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黛玉救夫(上)ii.
作者:泱上雲逐      更新:2021-08-24 07:35      字數:2100
  “太太別的的話黛玉不敢辯解,我隻想盡快救夫君出來,隻是苦於沒有辦法。”說話間,林黛玉那原本如秋水一般清澈純淨的眸子裏驀然變得晦暗起來,就好似那筆洗中驟然暈開的墨,彷徨而無措,憂愁而悲戚。

  經過和婆婆石夫人這些日子的相處,黛玉也意識到石夫人是個相當強勢的人,尤其是今兒當著那麽多人的麵重重的打了王鸞一巴掌,這讓黛玉震撼之餘更添畏懼,所以此刻不得不小心侍奉婆婆。

  “疏影!你領著她們全部出去!”石夫人的目光一一掃過每一個丫鬟的麵孔,最後停留在了自己的貼身丫鬟疏影身上,喝命道。

  疏影忙答應了一聲,隨之趁著轉身的瞬間,拽了拽妹妹清影的袖子,示意後者不要發愣,趕緊應命行事。

  很快,屋裏便是一空,隻剩下婆媳二人,一坐一立。

  黛玉手中仍舊捧著那一盞未被接受的茶,而石夫人則是麵無表情的細細打量著這個兒媳,就好似第一次相見一般。

  從如漆如墨般烏真真的頭發到恰似桃花粉中帶白的臉蛋,再到脖頸,繼而是纖巧輕盈的身段,自上而下,然後是端茶的一對葇荑,最後又回到了婆娑朦朧的淚眼上。

  黛玉心裏不由的慌亂起來,不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然而耳邊傳來的卻是婆婆的一歎,隻聽石夫人問道:“攸兒因何被抓?”

  黛玉搖了搖頭,回道:“我和姐姐到宮門後不久,他們就從宮裏出來要將夫君給抓去,至於罪名也沒說。我當時出聲相阻並要下車,可卻被姐姐攔住了,隻因那些人還要上前抓我們。”

  “還要抓你們?!”石夫人頗感驚訝,心也隨之沉了下去。按照本朝律法,在官員沒被定罪前,其家眷除不能隨意走動外,無需一同論處議罪。當然這其中還得排除一個特殊情況,那便是謀逆!

  抓而未抓,這表明宮裏那位對王氏一門是一次敲打,但同時也暗示了天子對老爺王子騰早已有了猜忌之心,恰恰還應了王攸那句天子之劍懸於頭頂,凡有異動,立時就是萬劫不複的話。

  “夫君怕那些人傷著我們,便和對麵起了衝突,一瞬間場麵就亂了起來!等再安穩下來後,夫君已經被他們帶走了。”林黛玉見石夫人神色恍惚,不免亦覺得難過,可又不知如何勸慰。

  石夫人這次接過了黛玉手中的茶,借著喝茶的空檔掩飾下心中的驚駭。

  謀逆!

  一旦被坐實這樣的罪名,那麽勢必抄家滅族,絕無僥幸可言,當年義忠親王府上的事就是前車之鑒!

  林黛玉沒再出聲,隻是屏氣凝神的站在原地,生怕驚擾了婆婆的思慮,就連原本心中的那股畏懼感也緩緩消失。

  一盞茶用盡,石夫人將空了的茶盞擱置在案幾上,抬頭望向黛玉,問道:“你和攸兒近日圓房了沒?”

  麵對這出乎意料的一問,林黛玉有些發怔,可也沒做以往的小女兒姿態,切實回道:“還沒。”

  石夫人似乎早已預料,淡然一笑,好似看透了一般說道:“你和攸兒成婚雖不足兩月,可你畢竟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更是我們這一房的長媳,倘或那柄劍真的斬下,你可知道自己的下場?那日你也在場,我想他的那些話你不會不明白是什麽意思吧。”

  黛玉很快意識到了什麽,焦急道:“母親,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實在不行,你讓我回去求外祖母!”

  石夫人不想太過打擊黛玉,於是旁敲側擊的寬慰道,“我們終究不是男子,能做的很有限,不過你也不要憂慮太深,眼下我們平安無事,那就代表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

  聰敏的黛玉怎會理解不了婆婆的言外之意,如果換成往常,她肯定會為了讓石夫人安心而選擇接受事實,從而點頭稱是。

  可這一次,她不能妥協,隻因被抓的是王攸,是她的夫君。哪怕真的如石夫人所說會劍落,那她也願意和王攸呆在一塊兒,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苦苦等待,亦或者說是坐以待斃,這是有違她本心的。

  “母親,我想明日五更時分跟隨您一道進宮入朝隨班!”林黛玉的目光變得堅毅起來,釋疑道:“夫君他此刻身陷囹圄,我作為妻子無法做到坐視不管。哪怕有限,我也要去做,要代夫君向上天求得一個答案,就算真的到了那事不可為的絕境,我也不後悔,既不能同生,那便共死!”

  說罷,黛玉便朝著石夫人跪了下來,請求道:“還請太太答應了才好!我心裏明白您說的轉圜的餘地指的是什麽,也清楚您打姐姐那一下的真實用意。可是我不能賭,因為我隻剩下夫君一人,我隻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夫君的處境越是危險。”

  “你這孩子......”石夫人內心頗受感觸,說真的,她是萬萬沒想到這個外表柔弱的林丫頭,內心竟然是這般剛烈。當即起身將黛玉攙扶了起來,順便摟她入懷,不斷安撫著後者的情緒。

  與此同時,石夫人心中也在權衡黛玉明日之行的利弊,麵見天子是不大可能的,唯一的突破口就是皇後娘娘,畢竟除夕那日進宮朝賀,黛玉給皇後留下了個不錯的印象。

  隻是這麽做,會不會讓皇帝更加忌恨。一念至此,石夫人又變得遲疑起來,就連安撫黛玉後背的動作也跟著慢了下來。

  許是察覺到婆婆心有顧慮,黛玉也試探道:“母親心中可是有顧慮?”

  石夫人雖然不想承認,可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黛玉沉吟了一會兒,繼續道:“劍在天子手中,落與不落全憑他意。若他是聖明之主,自不會因我一個弱女子所為而心生怨恨,從而累及旁人,反之亦然。”

  “對啊!”石夫人被一語點醒,天子對王氏一門早有戒心,又何來的更加忌恨之說,多與少難道就能阻止聖意嗎?能阻止的聖心的普天之下有兩種事物,一曰民意,二曰史筆!

  但這前提是天子是聖明之主,而不是無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