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受益匪淺 了解孝子理查德
作者:汴塘舞仕      更新:2021-08-23 06:54      字數:2088
  理查德緊緊握住他的手,再三感謝,表示還有事,就不去見高總了。希望周經理有空的話,去趟龍崗,也讓他回請一頓。

  周經理表示一定會的,於是,我們又把周經理送回了工廠,然後我們才轉身啟程去了黃江一家五鐵線五金廠。同樣,按照上午的程序,同樣是請他們報價,然後參觀工廠,雖然都是五金工廠,可是很多東西又截然不同,所以我非常用心的觀察,學習,理解,谘詢,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回來的路上又向理查德打聽了很多東西,他是有問必答,我也算是對這類產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從工廠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到了鳳崗的時候,理查德忽然讓小曾停了下來,說他剛剛看到一家台灣菜的酒樓,那裏有一道名菜,他很久沒有吃過了,沒想到竟然在大陸遇到了,太好了,於是硬是讓曾司機拐回去,小曾也不好拒絕,那就去唄。

  本來以為理查德會和我們AA製呢,為啥呢?因為自從我進了林道公司,就發現這家公司的台灣人啊,譬如偉傑啊,Mr.Ben啊,法蘭克啊等等,都特麽死摳啊。俗話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誰知道我這次是看錯了,人家理查德和他們根本不是一類人,吃過飯後,他很積極的跑過去搶著付了錢,說他拿回去報銷就行,大家吃的開心就好,看來台灣人還是有特權的啊。

  禮拜六,我又跟著理查德一起到了厚街和寮步的兩家做木頭產品的工廠拜訪了一下......

  通過這幾天和理查德一起拜訪工廠,我對鐵線五金廠和木製品工廠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其實,我覺得這種鐵線產品的生產工藝看著並不是很複雜,好像也沒有什麽大型的機器,隻是一些什麽折彎機啊,剪切機啊,幾台小型的衝壓機床而已,應該投資不是很大吧?至於多少錢,我肯定不知道,隻是覺得這個生意的根本應該是能拿到國外客戶的訂單。

  而且,很快我就發現他們的生意真的是非常的火爆,本來前兩天聽周經理說他們工廠訂單很多,很忙,我還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隻是生意場上的慣用伎倆,想提高一下報價而已。可是,直到我去了另外幾家廠,無論是他們,還是在他們附近的,與他們是同一類型的工廠,他們的大門口都長年的掛著招聘員工的告示,而且在門口還排著長長的應聘的隊伍呢,管中窺豹,可見這生意確實是不錯啊。

  關於對鐵線產品工藝的了解,雖然我還是很淺顯,充其量也就是走馬觀花,大致的了解一個程序而已,但是對我的職業生涯卻起了很重要的啟迪,它不但讓我開了眼界,讓我有了新的認識,而且讓我深深的明白了在深圳,在廣東,什麽叫做生意,什麽叫開工廠,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關鍵,往後看,這一產品在我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成了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環:

  1.切斷:利用衝床、模具完成,主要根據不同產品的長度來切斷,一般情況都要多切2MM的長度;

  2.折彎:分手工模式和半自動模式,一般量少,複雜的折彎都是用手工來操作,量大,簡單的都用半自動機器來操作;

  3.打彎,壓彎:一般用液壓台,標準磨具,刀具來完成;

  4.倒角:主要是指手工處理,讓產品表麵更順暢和外觀更漂亮;

  5.旋角,車角,打扁等:針對部分產品的特殊部位要求的處理,譬如植物葉子,鐵線圓頭等;

  6.焊接:焊接成型;

  7.打磨:主要是把產品的表麵焊點和毛刺等打磨光滑,以便電鍍或者噴塑處理;、

  8.酸洗:就是除鏽處理。

  9.電鍍或者噴塑:表麵處理

  ......

  本來這些產品與我的本身自己手頭上的業務毫無關係的,可是現在竟然有機會能夠學到這麽多,多多益善啊,我要在這裏真心的感謝理查德。

  說實話,他這個人真的很不錯的,從認識的第一天起,他就很熱情的和我們打成一片,而不像其他的台灣人那樣,對咱們大陸人有著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和理所當然的歧視,實事求是的講,他對我們算是平等相待的,是不是把咱們當兄弟,咱不敢高攀。可是有些事情一打眼就可以看得出來的,他絕對是真心的。

  說句大實話,人和人之間相處,其實非常簡單,根本沒有必要搞得那麽複雜,真心換真心嘛,所以我們聊得非常投機,甚是融洽。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才知道,原來理查德家庭條件也是很一般,他是台灣本省人,家住台北縣。他父母四十多歲才生了他這個獨子,在他17歲的時候,他父親因為一場車禍很突然的就去世了,這場災難毫無意外的完全打破了他的人生規劃,他成了家裏的唯一的男人了,總不能讓60多歲的老母親拖著年邁的身軀來養活他吧。

  但是他並沒有選擇輟學,而是出來一邊打工,一邊上了個專科學校。畢業之後,他在家具廠,五金廠,鐵線工廠等做過業務和管理,很多材質的產品都可以說很是精通。

  我一開始還以為他以前就在大陸這邊工作呢,所以我就問他你怎麽進的林道公司啊?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他之前竟然沒有來過大陸,主要原因是他母親年紀大了,需要有人照顧,他責無旁貸的選擇留在了台灣。

  但是最近幾年漸漸的不行了,主要是台灣的工廠相當一部分都轉移到大陸來了,台灣的就業市場也是越來越小了,再加上他的母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症,而且病情發展的很快,一年前開始甚至已經都快不認識他了。沒有辦法,他隻有把母親送到了養老院,雖然價錢高昂,但是希望能得到更好的照顧。這樣一來,倒是騰出手來了,有機會轉戰大陸了,也好多掙些錢,以便能負擔母親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