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登登瑤草養胎記(下)
作者:香溪河畔草      更新:2021-09-02 13:46      字數:7776
  這一日四更天,柯三爺被婆子叫醒,原來老母忽發重病,暈厥不醒。想起太醫叮囑,老太太不能再有反複,否則藥石罔效。柯三爺是個孝子,還道柯老夫人就此不治,一時心頭大痛,猶如萬箭鑽心。一邊吩咐陳林去請太醫,自己來至床前守候。

  卻不料柯老夫人並非老病反複,隻是一時惱恨,痰迷心竅,太醫一番救治,已然無妨,柯三爺心頭大安。

  頭晌女兒瑤草小夫妻過府,瑤玉竟然瞬間暴虐,指認瑤草氣病了祖母。

  對此,柯三爺半信半疑,倒並非柯三爺不信任女兒人品,隻是瑤草行事一貫甚是偏心,對待親人也是情分幾等,若說瑤草會對柯老爺子怎樣,柯三爺壓根不信,可是若說成柯老夫人,柯三爺就有些拿不定了。瑤草自小到大,沒少跟柯老夫人言語機鋒。旬日裏,瑤草對於自己母子雖然客客氣氣,規矩不差,禮儀不錯,態度卻甚是疏離,言語不投機,笑不達眼底。

  柯三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卻也無可奈何。

  柯三爺雖然知道瑤草不會忤逆柯老夫人,卻也想知道柯老夫人祖孫三人倒地因何事紛爭,瑤草倒地跟柯老夫人說了什麽。

  結果卻是這般。

  對於瑤草所言,柯三爺很以為然。柯三爺在知道女兒能幹,卻以為她隻是家務之能,婦人聰慧。不想女兒竟然有這樣的見解,憂心柯家的未來與發展。柯三爺直覺自己不甚了解這個嫡親女兒。

  女兒竟說:“我不想失去父親!”

  這讓柯三爺沾沾自喜。

  目送女兒女婿相攜而去,想著女兒方才的話,柯三爺一時恍惚,陷入沉思,許多塵封的往事瞬間被喚醒,紛遝而至,曆曆在目,清清楚楚。

  記得當初柯三爺年方十六秀才及第,隻等三年後高等龍虎榜,一句天下聞。正可謂意氣風發,得意洋洋。

  那一日,正是五月初五春衫薄,房外山花爛漫,鳥雀長鳴,柯三爺年方十六,正是少年多情之年,也無心看書了,手持自畫水墨紙扇,約了三五個同窗,搖搖擺擺,去往花田觀牡丹。

  當時柯三爺一提人等,心不在花上,信步漫遊,口中哦吟,折扇開合,大有指點江山之勢。

  卻不料同窗幾個正在激揚文字,柯三爺一步落後,差點被一騎馬錦衣公子踏傷,驚得柯三爺跌落花街,引得遊人轟然大笑。

  柯三爺本已著惱,卻是那錦衣公子禮儀謙謙,慌忙下馬賠禮不迭。正所謂禮多人不怪,柯三爺自恃身份,以為自己讀書人,將來要為官做宰,理應大肚容人,倒也不好與人計較得。

  再者,那惹禍公子,生得實在賞心悅目,大大的眼眸,托著長長尾線,不笑自媚。彎彎柳眉,粉白腮頰,小嘴潤紅,糯牙瓷白。

  若不是她笑聲爽朗,神采飛揚,騎馬馳騁,眉宇間盡是豪氣,柯三爺還當他是丫頭片子了。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卻對方還生得這樣順眼,柯三爺勾起了豪情,隻是折扇頻搖,連說無妨。

