便也想叫他看看自己大方穩重的一麵。

  哎,陷在情愛裏頭,總是叫人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宴前有鴻臚寺禮官致祝辭,而後,皇帝彰顯主人之禮,率先舉杯道,“此番我朝為皇太後籌備聖壽節,有勞諸位前來,兩國世代交好,造福百姓,這一杯,為王後與公主接風洗塵。”

  眾人便跟著舉杯,兩國之間的交往向來坦蕩,沒有什麽陰謀算計,因此這晚宴的氣氛也叫人十分舒適。

  段菁菁此次身為主角,不好公然在宴間尋找李尚林的身影,隻好托靈兒去找,靈兒隻好悄悄尋了借口離開,躲到無人的地方,在殿中尋找李狀元的身影。

  找了好幾遍,確定那殿中並沒有李尚林的身影後,又悄悄回到段菁菁身邊,附耳同她說,“公主,李公子今日並不在此。”

  段菁菁微有些失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今次見不著,改天再找機會便是,她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依然跟隨著旁人一道舉杯。

  太後身為先帝遺孀,尋常情況下並不會出席這類晚宴,但今次客人是為她的壽誕而來,加之她本身也另有打算,所以此次難得的露了麵,此時就坐在皇帝身側。

  自打入座,太後就注意到了段菁菁,見她今日的著裝及舉止,心中越發滿意,這丫頭年紀雖小,但到底是正經的公主出身,便越發堅定了心間的念頭。

  太後覺得,既然那日大理王後已經表明了態度,那她也該主動些才好,畢竟婚姻大事,沒有叫人家女方上趕著的道理。

  幾輪舉杯後,太後自覺時機已到,便主動同大理王後說,“不瞞貴客,哀家一直有一樁心事,想同你商議,今此難得,擇日不如撞日,哀家這裏有一樁好姻緣,想為令愛牽線,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