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幸運符 (二合一章)
作者:當年煙火      更新:2021-08-30 01:51      字數:5611
  靈眼術之下,這些寶物的煞氣多寡,意誌氣息,精神氣息,全都在他眼中一目了然。

  自然能夠判斷出,這些寶物的鑒定難以程度。

  想了想,幹脆決定將寶物都給鑒定了。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對這些寶物的作用,有一個更為細致的了解,而且還能夠獲得鑒寶獎勵。

  法器的品階,可要比普通玉器等物要高得多,想來獎勵也決計差不了。

  首先,陳少君就將目光落在了錢老道士的那一個圓環之上。

  沒有將那五個禁靈石找到,陳少君心中總有些不安,自然想要通過對方所持有的這圓環的鑒寶畫麵,一窺究竟。

  這圓環,通體橘紅,海碗大小,上麵密布著一個個符文,拿在手中,卻又顯得十分光滑。

  圓環別看隻是小小一圈,但重量其實不小,從高處落在地上,直接就可以砸出一個淺坑。

  靈眼術掃過之後,很容易看出,這圓環中的煞氣其實並不多。

  真正難纏的,乃是圓環之中,一股糾纏極深的精神意誌氣息。

  若是陳少君沒猜錯的話,那應該就是錢老道士祭煉這一法寶之後,所留下的精神印記。

  這種精神印記,可要比普通武者附著於兵器之上的意誌氣息,要難纏的多,與法器本身的糾纏,也更深。

  因為,武者兵器之上的意誌氣息,隻是沾染,是長年累月下來的一種痕跡。

  而法器之上的精神印記,卻是對方主動祭煉之後,所留下的印記,與法器本身,交感糾纏,就算不能做到融合唯一,也是你中有我。

  祛除起來,自然就更為艱難。

  需要朝奉對於自己的精神控製,達到一個極為精深,細致的程度才行。

  好在這對已經達到了朝奉大師圓滿的陳少君來說,問題不大。

  而後,陳少君手中抓著三枚銅錢,往前一甩。

  很快,銅錢落地。

  占卜之術施展而出。

  卦象成型,吉~!

  對此,陳少君毫不意外。

  神望之術隨之施展而出。

  如今的陳少君,精神力之浩瀚,早就超過了神望之術圓滿之時,精神力延伸覆蓋,足可探出四丈。

  是以,當他的精神力幅散開來的刹那。

  周圍的空氣都微微震動,落在那圓環之上,更好似水潑火苗,幾乎刹那間,就將其中纏繞的煞氣湮滅。

  不過,這圓環之中的煞氣,早就不是鑒定這一寶物的關鍵,其中屬於錢老道士的精神印記才是。

  陳少君的精神力小心翼翼的探出,在碰觸到對方的精神印記的刹那,就感覺到了一股強烈的抗拒之力。

  這股精神印記在抗拒的同時,更本能中將整個圓環法器給驅使了開來。

  上麵流光一閃,立即就有一股靈能匯聚,化作一道青光,向著陳少君狠狠的衝去。

  “垂死掙紮而已。”

  陳少君手持斷煞尺,往前一拍,這一道青光就隨之,就被拍碎。

  而後,陳少君的精神力就徹底覆蓋在那精神印記之上,一點一點將之祛除,磨滅。

  一息,兩息,三息……

  兩股精神力相互消磨,直至一方寂滅……

  誠然,法器之上的精神印記,比之一般的煞氣更為難纏許多,但畢竟是無根之萍,兼之陳少君的精神力實際上也要勝過錢老道士許多,是以很快,對方的精神印記,就被他徹底祛除,覆滅。

  瞬間,他就感覺到心神一鬆。

  從這圓環法器之上,感覺到了一股通透之意。

  如此,鑒寶完成。

  通靈寶鑒,追根尋源。

  一幅幅有關這一圓環的鑒寶畫麵,就隨之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錢明出身商人之家,小有資產。

