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夏收開始了
作者:素曰      更新:2021-11-03 20:00      字數:2152
  夏收,就這樣開始了。

  整個公社都開始熱火朝天的忙碌了起來。

  不管是男女老幼,也加入到這搶收,搶種的隊伍當中。

  這年月不管是多大的年紀,隻要你還能夠動彈。

  都能夠給你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六歲的孩子們,可以下地,去撿地上掉下來的稻穗。

  都會給一定的工分,老人,青壯年,孩子們,都會有製定一個標準的工分來。

  計劃經濟時代,農村裏麵的口糧和城裏麵不一樣。

  農村裏麵不管是大人也好,剛剛出生的嬰兒也罷。

  這每年口糧三百斤。

  想要賺取更多的口糧,那就是按照工分來計算。

  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糧食產量低的地方,一個工就隻能夠分到一斤的糧食。

  糧食產量多的地方,一般來說一個工,能夠分到一斤二兩左右的糧食。

  現如今農村一個壯勞力,一般一年忙活下來三千出頭的工分。

  加上國家定的口糧,基本上也都能夠掙到六七百斤的口糧。

  不過如今這年代,因為肚子裏麵沒有油水。

  像是六七百多斤的口糧,很難讓一個壯勞力吃飽肚子。

  這也就催生了,年輕的小兩口拚命生孩子的根本原因。

  你家要是有六七個壯勞力。

  和六七個孩子相比的話。

  有六七個年幼孩子的夫妻倆。

  小日子過得絕對比你家六七口壯勞力滋潤多了。

  而且每年都能夠多餘的糧食,省下來。

  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一年可能會吃完三百斤的糧食嗎?

  孩子吃不完,這糧食自然是落到了大人的嘴裏麵。

  收割前的一天,鎮子裏麵來人,通知了公社裏麵。

  當成周茂勳就安排了兩輛牛車,去了鎮子上麵,拉了六大包的玉米種子回來。

  一袋子兩百斤,六袋子一千二百斤。

  鎮子上麵新來的鎮子,也知道今年他們這邊的情況。

  所以從外地弄來一大批的玉米種子。

  平均分配到鎮子的各大公社當中。

  讓周茂勳微微有些鬱悶,明明是他提議出來的,可是結果倒好,最後就到手六袋子的玉米。

  要知道青山公社的耕田差不多在七千畝不到這個樣子。

  一千二百斤的玉米,也不過隻能夠耕種三百多畝而已。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除掉大河周邊公社情況稍微好一些。

  像是其他公社現如今和青山公社相差不是很大。

  他們公社的人是人,難道其他公社的人不是人了?

  不過小溪周邊的水田,倒是能夠栽種一些水稻,但是麵積也是十分的有限。

  估計加在一起,恐怕連一百畝都沒有。

  水不到,根本就不敢大麵積的耕種。

  現在水田裏麵,基本上都幹旱了。

  依照現如今的天氣,估計用不了多少天的時間。

  水田將會被曬成一道道裂縫起來。

  整個公社都參加到了搶收當中。

  顧杉月是沒有上工,為了賺那一兩毛錢。

  頂著這麽熱的天氣,去田地裏麵收割,除非真是腦門被夾住了。

  而且稻草這東西,弄到身上也是奇癢無比。

  夏季的收割,因為天氣太過於炎熱。

  基本上也都是一早四點鍾就開始下地。

  等到九點半,十點鍾的樣子,然後就下工。

  下午的也都是三點多鍾,一直會忙到天色徹底黑下來。

  就算是體質再好的,那也很難扛得住在太陽下操勞一整天的時間。

  周茂勳也參加了村子裏麵的勞作,雙搶剛剛開始,暫時還用不著他主持工作。

  這些工作,都會各個生產小隊的隊長來做。

  到時候進行統計一下。

  陳桂芳老兩口,也加入到搶收的大軍當中。

  顧杉月呢,也就是收割的第一天。

  去了公社裏麵逛一逛。

  趁著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將如今這年代農忙的珍惜畫麵,給拍攝下來。

  剩下來的時間,就去了大山裏麵。

  想要找一找看看,有沒有變異的植物。

  可是將大山逛了一個遍,兔子野雞野鹿倒是打了不少。

  可是連一株變異植物的影子都沒有。

  因為今年天氣確實比較炎熱。

  顧杉月也將空間裏麵一個小冷櫃給拿了出來。

  給周茂勳冰一些綠豆湯,西瓜和啤酒。

  反正她是感覺不出來氣溫有什麽變化。

  這點溫度,她身體會自動進行調整到最舒服的溫度上麵。

  也是看到了周茂勳的爹,在忙碌一早上過後。

  坐在門口大口喘息,她才拿了出來。

  周茂勳倒是讓老兩口別上工了。

  可是老兩口不樂意。

  農村裏麵的人,這年代也就是流傳著一句老話。

  什麽時候兩腿一蹬,不能動彈了,閉上眼睛了,那個時候才真正到了享福的時候。

  而且他們老兩口年紀也不是很大。

  這要是不上工的話,村子裏麵也會說閑話。

  別說這年月的農村老人,就是現代農村裏麵那些七八十的農村老人。

  還不是依舊在田地裏麵忙活著。

  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隻想要忙點是一點。

  起碼也能夠給子女減少一點壓力。

  先從靠河這邊的田地開始收割。

  收割完過後,立馬就有人開始牽著牛,將這裏水田給翻耕出來。

  連夜就開始安排一些人,將秧苗給插下去。

  晚上的氣溫有些低,水不多,也是希望這些秧苗能夠早點成活。

  因為這年月的耕牛,對於每個公社來說都是嚴重不足。

  所以一些人搶著收割,搶著捆稻把。

  將稻穀挑到打穀場。

  打穀場基本上都交給一群女人們。

  踩著腳踏板的打穀機,將稻穗上麵的稻子給打下來。

  腳動的打穀機,也就是安裝了一個皮袋子,一隻腳上下踩踏著,將打穀機打穀的輪子轉動起來。

  顧杉月試了一下,若是常人來踩的話。

  這踩上一天的時間,也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些人,就開始進行將收割的田地,開始進行翻耕起來。

  牛雖說是動物,但是耕地這樣的體力活。

  它也知道累。

  而且如今這年月,牛對於農家來說,比人都要重要。

  它可是農村最重要的主要勞動力,而且還是沒有辦法進行替代的。

  所以公社水牛黃牛不足的情況,壯勞力們就拿著釘耙,在田地裏麵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