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20天成熟的農作物
作者:明漸      更新:2020-03-23 21:48      字數:2295
  6月25號,上午。

  五橋村,大棚種植基地,北側的冷棚內。

  製冷機吹出的冷氣效果下,棚內的溫度隻有10℃,穿著較為單薄的人走進來後,會明顯感到有些寒冷。

  但此時此刻,站在這個麵積約兩畝半大冷棚內的所有人,不僅未覺得冷,內心反而無比的火熱澎湃。

  看著大棚內那些株高超過1米,大部分結出飽滿糧粒,整整齊齊的,長勢極其喜人的黑麥草。

  饒是吳教授見多識廣,在農業領域幹了數十年,也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麵。

  哪怕是他這連續十幾天已經受到了足夠的震撼與衝擊,但每天上午走進冷棚中,他又會重複昨天的驚訝與震動。

  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度,觀察到的現象與收集到的數據越多,他越是難以抑製內心的激動,恨不得找個宣泄口,向全世界進行宣布,在網絡上或者找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製造一個轟動世界的大新聞。

  但他強忍了下來,他看到了這種植物的巨大的價值所在,加之來源並不合法,現在絕不是大肆對外宣揚的時機。

  “李總,經過二十天的生長,看情況,它已經到了灌漿期,且果實粒粒飽滿,距離成熟期隻有一步之遙。”

  “不過前麵幾天因為溫度過高,種子遲遲未能發芽,隔出冷棚之後,這才開始生長……前麵我們耽誤了五天,實際生長期隻有15天。”

  吳承希摘下一條青色麥穗,掂了下重量,算了算上麵的麥粒,遞到身後的學生手中,以豐富的經驗說道:“照這個生長速度,我估計最多再過五天,它一定可以成熟收割,得到大概100公斤左右的產量。”

  “短短二十天啊,從發芽、出苗、分蘖一直到成熟、收獲,整個生長周期,僅需短短的二十天,簡直是以光速的速度生長,每一秒都在瘋狂的吸收陽光、吸取養分,將生物能固定在葉片內,合成初級C4營養物,這些營養物白天用不完,晚上接著利用……它一天24小時都在生長。”

  “水稻、小麥、玉米這些糧食的生長周期在三個月到五個月左右,有些冬小麥甚至半年才能成熟,但是它不需要那麽長,它隻要二十天,就算是它的產量不高,這依然是會讓全世界轟動的作物,它的價值,比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發現水稻、小麥等作物的意義還要重大!”

  “這是足以改變人類曆史的超級糧食作物!”

  說著說著,吳承希又忍不住激動起來,心跳又忍不住加快跳動。

  旁邊的李國楊點了點頭,激動心情相差不多。

  而且經過吳教授的研究與分析,他也知道,黑麥草為何能生長如此迅速,做到20天內從種子到完全成熟。

  因為,黑麥草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達到35%。

  當時這個數據計算出來後,不單是吳教授的研發團隊,李國楊自己都目瞪口呆。

  “35%?怎麽可能這麽高?”

  李國楊也是一流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些生物學常識還是懂的,知道35%的光合作用效率,到底意味著什麽。

  因為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製造企業,生產出的發電效率最高的太陽能發電板,其對太陽光的利用效率,也隻有33%多點。

  黑麥草的葉片,吸收光能效率,超過最先進太陽能發電板!

  吳教授當時也說道:“當前在藍星上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C4草類,光合效率可達24%,普通植物的單個葉片的效率達到15%,但是綜合淨光合效率不高,森林為1.2%,農田隻有0.66%,草原也為0.66%……但黑麥草的綜合淨光合效率能達到15%左右。”

  “一個原因是黑麥草也是C4植物,碳4(C4)植物跟碳3(C3)植物最大的不同是,CO2同化的最初產物不是光合碳循環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蘋果酸或天門冬氨酸……C4植物都具有生長能力強、二氧化碳利用率高、需水分量少等優點。”

  “另外黑麥草的細胞內,我在顯微鏡下沒有看到葉綠體這樣的細胞結構,隻有多個細小的大約1微米的‘小綠帶’,每個細胞內有近千個,是其他植物細胞內葉綠體數量的十多倍,這些‘小綠帶’增加了光合作用麵積,加快了反應速度,吸收的光波波段也更多,直接提升了光合效率。”

  “最後,黑麥草細胞會在白天固定足夠多的光能,合成大量初級C4營養物,大量積壓在細胞內,到了晚上,一部分營養物用於分解消耗,一部分合成為更複雜的化合物,促進植物細胞分裂與生長……將固定生物能與生長分開進行,將一條複雜生產線變為兩條簡單生產線,這也提升了效率,避免了能量與營養的浪費。”

  “種種因素結合下來,黑麥草的綜合生產速度,幾乎達到了水稻、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的十倍。”

  “足足十倍的生長速度!讓它在二十天之內成熟,並不是所謂的神話,而是將理論上的可能,變為擺在麵前的現實!”

  “何等夢幻的現實啊!無數農業專家想都不敢想,用一生的時間努力去做都做不到的事,有個機構卻做到了,真不知道那家神秘的科研機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實力,究竟強大了什麽樣的程度?”

  吳承希感到難以想象,因為這樣的技術實力,至少領先當前科技上百年,達到了“造物主”般的層次。

  他唯有仰望與感歎!

  李國楊心裏也是無比的震動。

  他沒想到那罐看起來不怎麽起眼的黑麥種子,實際就是這麽的誇張與恐怖。

  雖然單季黑麥的畝產量隻有100公斤左右,但每二十天成熟一期,一年可以種植15季!年畝產量達1.5噸,這已經比袁德魯伊研究的超級稻兩季年畝產量加起來還要高。

  更何況科學家還能對黑麥草進行培優,提升它的單產潛力,篩選出有利於增產的基因變異,久而久之,如果能把單季畝產提升至300公斤,意味著年畝產量可以增加三倍,達到4.5倍。

  這意味著它的價值和潛力,遠比超級稻要強的多。

  長期困擾藍星人類的糧食不足問題、饑餓問題,在它身上看到了解決或極大緩解的希望。

  “這也是一個無價之寶啊,每年價值也有幾千億!兄弟,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