  其實,柯三爺隻當一小小插曲,不過也記住了這個惹禍的大眼男孩。卻不料就此結下一段姻緣。

  如今看來,可算是天賜良緣了。

  卻說,柯三爺被撞隔日一早,柯三爺正在雲窗苦讀,童兒送進一份請柬,乃是昨日大眼公子邀請函,對方自稱方姓公子,說要替自己賠情壓驚。

  柯三爺本不欲去,事到臨頭,那大眼睛隻在眼前晃悠,竟又鬼使神差去了。

  方公子約請在太白樓,乃是朱仙鎮上最大酒樓。正是王孫公子讀書郎聚集吟唱潑墨之所。

  卻說柯三爺登樓而上,想著這裏價格貴的離譜,一桌不下十兩金,直覺腿軟抽筋,咬牙握緊拳頭,憋著一股氣,方才支撐上樓去。

  卻說柯三爺上得樓去,一位自稱方公子英俊公子將他迎進雅閣,這位方公子與昨日大眼公子雖然眉眼五分相似,卻少了媚氣,多了英氣、柯三爺一眼看出,此方公子非彼方公子。

  進得雅閣,柯三爺頓時了然,何以自己昨日覺得那公子太過俊俏。原來對方竟然是女郎。

  回想對方昨日馬上英姿颯爽,今日女裝窈窕多姿,一時遐思翩翩,呆傻了。

  兩位方公子相視而笑,柯三爺方才驚醒失態,忙低頭作揖,口稱:“失敬失敬,有禮了。”

  酒席之上,柯三爺得知,方家兄妹祖居隔壁方家村,現住京都開封府。眼下回鄉掃墓,兄妹借機踏青賞春。不想竟然傷了人,這才有了今日一場酒宴。

  方公子女郎三哥,女子是男子二妹,名曰方瑾瑜。

  三人序齒,方三爺居長年滿十八,柯三爺十六,方二妹最小,即將及笄。正是豆蔻年華。

  柯三爺心情愉悅,便也隨著方三爺,口稱人方二小姐為二妹。

  席間,方二妹殷殷勸酒,三人飲酒聯句,其樂融融。

  這一番交往,隻叫柯三爺齒頰留香,當天回家,夜不成寐,閑庭信步觀星辰,潑墨揮毫到天明。

  隻把柯老爺子柯老夫人喜之不迭,都到三兒如此用功,柯家大房振興之日不遠矣!

  誰知卻是別有乾坤,另有內情。

  接下來,就順理成章了,方家三公子牽頭,方二妹已然公子妝扮,與柯三爺邀約,日日觀花玩賞,一起因詩作賦,真是美人作伴詩酒花,英雄自古難敵他。

  柯三爺情醉心迷,不能自己。

  情到濃處,柯三爺乘興回家告之娘親,央求遣媒,締結良緣。

  熟料柯老爺子聞訊大發雷霆,不僅不遣媒聘,還將兒子關押起來,不叫人替他傳遞隻字片語。

  方三公子乃是長兄許婚,隻等柯三爺媒聘上門。卻不料柯三少竟然黃鶴一去無音訊。

  方三郎忙著人打探,竟是柯家老爺子看低方家商賈門戶。

  方老爺子聞訊大怒,誓言要替女兒尋個官宦人家做婆家。

  隻是尋人家簡單,卻是難敵方二妹心裏美,方家父母又開明,做不出強迫女兒之事,隻好等候女兒自己回心轉意,婚事就此擱淺。

  卻說柯三爺被禁足,消息不通,紛爭不通,萬般無腦,隻好專心讀書,以待時機,等到他日躍龍門,再來個襄王會洛神。

  熟料八月秋闈,得意洋洋柯三少铩羽而歸,榜上無名。

  一家子意興闌珊,柯三少也覺臉上無光,從此不敢再提方家女,埋頭苦讀聖賢書。

  老話說得好,屋漏偏遇連陰雨,行船正遇打頭風。

  一向強健柯老爺子卻在這年初冬病倒,就此纏綿病榻,藥石罔效。隻拖過來春,拖過了秋下,整整病了一年,銀子化得嘩嘩響,湯藥喝了幾大缸,柯老爺子毫無起色。

  合不該,柯老爺子病倒隔年,恰逢旱災,千裏火燒火燎,開封府地麵莊家大都顆粒無收。

  這一年荒年熬下來,家中積蓄全無,一家子老小靠抵押土地過日子,苦熬饑荒。

  柯老爺子病倒,土地抵押要兌現,親友各自饑荒,朋友無人伸手,柯家眼見走入絕境。

  柯老夫人是個心思活絡之人,走至絕境,卻想起一位救星來,那就是傳言有萬兩壓箱銀子的方二姑娘。

  柯老夫人可是知道,柯老爺子雖然一口拒絕親事,柯三少卻一直跟方家三少有來往,估計跟方家姑娘未斷絕。遂傳來三少,私下問準了。柯三少任然鍾情方姑娘,而方家眼下卻正在替方姑娘張羅招親。

