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蜀侯或可讓大漢中興
作者:葡萄唐唐      更新:2021-10-14 18:28      字數:2087
  紙張、川酒、香皂等產生的利益,讓任何諸侯見到後都會眼紅。

  雄厚的實力,能夠為劉璋爭雄諸侯,提供更好的助力,而今劉璋所取得的成功,已經為其他的諸侯所忌憚。

  三輔之地,那可是王霸之基業,可惜的是,諸侯陷入紛爭,無暇顧及劉璋,對益州有想法的劉表,在這樣的時候,並沒有發兵進犯益州的念頭。

  或許是接連在益州軍的手中失敗,讓劉表對進攻益州,漸漸的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楊彪和董承的說辭,讓皇帝有了新的想法,自己是大漢的皇帝,有封賞百官的權力,在這樣的誘惑下,何愁不能在劉璋進入長安前有一番作為呢。

  就算是當前不能與劉璋抗衡,完全可以有與劉璋周旋的實力,這樣的想法,讓皇帝漸漸有了鬥誌。

  皇帝年幼,可經曆的朝堂爭鬥很多,這讓皇帝有著這個年齡不相稱的心智。

  常年的忍耐,更是讓皇帝明白,一朝一夕的避讓,隻要是能夠為自己爭取到利益,那就是值得的。

  返回途中,皇帝還命人查了族譜,劉璋是他的皇叔。

  對這位皇叔,皇帝是充滿好奇的,能夠在益州崛起,走出益州,本身就非凡。

  高祖曾在益州有一番作為,一統天下,那是因為當時的形勢更加的混亂,給了高祖機會。

  在劉璋的身上,皇帝隱約看到了高祖的身影,這給皇帝的感覺很不好。

  皇帝是尊貴的,九五之尊,天下共主,號令一下,莫敢不從,當走上這個位置後,就不能輕易的退讓,不然的話,下場會淒慘無比。

  隊伍距離長安三十裏,皇帝命人快馬傳遞消息前往長安。

  就在此時,劉璋大破李傕、郭汜、張濟聯軍,奪取郿縣的消息傳來。

  楊彪等人驚訝不已,李傕等人在長安周邊經營多年,諸侯對三輔之地的形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從李傕等人的手中將三輔之地的控製權奪走,而是李傕等人的實力的確強悍。

  當遇到外來諸侯的話,李傕等人的聯合,足以讓其他的諸侯喝一壺的。

  驍勇善戰的涼州軍,在大漢可是有著響亮名聲的。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益州軍攻克長安、陳倉和郿縣,不久後,劉璋就會率領大軍趕往長安。

  百官聽到這等消息,也是百味陳雜,他們不由想到昔日在長安遭受李傕等人壓迫的種種,劉璋的強勢崛起,讓百官看到了大漢崛起的希望。

  隻是這位昔日因益州有天子氣而前往益州任職的劉焉的三子,會盡心盡力的輔助少年皇帝,還是說會有其他的想法呢?

  諸侯為了利益紛爭,但稱王,卻是沒有在諸侯中間出現,他們誰也不敢在這樣的時候觸碰紅線。

  事情放到劉璋的身上,就有所不同了,劉璋是漢室宗親,同樣是劉家人,封王就沒有更多的阻礙。

  昔日大漢諸侯紛爭之時,漢室宗親可是占據了很多的地盤,為何這些劉家人沒有聯合在一起輔助朝廷中興,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野心。

  同樣是劉家的後人,為何要看著朝廷在少年皇帝的手中破敗呢?他們或許也能有所成就。

  劉璋執掌長安,對沒落的朝廷來說是好事,同樣也蘊含著很多的危險。

  不過讓百官安心的是,劉璋肯定不會如同李傕等人那般肆無忌憚,在做事的時候會講究方式方法。

  長安城,此時仍舊處於戒備狀態,城門緊閉,禁止任何人進出,奪取長安後,趙雲在郭嘉的輔助下,迅速的穩定長城,安撫百姓,收攏逃竄的敵軍將士,讓長安漸漸的恢複了穩定。

  隻待劉璋率領大軍攻入三輔,接管長安。

  “奉孝,蜀侯的兵馬,攻破郿縣,不日就會到來長安,而皇帝和百官返回長安,距離長安僅有三十裏,你怎麽看?”趙雲將目光投向郭嘉。

  這段時間的接觸,讓趙雲對郭嘉的手段和計謀,佩服不已,若無郭嘉,即便是騎兵突襲長安成功,想要讓長安的局勢真正的穩定下來,是有著很大的麻煩的。

  李傕和郭汜等人在長安多年,豈會沒有一些心腹。

  而郭嘉寬恕敵軍將士的策略,讓逃竄的敵軍,放棄了抵抗,張榜安心,讓百姓恢複以往的秩序,漸漸的讓長安城得到了穩定。

  一個穩定的城池作為保障,才能讓有些事情更加順利的開展。

  郭嘉目光灼灼的盯著趙雲“不知子龍對朝廷如何看,對蜀侯如何看?”

  趙雲微微一愣,旋即明白郭嘉話語中的意思。

  劉璋攻破郿縣是不錯,可趕到長安,需要一段時間,皇帝和百官進入長安,若是他們轉而忠誠朝廷的話,會讓劉璋這次進攻三輔的好處,完全的落到了皇帝的身上。

  對劉璋,趙雲是有感激之心的,雖說沒有稱呼劉璋為主公,可在內心,趙雲已經逐漸的接受了劉璋。

  可骨子裏,他趙雲,依舊是大漢的將領,官職封賞,出自皇帝。

  “奉孝又如何看?”趙雲反問道。

  郭嘉在房內踱步良久,緩緩道:“朝廷羸弱,製度腐朽,讓大漢民不聊生,以郭某看來,蜀侯或可讓大漢中興。”

  趙雲道:“本將相信奉孝的眼光。”

  兩人目光對視,看懂了對方的想法,不由露出笑意。

  城門大開,趙雲與郭嘉及城內的官員,出城迎接皇帝的隊伍。

  重返長安,皇帝和百官有著不一樣的心態。

  隨從保護皇帝的將士,衣衫破爛、鎧甲破損,隱約可見血跡。

  再看隨同趙雲出城的千名騎兵,衣甲鮮明,裝備精良,屬於精銳的氣息撲麵而來,兩相比較,皇帝的隨行隊伍顯得是這般的寒磣。

  “恭迎聖上。”趙雲上前抱拳行禮道。

  “恭迎聖上。”隨同的將領和官員齊聲道。

  車駕緩緩停下,太尉楊彪上前“趙雲蕩平長安逆賊,有功,待聖上返回宮中,定有封賞,隨同作戰將士,皆有賞賜。”

  “聖上請趙將軍上馬車。”

  “喏。”趙雲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