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皇帝離長安
作者:葡萄唐唐      更新:2021-09-27 19:40      字數:2105
  “本侯作為漢室宗親,責無旁貸,當發兵清剿叛逆!”

  “清剿叛逆,清剿叛逆......”台下將士的聲音,漸漸的匯聚在一起,圍觀百姓,跟隨大喝,不少百姓脖頸青筋直冒、麵色漲紅,顯得很是激動。

  張鬆、法正等一幹文武,見到劉璋在軍民中間的威望,佩服不已,一年的時間,能夠做到這般的地步,劉璋已經用實際行動,讓益州軍民折服,而此番益州軍走出益州,蕩平賊寇,將會是劉璋與諸侯爭鋒的開始。

  “三軍將士聽令,出發!”劉璋拔出佩劍,高喝道。

  益州軍出動,旌旗招展,這是益州軍再次展現鋒芒的戰爭。

  以往益州軍的戰爭,更多的是在被動的進行,無論是荊州軍進犯江關,還是漢中軍進攻白水關。

  現在,是益州軍主動出擊,向諸侯彰顯益州軍強盛實力的時候到了。

  局勢凶險的戰場上,危險有很多,但取得成功後所能得到的利益是巨大的,這是任何諸侯都無法忽視的。

  三輔之地,當前十室九空是不錯,可益州的底蘊,讓三輔之地的百姓得到補充,並且發展起來,亦是能夠做到的。

  當一名諸侯的實力強盛,於天下間有著更大的名聲後,家族和百姓,將會源源不斷的投靠。

  點將台上,劉璋看著大軍出動的情景,豪氣頓生。

  雄壯的長安城,曾經是大漢的都城,可惜一把大漢,讓都城遭受嚴重的破壞,時至今日,城內依舊有破敗的宮殿。

  街道上,隨處可見麵黃肌瘦的百姓,他們神色惶惶,尤其是看到街道上巡邏的士卒,避之不及。

  李傕和郭汜,在對待軍中將士的時候是比較寬容的,即便是麾下的將士在城內作惡,他們也不會責罰。

  昔日董卓入主雒陽後,對麾下將士縱容,李傕和郭汜作為董卓的麾下,在這方麵倒是延續了下來。

  讓軍中將士能夠得到一定的好處,他們才能更加的忠誠,尤其是當兩人的爭鬥更加的明顯後,對麾下將士的縱容就越發的肆無忌憚了。

  皇宮內,皇帝神色萎靡。

  “諸位愛卿,長安存糧無多,難以為繼啊。”劉協歎道。

  大漢的榮耀,延續了數百年,如今朝廷落入到了這般的境地,作為大漢的皇帝,他很羞愧。

  “何不離開長安,前往冀州。”有官員提議道。

  董承道:“冀州傳來消息,袁紹並無此心啊。”

  有官員怒罵道:“袁紹昔日為諸侯盟主,討伐不臣,而今占據三州之地,值此朝廷危困之際,卻有此行徑,當真是令人寒心啊。”

  劉協擺了擺手“當前最為緊要之事,乃是離開長安。”

  董承點了點頭,將目光投向楊定“不知楊將軍如何看?”

  董承和楊定,皆是昔日董卓麾下將領,不過此時已經決意幫助皇帝。

  大漢叛逆的名頭,可不是誰都想承擔的。

  呂布昔日幫助王允鏟除董卓,讓呂布的名聲得到了提升,若非是王允一意孤行的話,就不會有長安之亂和王允之死。

  楊定緩步而出“本將認同董將軍之言。”

  太尉楊彪道:“李傕、郭汜,勢同水火,想要出城,必須得到兩人的同意。”

  “一切就按照之前的謀劃進行。”劉協道。

  少年天子,對自由有著尋常人難以想象的渴望,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如今連衣食住行都要看人臉色,這樣的生活,對皇帝來說就是天大的恥辱。

  李傕、郭汜之間的矛盾,主要是在於對權力的渴望,互相看不上眼。

  城內的動蕩持續,讓不少人心寒,他們想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在張濟的斡旋下,李傕和郭汜同意了皇帝離開長安。

  皇帝和百官在長安,本身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且百官的嘴皮子,他們是清楚的。

  如去歲的開倉放糧,兩人是心不甘情不願,然而為百官以大義逼迫,兩人隻能應允。

  “本將得到消息,益州牧劉璋統帥數萬大軍,向陳倉而來,以清君側為由,欲要奪取進攻長安啊。”李傕感歎道。

  郭汜眼中閃過一道厲色“哼,劉璋不過是偏居一隅的諸侯,僥幸擊敗了張魯,便以為我等好欺負不成。”

  話雖如此,郭汜的心中是比較擔憂的。

  劉璋這一年名震天下,益州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若此時攻破陳倉,繼而進攻長安的話,對兩人來說,恐怕就是災難的開始了。

  李傕道:“若是將皇帝離開長安的消息放出去的話,劉璋豈不是沒有了理由?”

  “你真的打算讓皇帝離開?”郭汜雙眼微微眯起。

  李傕歎道:“不放皇帝離開,又能如何?”

  郭汜道:“皇帝離開可以,但隻能帶少量人走,若是百官全部跟隨皇帝離開的話,我等豈不是沒有了依仗。”

  百官之中,人才有不少,兩人雖說是武將,也懂得暗中拉攏,而有朝中的官員在手中,許多事情上就能寬心一些了,畢竟兩人進入長安後可是沒少作亂。

  李傕道:“此事恐怕沒有那般簡單,張濟可是支持皇帝離開長安的。”

  “賈詡如何說?”郭汜問道。

  李傕搖了搖頭。

  因文榜之故,賈詡的名聲在長安可是極為響亮的,且賈詡本就為董卓餘部,於是不少將領,拜訪賈詡不在少數。

  兩人密談良久,郭汜這才離去。

  當前三輔之地,風起雲湧,有李傕、郭汜、張濟、段煨等勢力,錯綜複雜,而這些人把持朝堂,引得諸多不滿。

  原本李傕挾持天子,可引來的是麾下將士的不滿,長此以往,人心就散了,張濟從中斡旋,他順勢就答應了下來。

  放皇帝離開長安,對這些董卓昔日的餘部而言,可是一件很難割舍的事情。

  三日後,皇帝車駕離開長安城,隨行保護的將領,有楊定、董承、楊奉和郭汜,百官隨行,隊伍倒也龐大。

  看著身後巍峨的長安城,皇帝的眼中沒有絲毫的留戀,長安給他留下的隻有無盡的傷害。

  皇後伏壽寬慰道:“聖上,等離開長安,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