  柯老夫人果斷出手,請了朱仙鎮上最能言善辯媒婆去方家提親。

  方家老爺子原本製著氣,不予理睬,將媒婆打回。

  隻因方二妹情有獨鍾,方三公子方三夫人居中調和,方老爺三拒柯家媒婆之後,最終因為柯家族長臨門做寶山而鬆口許婚。

  方氏得償心願,帶著豐厚嫁妝走進柯家,就此開始了她苦樂年華。

  柯三少得償心願,自此兩得,名利雙收。

  柯老夫人更是夢裏笑醒。方氏帶來的雄厚家底,緩解了柯家危機,贖回了柯家土地。方家在汴京請了相熟的太醫替柯老爺子診病,柯老夫人沉屙漸起,又恢複了寄情山水愜意生活。

  尤其可柯三少爺,美人在抱,銀錢在握,從此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隻讀聖賢書,隻等他日鯉魚飛身躍龍門。

  正是其樂融融,得意洋洋乎。

  新婚的柯三爺,嬌妻在抱,滿足幸福充斥了心懷,隨著上酒樓開茶會,一擲千金成了習慣,娶妻之初的欣喜逐漸消弭。兼之,婚後方氏很快生產,隨即一心撲在孩子身上。

  再後來,方氏掌家,左右逢源上敬公婆,中和妯娌,周濟鄉裏,下養兒女,做的麵麵俱到,猶如一個領航人,指點江山,獨立特行。唯獨鮮少再跟柯三爺小兒心性,柯三爺相見妻子,總得等到夜深人靜,想要親熱一番,嬌妻卻直叫腰酸背痛,甚至於在丈夫愛撫之時半途酣睡。

  柯三爺失望透頂,對方氏那種期望悸動,一天天減弱。

  其後五年,方氏再無所出。

  更有其女瑤草,年滿了三歲,鮮少開口,後來說話,也是金口難開,更多時候是沉寡言,柯家上下猜測紛紛瑤草莫非癡傻啞巴。

  一時,方氏身患惡疾,血液有病的流言在柯家,甚至在柯家村慢慢流傳起來。隻是方氏一貫出手大方,憐貧惜弱,大家愛著情麵,沒有當麵難堪。

  柯三爺與妻子有感情基礎,對傳言半信半疑。又因方氏對柯家滿門盡心盡力,很是感激,縱然不滿,也並未生外心嫌棄妻女。

  隻是女兒不健康使他十分堵心,無兒傍身,讓柯三少覺得在家人同窗麵前低人一等,無法抬頭做人。

  說實話,柯三爺對女兒雖不及方氏盡心,卻還是喜歡的,畢竟自己親生骨肉。

  而且,柯三少也知道,瑤草不僅不傻,而且十分聰慧,所教東西,轉眼即會。隻是不愛說話,不會哄人,整天沉默,形同啞巴。若是男兒倒也罷了,隻是這沉默是金,並不適合女子,作為女子,這就是大缺陷。

  時光如水,緩緩馳過,消磨了柯三少方氏這對戀人的昔日情懷,彼此有了諸多不滿。

  方氏生不下兒子,被妯娌擠兌,被婆婆指責,被相鄰說嘴譏笑,偏偏丈夫不體諒,還要跟自己甩臉子,遂也使了性子,對丈夫不冷不熱起來,一心撲在女兒身上。

  這讓柯三少爺十分難堪,也心生怨懟,對方氏日漸冷淡,所餘不過相敬如冰,公事公辦。

  三房不和諧,被外人看在眼裏。大方王氏更是喜在心裏,上躥下跳,推波逐浪。

  一時間,上至柯老夫人,下至有意攪合的王氏,都對三房關注起來,急切起來,行動起來。

  王氏尤為積極熱衷,屢屢進言,暗中唆使柯三少,早作打算,早納妾室,以求子嗣。

  柯三少不是不意動,隻是礙於柯家祖訓,男子四十無後方才納妾。柯三少是有追求有理想之人,且不會做千夫所指之事。

  所以,柯三少納妾之事,隻是言語口頭,卻耽於行動,這讓王氏很不爽,很惱恨,很不甘。

  日光如梭,方氏私下吃了成車藥材,流下了成缸淚水,隻可憐,天不作美,她那肚子就是不見動靜。

  就在女兒瑤草逐漸恢複聰慧,方氏日漸歡顏的這年春上,柯三爺在當年秀才例行考核的前夕,邂逅了大嫂王氏表妹簡小燕,當然,事後柯三爺知道了,那並非邂逅,乃是人為鋪排。

  這一邂逅,便是天雷勾動地火,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柯三少不得不承認,方氏是美人。她有著飽滿鵝蛋臉,大而有神丹鳳眼,柳眉彎彎,永遠笑口常開,作風幹練,英姿颯爽。

