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發家經曆 夢寐以求好機會ii.
作者:汴塘舞仕      更新:2022-03-06 06:19      字數:2276
  另外,他們都是從東莞過來的,所以在深圳也沒有什麽朋友,親戚,就算早早的回去了,也是無事可做啊。再說了,那出租房雖然是在關內,可是家電這些,老板肯定是不會給買的,也就是說,房間裏麵除了床之外,其實也簡陋的很,唯一的用處也就是睡個覺吧,那說實話,還不如待在公司呢,最起碼還能玩玩電腦,煲煲電話粥啥的.......

  整個公司裏唯一讓我覺得正常些的就是那個每天穿的很職業,端莊又談不上花枝招展的前台Celia,她還真會穿衣服,身高還行,身材也不錯,衣服很精致,洋氣,幹練,這是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後來也證明了她確實像我判斷的那樣,非常的精明能幹,而且還是個沒什麽壞心眼的,表裏如一的女孩。據我所知,她是英特利公司搬來深圳之後招聘的第一個員工,我是第二個。

  Celia是1978年生人,今年已滿22歲了,不過, 她可不是一個小姑娘了, 人家早就已經是個已婚婦女了,也就是說不能再稱呼她為Miss Celia,而應該是Mrs Celia,嗬嗬嗬。她老公呢, 據說大她7, 8歲,是創維公司的一名軟件工程師, 至於兩人是怎麽結識的, 她為什麽這麽早結婚等等,咱怎麽方便去問呢。

  不過, 可想而知, 她老公年齡,工齡,職位在那裏明擺著呢,也許還有雙方家庭的幫助吧。總之, 人家Celia兩口子早早的就已經在科技園附近的一個小區買了房子了, 我昨天還聽到她和陳軍聊天的時候說, 這天天擠公交車, 太受罪了, 她正考慮買輛小車代步呢, 說句真心話, 這種生活的品質可是深圳最起碼90%以上的人做不到的, 現在做不到, 未來一段時間內也不一定能做到的,所以, 我隻能說這Celia厲害,別看她隻是個行政人員, 可是人家的經濟實力非同一般啊。

  可能是因為Celia和我都是在關內被招進來的,也可能是我們以前都在關內工作的, 也可能是我們都已經結婚了,也可能是我們都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吧, 這些應該都算是共同點吧。反正, 在感覺上自然而然的有那麽一點惺惺相惜,我把公司的人挨個的捋了一遍,要想盡快的了解一下英特利公司的基本狀況,那這Celia是最合適的了......

  這英特利公司啊, 創建於20世紀60年代,成立之初是做一些金屬禮品, 像什麽徽章啊, 銘牌啊等等,主要是配套酒類產品的。到了80年代初期,公司積累了經驗,開始轉變了思路,逐漸獲得了幾款洋酒的經銷權,而就是這個時候,倫敦公司Ian Thomas的爸爸, 也就是老Thomas, 湊巧認識了邁阿密公司的Wilson,兩人強強聯手, 分工合作,很快就結成了合作夥伴關係。

  他們通過市場調查,再加上Wilson這邊豐富的周邊產品經驗和資源, 於是便搞了一個嶄新的捆綁銷售模式,就是把酒的價錢定的很低,利潤很微薄,但是呢,因為他們擁有這個Logo的使用權,這邊不還有Thomas的通力支持嘛,公司很快就走上了快車道,把大部分精力都轉向了通過設計開發品牌的周邊產品來獲取利潤。

  路子對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啊,自然是大獲成功,到了九十年代,這賣酒倒成了公司的一個副業了, 而相關配套的禮品反而占了公司業績的70%以上。

  有了成功的範例,那接下來的操作就很簡單了,直接複製,粘貼就是了, 於是,以此為支點, 他們接連又拿下了其他一些名酒的授權,隨著他們名聲鵲起和在此行業內的深耕,還有很多其他品牌慕名而來,請他們為自己的品牌設計一些配套的產品。隨著老Thomas退休了,小Thomas就順理成章的成了Wilson的合作夥伴,小Thomas本來就是搞設計的,那正好把這設計一塊整體移到了倫敦,越做越精,越做越大。

  那Bill又是怎麽和她們扯上關係的呢?原來這Bill的台灣公司啊,本來與這些洋酒生意是沒有一丁點關係的,聽說從他爸爸那一輩就是專業生產密封罐的,台北縣的工廠一度在頂峰時期達到了200多人呢,也算是積累了不少財富。可是等Bill接了手之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他不想做製造業了,認為太辛苦了,便慢慢的把工作重點移到了貿易上。

  大概四五年前,Bill老婆的一個日本同學結婚,那新郎就是倫敦公司的小Thomas,那日本同學邀請了Bill兩口子去參加婚禮,這是Bill和小Thomas的第一次接觸。

  大家既然都是做生意的,在商業方麵的觸角都是很靈敏的,你想開拓新的領域,他想在中國大陸設立辦事處,也就需要一個得力的合作者,於是,三方一拍即合,之所以能達成這個協議,主要是他們一致都認為這以後的世界製造業重心一定會轉移到中國大陸來,而且大陸製造的產品成本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1995年,在東莞設立了辦事處,美國公司的總經理Wilson是三家公司的老大,Thomas是倫敦公司的老大,Bill呢,是深圳公司和台北公司的老大,他自己公司的密封罐生意還是照做不誤,具體分工是:邁阿密公司負責銷售,倫敦公司負責設計,深圳公司負責在大陸的和台灣的采購。至於這幾年來,公司的業務具體做的怎麽樣,說實話,之前看了那些訂單之後,我心裏還是有一點數的,其他的,隻能自己慢慢的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了,反正Celia也說了,這Bill的話啊,都是要打折扣的。

  其實Celia不說,我心中也隱隱然有些感覺了,這個時候的我,真的是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後悔,為什麽這麽說呢?

  期待的是,突然有了這麽好的夢寐以求的機會,難得啊,我從內心深處篤定這家公司一定能做起來,要知道,這英特利公司可不是二手的貿易商,而是直接的終端客戶奧,從這一點就可以判斷的出來,它最起碼在價格上是一定是有些優勢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公司所有的產品都不是買人家現在市場上現成的,而全部都他們自己公司設計開發的,這說明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