  於是在他年幼之時,就被父親送入道學宮之中學習。

  數年道學宮的學習生涯,固然讓他對於一些道法修行常識,有一定的了解,但他本身的資質不佳,加上道學宮內所教導的,都是十分基礎的功法。

  是以他進步有限。

  十五歲之時,就不得不認命,從道學宮內退學,接管自家生意。

  隻是,作為在道學宮內,見識過法術的神奇,修行的奧秘,知道道家高人,可踏劍飛行,延年益壽的他,自然不甘於成為一介凡人。

  二十歲之時,他在一次押送貨物之時,意外碰到了一個遊方道士,自稱長春道人,想要與他們順道趕往他們的押送貨物的目的地。

  錢明本就苦悶自己修道之路即將斷絕,確認對方乃是真正掌握修行之道的道法修士之後,立即上了心。

  一路上,不僅將對方捧為上賓,更小心伺候,鞍前馬後。

  路途中,見識到對方修煉的情景之後,那可沉寂的心,更是變得熱切了起來。

  於是,在即將到達目的前一天,他直接找到長春道人,與他攤牌,表示自己想要拜對方為師,跟隨對方學習道法。

  隻是,那長春道人自己本身其實也是個散修出身,偶然機緣之下,才踏上了這條路,自己都修不明白,當然不願意去教導弟子,誤人子弟。

  因此,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但錢明不死心,多次求教無果,頓時就生出了歹意。

  直接就在當天夜裏,趁著長春道人修行之時,喊了幾個陪同他押送貨物的鏢師好手,對他動手。

  長春道人的實力,其實不弱,已經達到了凝元境後期層次,加上幾首精妙的法術,威力不小。

  但那些鏢師能在外行走,本身也不是弱者,其中更不乏實力達到了氣海境層次的武林高手,近身之下,殺傷力更是驚人。

  幾人聯手的情況下,長春道人終究抵擋不住,命喪黃泉。

  於是,這長春道人身上的諸多修行寶物,就隨之落在了錢明的手中。

  其中,不僅包括他所修行的道家功法,長春功和他身上常使的圓環法器,圓光圈。

  “所以,這錢明之所以能夠踏上修行之路,其實因為殺人奪寶,奪了長春道人的功法和法寶的緣故?”

  陳少君眨巴眼,臉上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

  之前,那錢明錢老道士還絮絮叨叨,跟他訴苦,說自己七歲入道學宮學藝,苦修八年毫無寸果,二十歲之時,因為意外遇到一個遊方道士,苦求多時才得到對方傳授修行之法,開始正式修煉……他當時其實還真信了。

  結果,他遇到那遊方道士確實為真,可卻並不是拜師學藝,才開始了修行之路,而是殺人奪寶,從對方屍體之上,撿到了修行之法,這才開始了修行……

  獲得長春功之後,錢明終於開始了修行。

  但他的資質,確實十分普通。

  加上道法修行,若是沒有各種修行資源輔助,進境將十分之慢。

  錢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多大進步。

  家中大量銀子,也都作為他的修行資糧,消耗掉了。

  如此,他家道中落,父母死去之後,就走上了長春道人的老路,成為一介散修。

  一次意外,與一戒和尚結識,雙方都是散修出身,因為修行資源,進境緩慢,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對其他散修下手。

  兩人聯手之下,很少有失手的情況。

  偶然接到修士交流會的邀請之後,兩人更是無往而不利,借助這場修士交流會,挑選目標,先後斬殺了數位散修。

  其中,就包括修士交流會的發起人之一,慶賀先生。

  “額?慶賀先生也死了?

  死在了一戒和尚和錢老道士的手中?

  而且時間就在兩個月之前?”

  陳少君眨巴眼,突然感覺到有些荒謬,也有些慶幸。

  還好,還好朱清等人都還不清楚這一消息,不然他今日想要參與這修士交流會,還真沒那麽容易,反而因為拿出了慶賀先生的介紹文書,會被懷疑,是自己出手謀害了對方。

  “也難怪,一戒和尚和錢老道士,這一次會將目標放在我的身上了。

  慶賀先生已經死了兩個月了,而且還是出自兩人之手。

  結果這一次,我卻將對方的介紹文書拿了出來,兩人心中有鬼的情況下,當然生怕惹出什麽事端來。”