  方氏美得大氣,美得逼人,美得火熱,讓人賞心悅目,心向往之。

  簡小燕卻是另一種美。

  一張的巴掌大瓜子臉,瘦削、蒼白、細膩。一雙不大不小杏仁眼,永遠水濛濛。見了人便臉色羞紅,七分嬌羞,三分怯懦,楚楚可憐。她體態纖細不盈握,走路顰顰婷婷,搖搖擺擺,似乎會隨時迎風飄去,恰似一株菟絲花。

  簡小燕並不十分美,她窈窕怯懦。與方氏的健美颯爽,是兩種大相徑庭之美。

  相較之下,簡小燕的柔弱,更能激起男人心底欲望,想將之納入羽下,替她遮風擋雨。而這種保護的欲望,柯三爺已經陌生很久了。

  方氏是那種不需要人保護,也可以自己生活得很好女人。她不僅不與人添麻煩,還把別人照顧的很好、很周到的賢惠女人。

  柯三爺子婚後,被方氏照顧的事無巨細,大事小事,家事外事,方氏無不安排的妥妥帖帖、周到細致。柯三爺無需擔憂,隻要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搖頭晃腦讀聖賢之書就好了。

  與方式成親七八年,他已經習慣了方氏的照顧,淡化了作為男人擔待與責任。

  簡小燕的柔情似水,菟絲花一般羸弱怯懦,成功激起了柯三爺蟄居心底英雄氣概。瞬間振奮柯三爺心弦,打動了柯三爺沉寂心扉。

  他蠢蠢欲動了。

  可是,女兒瑤草似乎有預感,自從簡小燕出現在柯三爺身邊,瑤草便如臨大敵。一向不親近自己的瑤草,大轉身成了一個纏人的小尾巴。他似乎生了千裏眼一般,無時不在。隻要簡小燕出現,不過瞬間,瑤草便會出現,然後成功破壞掉她們親近交談機會。

  柯三爺責備女兒,卻不敢跟女兒對視,女兒清淩淩的眼眸,似乎可以看穿自己內心的肮髒欲望。

  柯三爺隻覺得狼狽不堪,自此很少與女兒對視。

  正當柯三爺日思夜想,心如貓爪,坐立難安,潑墨抒情,正要熊熊燃燒之時。

  柯老夫人出麵了,方家三夫人出現了。

  這幾個可惱的女人,擰成一股繩,齊心合力共同針對柯三少心心念念的心上人。

  柯三少尚未出招。

  幾個女人已經重拳出擊,似乎隻在頃刻之間,情勢完全反轉。

  在柯三少眼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美人簡小燕,竟然成了掃帚星,災星,命中孤寡,敗家敗兒。

  柯三爺聞訊,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王氏告訴柯三爺,這些都是方氏隻手遮天,為了鏟除簡小燕所設陰謀。

  柯三爺被欲望燒廢了腦子,對那個曾經豪爽多情的妻子心生了怨懟與憤慨。後悔自己識人不明。

  原來,這個女人不豪爽,不灑脫,不賢惠,不超凡脫俗,不以丈夫為天。

  原來,她並非出於汙泥而不染蓮花,不是商賈中脫出的珍珠。她依然隻是個出身商賈,精於算計,市儈俗氣,心胸狹窄,心狠手辣的女人。

  竟然為了打擊報複自己心上人,無所不用其極。

  隻可惜,這一切在柯老夫人嚴重,神聖不可褻瀆,她迅速做出反應,剔除簡曉燕,不容柯三少置否。

  柯三少痛心失望,憤慨莫名。隻可惜,方氏挺胸大肚,柯三少縱有不滿也不敢擅自出口。

  瑤草、方家三夫人、柯老夫人,目標一致,共同對敵,虎視眈眈。

  柯三爺獨木難支,莫可奈何。唯有書生意氣,紙上談兵,聲情並茂,安慰夢中情人:“且先回去,容後設法。”

