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益州弩兵之威勢
作者:葡萄唐唐      更新:2021-09-07 11:03      字數:2133
  劉璋微微頷首“漢中有兵馬數萬,此次出戰的,定然為漢中軍精銳,不可小覷。”

  法正笑道:“漢中軍雖說實力強盛,卻是師出無名,主公乃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在主公治理下,益州風調雨順,張魯此舉,為逆天也。”

  上天的意誌,是不可違背的,縱然法正聰慧,也是這般認為。

  劉璋能夠成為龍榜榜首,短時間內讓益州迅速發展,有如此之盛況,本身就是超乎想象的。

  見識過成都城繁華的小商人,一部分為何會選擇定居益州,與益州的強盛實力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的。

  “明日,便是決戰,我軍若能擊破漢中軍,兵臨陽平關,則漢中唾手可得。”劉璋緩緩道。

  法正拱手道:“預祝主公旗開得勝,大破敵軍,一統益州。”

  天色微明之際,距離白水關五裏之外,益州軍擺開陣勢。

  旌旗招展、刀槍如林,益州軍將士精神抖擻,等待著他們的,將會是與漢中軍的決戰。

  益州軍的賞罰分明,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將士的訓練,讓將士對戰敵軍有著無所畏懼的一麵,這也是軍隊發展的必要。

  益州軍與漢中軍,將會在白水關的戰場上一決雌雄。

  關乎益州的命運之戰,劉璋若說不緊張才怪。

  今歲在巴郡平定叛軍,擊退荊州軍,那是建立在有著地形優勢的基礎上的,而今益州軍出關作戰,這是考驗益州軍的實力的時候到了。

  中軍,劉璋沉聲道:“傳本侯令,前軍出動。”

  “喏。”張任抱拳道。

  令旗揮舞,中軍命令迅速傳達。

  中軍,為一支軍隊的靈魂之所在,尤其是在這等規模龐大的戰場上,命令的快速傳達,極為重要,若中軍有恙,則大軍必定會陷入混亂。

  數萬人的戰場,規模浩大,然則交鋒,無外乎左右翼和前軍。

  前軍,益州將領李嚴,神色肅穆。

  劉璋執掌大權,有才華之輩得到擢升,他李嚴也在其中,而今為統帥三千人的將領,在益州軍將領中,地位可居前列。

  綿竹兵營的訓練,讓李嚴麾下的將士散發出來的是不一樣的氣息。

  “州牧令,前軍動!”

  三千將士,步伐堅定的向著敵軍靠近。

  兩軍正麵交鋒,前軍將士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而最前方的將士,則是要盡可能的挫傷敵軍的銳氣。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李嚴麾下的將士,步伐一致。

  “出戰!”漢中軍,張衛命令道。

  兩軍相距約有一百五十步,但見軍中士卒,紛紛開始準備,他們即將麵臨的是敵軍箭雨。

  箭矢,有效射程為一百步,這是雙方前軍交鋒中的死亡禁地。

  當兩軍正麵碰撞開始,弓箭手便會撤入陣中,以弓箭殺敵。

  一百二十步,一百一十五步,李嚴陡然拔出佩劍,高喝道:“準備!”

  “放!”

  楊昂見益州軍停止前行,做出戰鬥姿態,當即下令弓箭手準備,百步內,為箭矢交鋒最為密集之所在,一步先,則步步先。

  兩軍正麵對陣,占據先機,就能讓後續的將士承受更小的壓力。

  楊昂的戰場經驗豐富,應對此等戰事,信心滿滿。

  隻是下一刻,密密麻麻的弩箭,向著漢中軍而來,讓楊昂震動了。

  “怎麽可能?”楊昂喃喃道:“距離最少也有一百一十步。”

  箭矢射程為百步,殺傷力更大的時候,是在九十步左右,弩箭比之弓箭的好處在於更加的精準,然而弩箭的劣勢在於上弦的速度慢。

  兩軍正麵交鋒,弓箭手能夠完成三次的齊射,放到弩兵的身上,可能隻有兩次。

  少了一次的進攻機會,就意味著在正麵對壘上,會折損更多的將士。

  益州軍的前陣,有著大量的弩兵,漢中軍方麵在開始之前就得到了消息,甚至引來了張衛的冷嘲熱諷

  弩箭,夾裹著無邊的威勢,呼嘯而至,一名名漢中軍弓箭手,倒在了弩箭下。

  上弦的弓箭,掉落在地,一些漢中軍的老卒,麵露震撼之色,以他們的眼力,自然判斷出益州軍是在射程之外釋放弩箭的。

  身體的力量,為弩箭不斷的帶走,讓他們逐漸的喪失了思考能力。

  一輪齊射,漢中軍最少有五百弓箭手倒下。

  乍然交鋒,沒有來得及釋放箭矢,弓箭手就出現了不少的傷亡,令不少將士麵露驚慌之色。

  呼嘯聲,再次響起,又有數百弓箭手倒下。

  楊昂神色大變“盾兵速速上前!”

  益州軍接連兩輪的弩箭進攻,似乎沒有停歇,這讓楊昂慌神了。

  漢中軍在前陣投入了三千弓箭手,這是遠程進攻手段的較量。

  相對於弩兵而言,弓箭手的培養,耗費的時間更長,而且弓的製作繁瑣,想要組建一支弓箭手隊伍的難度可想而知。

  李嚴冷冷的注視著前方的戰場,不,應該說,在一百一十步的範圍內,就是益州軍的主場。

  三千弩兵,正是益州軍的遠程進攻依仗。

  得到劉璋任命,訓練三千弩兵,李嚴不能拒絕。

  而在劉璋將三段射擊之法,交給李嚴後,得到了李嚴發自內心的尊敬。

  李嚴在執掌弩兵的時候,甚至預想到,當三千弩兵在戰場上連續不斷的釋放弩箭的話,會給敵軍帶來的是什麽樣的摧殘呢。

  三千弩兵,最為重要的,是配合,為此,李嚴想了不少的辦法。

  弩兵在進攻之際,緩緩向前推進,這裏是弩兵收割敵軍的戰場。

  敵軍的軟弱,讓弩兵精神振奮,他們看到的是己方戰鬥方法能夠取得的成效,這對於軍中將士的鼓舞是極大的。

  尤其是那些沒有經曆戰爭的新兵,他們在這樣的曆練下,對戰場會更加的熟悉。

  連續不斷的弩箭,在敵軍中肆虐。

  如此連綿不絕的進攻,讓益州軍的弓箭手震撼之餘,手腳有些顫抖,這是什麽進攻手段,難道說益州軍的弩,不需要更換弩箭嗎?

  楊昂見到益州軍的殺敵手段,眼前一亮,繼而暗淡,以他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弩兵的配合不凡,而這等精銳的隊伍,在前陣出現,且有如此戰鬥之法,漢中軍弓箭手的遭遇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