  陳少君結合前後信息,很快猜出了他們的動機。

  另外,鑒寶畫麵中,同樣顯露出了錢明錢老道士機緣遇到了那前輩修士洞府,獲得七個禁靈石的過程,還有藏匿禁靈石的所在之地。

  眼見於此,陳少君這才長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興奮之色。

  “剩下的五枚禁靈石,果然是被錢老道士給藏起來了。

  而且除了禁靈石之外,那藏匿之地中,還有許多錢老道士多年來的寶物和收藏。”

  錢明出身商人之家,家中所經營的,乃是書畫生意。

  固然家道中落,很多都被他變賣,化作了他的修行資糧,但還是有很多東西,作價不高,因此留存了下來,被他藏在了自家寶庫之中。

  加上後來他開始走上殺人奪寶,打家劫舍之路,錢財開始富裕,他也有重開家族產業的打算,很是收購了一些書畫典籍,是以那寶庫之中,東西不少。

  “那一地方隱蔽,錢老道士身邊也沒什麽人,我隻需要找一個何時的時間,過去取了就是。

  那些東西,可全都要歸我所有。”

  陳少君嘀咕著,徹底放鬆了下來。

  那些字畫典籍倒還罷了,他處理起來其實也麻煩。

  但那五個禁靈石,可是能夠實實在在提升他實力的好東西,他當然十分在意。

  如此,鑒寶畫麵結束。

  通靈寶鑒,判級定品。

  寶級中品。

  獎勵,幸運符。

  “嗯?幸運符?

  這是能夠直接增加自己運氣的靈符?”

  陳少君心中一怔,連忙看向了自己手中的靈符。

  外表與其他符籙,看起來沒什麽不同,隻是其中好似有一股特殊的氣機在醞釀著,隻要被法力一驅使,立即就能夠發揮出作用來。

  “好東西。

  這幸運符絕對是好東西。

  這符籙一旦發揮出作用,好運自然來。

  走在路上,就可能撿到銀子,做什麽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若是有人拋繡球,那繡球幾乎必然會落在自己的頭上,遇到生死危機,也能夠借此化險為夷……”

  陳少君目光閃爍,心中一陣暢想。

  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了這幸運符對他來說,最為合適使用的時機。

  那就是鑒寶之時。

  撿銀子,拋繡球什麽的,對他來說毫無意義。

  地麵上的銀子再多,能有一百兩嗎?

  繡球落在自己的頭上,可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那拋繡球的小姐,能是正經人家嗎?這方世界講究的,可是門當戶對,哪裏會願意將自家女兒,隨意找人許配?

  除非,德行有虧,或者長相極醜……

  搖了搖頭。

  陳少君還是覺得,這幸運符用在自己鑒寶之時,才是最為合適的。

  鑒寶獎勵的東西,雖然大部分對他來說用處不大,但那隻是因為他所鑒定的寶物,品階較低的緣故。

  若是他鑒定的,乃是那些品階較高之物,一般給出的獎勵,可也絕對不會讓他失望。

  而且,就算是品階較低的寶物的獎勵,數量一多,比如十連抽之時,可也往往會獲得一定的功德金光獎勵,這東西陳少君可不嫌多。

  想到這裏,他更期待了。

  決定等到什麽時候,鑒定某個品階較高的寶物之時,就將這幸運符拿出來使用。

  至於此時?

  陳少君表示這些法器雖然不錯,但品階還是太低一些,難以發揮出這幸運符的最大作用。

  隨後,陳少君就將落在了第二件寶物之上。

  這一次他鑒定的,乃是一戒和尚手中的那個禪杖。

  這禪杖,同樣是中品法器層次,重量不小,足有兩百多斤,顯然才智不凡,上麵還有一個個佛像,佛像邊上則纏著一個個金環。

  靈眼術落在其中,狀況與陳少君剛才鑒定的錢老道士手中的圓環差不多,煞氣不重,真正難纏的乃是其中屬於一戒和尚的精神印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禪杖之上,除了一戒和尚的精神印記之外,他還發現了一股不弱的意誌氣息。

  隻不過兩者之間,竟像是形成了一種默契一般,互不幹擾,也互不影響。

  “這意誌氣息,怎麽有點像是被武者驅使過之後,所留存下來的?”

  陳少君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

  不過,他很快就不太在意了。

  一切結果如何,鑒寶之後,自然就見分曉了。

  於是,他隨手灑出銅幣。

  占卜之術施展而出。

  很快,銅幣落地,卦象生成。

  沒有意外。

  吉!