  可是緊著的事情已經超出了柯三爺控製,妻子一舉得男,且是一胎雙棒,喜悅充滿了可三少爺心懷。

  柯三爺登皇榜,官派京縣縣令。

  走出了柯家村柯三爺知道,這一切都是托了妻子福氣,他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他對相濡以沫的妻子有了愧疚,心生感激,滿腦子蠢蠢欲動精蟲,終於暫時回歸原位。

  做官後的柯三爺發覺,方氏的卻是個賢妻良母,不僅出嫁有道,生財有房,而且周旋於官太太圈子遊刃有餘。

  女兒瑤草越發出挑能幹,幫扶母親持家教弟,有條不紊,將家園打理的井井有條。

  柯三爺在妻女幫扶下,生活愜意,官場得意。

  可是,簡小燕引發騷動,卻在柯三爺心頭留下深深刻痕。那被迫飛去簡小燕,就似一顆朱砂痣長在柯三少的心口,時不時紅豔豔出現在眼前心頭。

  午夜夢回,柯三爺不是不遺憾。

  隻是此刻的柯三爺已經不敢再冒大不為了。

  當初王氏慫恿自己納妾的借口,如今已經不複存在。簡小燕對與柯三爺隻能是午夜曇花了。

  就在柯三爺捂住那可朱砂痣黯然銷魂時刻,柯家村消息傳來,簡小燕與柯大爺勾搭成奸,珠胎暗結。

  柯三爺震驚了,失望了,覺得自己被欺騙了,被愚弄了。

  原來自己心心念念,恨不得捧在手心裏嗬護的聖女,竟然是一個喪德敗行,人盡可夫女人。

  尤其是這個男人竟然是自己嫡親大哥,這讓柯三爺覺得惡心嘔吐,難堪至極。

  尤其這個女人竟然挑唆大哥拋棄妻子,忤逆雙親。

  柯三爺憤怒了。

  他憋著一股怒氣,完美執行了柯老夫人指示,帶著官兵,將柯大爺拘押回家。

  隨後柯家大房的家無寧日,終至最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柯大爺也稱遊魂孤鬼,行屍走肉。

  柯三爺慶幸了。

  幸虧當初有瑤草時時警醒自己,有賢妻阻止敗家女子入門,否則,今日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行屍走肉就是自己了。

  自此後,柯三爺擦掉了心頭那可朱砂痣,將妻子兒女,社稷大事裝在心頭。對那些鶯鶯燕燕隻覺得厭惡,每有人送,並將之統統交由妻女處置。

  柯三爺下定決心要做個好丈夫、好父親、好父母官。

  一切都很順利,可是,柯三爺想做回女兒瑤草的好父親,卻十分失敗。

  有了瑤玉‘珠玉’在前,柯三爺再看女兒瑤草,越發能幹精明,善良正直,白看不厭,越看越喜。後悔當初不該放任母親縱容瑤玉欺壓瑤草。也不該在眾人都雲女兒癡傻之時,裝聾作啞,不為之正名撐腰擔當。

  他想補償女兒。

  隻可惜,此刻回頭,似乎晚矣。

  對於女兒瑤草,柯三爺內心十分糾結。這個女兒對待他,永遠隻是規規矩矩,禮儀謙謙。骨子裏卻疏離得很,客氣得很。就像對待客人,對待陌生人。

  柯三爺見過女兒笑牽妻子衣袖撒嬌小模樣,也見過女兒用那種溫情脈脈、寵溺目光注視她三個弟弟。對柯老爺子,瑤草則是崇拜儒慕眼神。她會在逛集市,逢年過節,給弟弟,給祖父準備貼心的禮物。甚至熬更受夜,通宵忙碌,隻是為了給弟弟,給祖父趕製一件貼身衣衫,鞋襪。

  瑤草對弟弟,對母親,對祖父,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時時惦記,刻在心頭。

  可是,無論何時,瑤草隻要一對上自己,眼睛就會清凜凜,疏離無情,古井無波。偶爾染上情緒,也是一種糾結迷蒙眼神。

  總之沒有半分閨閣女兒對父親的儒慕。

  這讓柯三爺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到底何時,因為何事,跟這嫡親女兒成了這樣了?

  柯三爺曾經幾次嚐試,想要改觀婦女關係,無奈,瑤草總是那個樣子,眼眸裏不僅不欣喜,反而更加疑惑迷蒙清冷。致使柯三爺心情一次比一次冷。最後,終於放棄。失望的柯三爺索性板起臉來,做起了嚴父。

  這一來,倒和諧多了。

  黑臉嚴父,方正沉默女兒,正好相配。

  柯三爺不再把女兒當小孩,再看女兒行為舉止,越發滿足驕傲。

  尤其柯三爺受了王氏連累遭遇貶官,瑤草所表現那份鎮定,那份自信,那份隨遇而安的韌性,無不叫柯三爺滿意驕傲。

  覺得,這才是柯家女兒。

  父女合謀,設計鏟除簡小燕,更是彰顯了瑤草的機敏,心思縝密。

  反觀瑤玉,越發叫人不堪。

  瑤草依舊對父親疏離客氣,柯三爺卻對女兒疼愛尤佳,與妻子一般,視女兒若珍寶。

  世家公子楚景春與寒門子弟趙棲梧雙雙有意瑤草,柯三爺毫不猶豫與妻子一致選擇了門楣低更能把握趙家,為的就是娘家勢大,免得女兒受欺壓。

  當然,柯三爺不喜歡楚景春,還有另外來那個個原因,一為他是孤鸞星,即便誤傳,遠離總無害處。二為嫌他歲數大,自己女兒尚未及笄,乃是花蕊蕊花枝一般,楚景春比女兒大了七八歲,倒想老牛吃嫩草,門也沒有啊。

  到後來,事情似乎又不受人力控製了。

  趙家竟是皇親國戚。為免得女兒遭受無妄之災,脫離豪門恩怨爭鬥,柯三爺早一次毫不猶豫做了對女兒最有利地選擇,低調再低調。

  不想楊家不是東西,聯合衛家宋家,陰謀陷害,擠兌的自己父女們差點走投無路。

  倒給了楚景春以可乘之機。

  楚景春這小子也算是有毒氣,有擔待。竟然因勢利導,將衛家鏟除,將楊家弄了個灰頭土臉,柯三爺自己也沾光高升一級。

  柯三爺不想讓人覺得自己靠了裙帶關係,拒絕楚景春三次冰媒。楚景春尤不死心,竟然借酒撒風,另辟蹊徑,迫使自己不得不許婚與他。

  雖說,柯三爺被逼許婚,內心窩火,其實,心底對楚景春這份執著堅持,很有好感。至少女兒嫁給這樣有擔待之人,不會受人欺負。楚家門風有口皆碑。

  柯三爺滿意的同時,又覺得自己泰山大人的麵子受到傷害,女婿不但是自己同年,還壓在自己頭上中了探花,實在不甘心。

  柯三爺決心擺足老丈人架子。拖延婚期。

  不想楚景春竟然再出損招,聯合皇帝詐騙自己。

  柯三爺又恨又愛,不得不妥協。

  說實話,心底卻甚歡樂。

  送妝奩之時,竟然發生了那樣傷天害理的事情,尤其不能容忍者,始作俑者竟是瑤玉。

  柯三爺震驚痛心之餘,忽然大徹大悟,怪不得妻子女兒一致厭惡大方母女簡曉燕,原來果真是恨之有因,厭之有理。

  柯三爺在震驚之餘,感歎妻子女兒識人之明。這一次,柯三爺完全站在妻女一邊,他第一次,對母親感到不滿,感到失望。可是母親以死要挾,柯三爺再一次妥協,卻也拋出了底線,瑤玉必須入家庵,剃度修行。

  母子因此第一次有了隔閡。彼此不讓步,拖至今日。

  這一夜,柯三爺夜不能寐,夢中驚見因此所說竟成了事實,就連自己也沒幸免。

  及至柯老夫人康複,母子再一次深談,不知何故,柯老夫人這一次對兒子妥協了,答應盡快送瑤玉返鄉剃度。

  熟料,變故再生,方氏再雲瑤玉下作行徑,柯三爺徹夜難眠,他想起了瑤草警告,自己夢境,為了家族,為了榮譽,柯三爺腦海中出現一個血淋淋字:“死!”

  結果,瑤玉心滿意足去了。

  瑤玉飛升夜晚,柯三爺在禦河邊將一包白色粉末侵入河中。

  “別怪三叔,且修來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