  陳少君隨即就使出神望之術,開始正式鑒寶。

  精神力彌散,迅速就將禪杖覆蓋了過去。

  滋滋滋……

  煞氣生煙,化作無形。

  精神力隨即就落在了那一戒和尚的精神印記和那股意誌氣息之上了。

  嗤~!

  一道風刃,化作流光,迅速向著陳少君衝來。

  與此同時,更有一道特殊的勁力,也在此時,無聲無息的向他席卷而來。

  陳少君臉色不便,手中斷煞尺接連打出,兩道攻擊根本沒能對他造成絲毫威脅,就被他化解了開來。

  這也就是他,實力非凡,道法修為方麵,三年法力道行,其實已經不弱於一般的築道境修士,加上氣海境第六重的武道修為,麵對這樣的攻擊,自然十分輕鬆。

  若是普通朝奉,甚至是朝奉大師的話,沒有對應的武力,麵對這兩道攻擊,就隻能憑借著精神力死扛。

  精神力化解,當然可行,但效果的話,就自然沒有憑實力化解,更為輕鬆方便了。

  而且對精神力消耗極大,兼之又是在鑒寶的關鍵時刻,那精神印記和意誌氣息可同樣難纏至極……一個不好,就會反噬,傷及精神。

  精神受創的危害,可絕不比煞氣入體來的小,甚至更為嚴重一些。

  畢竟,煞氣入體,還能請高手出手幫忙化解,可精神受創,就隻能修養,或者請道家丹師,煉製靈丹治療了。

  隨後,陳少君的精神力就不斷對那精神印記和意誌氣息衝刷了開來,化作磨盤,祛除研磨。

  一息,兩息,三息……

  滋滋滋……

  兩股,三股精神氣息衝撞之下,好似天地兩邊,熊熊烈火相互碰撞,發出了劇烈的聲響。

  足足七息過後。

  陳少君的精神力量,才將禪杖之上的精神印記和意誌氣息,生生磨滅。

  如此,鑒寶完成。

  鑒寶畫麵,隨即顯露而出。

  一戒和尚,有個師傅,名為金德,金德的師傅,名為伽仁。

  這伽仁和尚,本身並不是佛家修士,而是一個武僧。

  乃是三百年錢,因為參與奪嫡之戰,從而被朝廷覆滅的被朝廷覆滅的大佛山大佛寺弟子。

  當然,那時候他實力低微,並不引人注意,這才僥幸逃過一劫。

  隻是與大多數大佛寺弟子並入其他佛家宗門不同,伽仁和尚因為實力低微,加上隻是一介武僧,並不被其他佛家宗門接受。

  如此,流落江湖。

  伽仁和尚,在大佛寺覆滅之時,固然實力低微,但畢竟是得到了頂級佛宗大佛寺的傳承,基礎紮實,在闖蕩江湖之時,實力漸漸提升,竟晉升為了先天之境。

  先天境武者,可活一百五十歲。

  而伽仁和尚,最後卻無病無災,活了一百七十歲。

  這伽仁和尚,當初離開大佛寺之時,其實也卷走了許多東西。

  其中就包括一些修行典籍,其中不僅包含武功,還有一些佛門修行典籍。

  因為修行資質的緣故,他修不了佛門功法,但卻能夠收徒傳授,於是在晚年之時,他先後收了七個弟子。

  三個學武,四個學的是佛法。

  隻是,他自己都沒學過佛法,四個弟子即便修行資質不弱,最後成就有限,反而死在了他麵前。

  剩下的三個學武的武僧,因為他的悉心教導,一個個實力不弱。

  其中他認為最有出息的,正是一戒和尚的師傅,金德。

  於是他將自身早期使用的武器禪杖,交給了對方,然後就圓寂在了寺廟之中。

  金德和尚,倒是沒有辜負伽仁和尚的期望,實力一路提升,很快就達到了氣海境巔峰。

  隻是,當時的他們,也並不是沒有敵人。

  金德和尚在一場戰鬥之中,受了重傷,頓時失去了晉升先天的可能,於是他轉而一心開始傳授弟子。

  廣收門徒,自然也包括那佛法傳承。

  一戒和尚,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他收入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