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高中軼事 動畫童心反思中
作者:汴塘舞仕      更新:2021-08-23 06:52      字數:2601
  全程參與了這兩個多小時的會議後,我這個時候才算是搞明白了,原來這份工作並不像我之前想的那麽簡單:收到美國公司的郵件,認真精準的翻譯,接著就要一字不漏的傳達給工廠,監督,跟進他們的修改過程,然後再把工廠的修改結果反饋給美國,合格的話,就OK,不合格的話,就接著來,直到合格為止。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未在此山中”啊,之前確實有些想當然,看得膚淺了,自己想想看,如果我的位值擔當隻是這樣的一個傳聲筒,那公司招聘員工的唯一標準豈不是隻要看英文就好了?可是這深圳比咱英文好的何止千千萬啊?一句話,經驗,能力,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剛剛有一款樣品,客人提出了兩點要求,皮特認為這兩點很容易修改啊,為什麽兩次了,還不改正呢?孫美萍解釋說,其實啊,要百分之百的達到客人的要求,隻需要在製樣的時候精雕細琢即可,但是我們不能那麽做,為什麽呢?

  因為那個標準在打樣時候,很簡單,就幾個樣品而已,我多派幾個人,多花點工時,可是大批量生產的時候,就非常有難度了,所以我們不能這麽做。聽完了孫美萍的話,我們才恍然大悟,這還牽扯到生產實踐,怪不得連皮特都不明所以。

  還有一款樣品,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了五六次了,聽說其中有兩次是皮特的失誤造成的,原因就是他因為著急,沒有和其他部門的主管商量,就想當然的把要求發給孫美萍去修改了,結果證明,他想的根本不合適,這就給人家工廠增加了成本,不過幸虧孫美萍給圓了過去,才麽沒有牽扯到皮特身上。

  所以,開會時候,皮特讓孫美萍把其他幾個主管叫過來一起的時候,我心裏還奇怪呢,我們不是對接工廠跟單員嘛,找人家主管幹嘛?現在看來,集思廣益是必須的,和孫美萍,各部門主管一起討論,分析,最終拿出一個可行性方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步驟,把問題解決了,皆大歡喜。

  如果大家都決定不了,那就要趕快上報給經理,或者老板,由他們來和林道公司更高層的人士進行溝通,確認,得到修改的方案後,我們再來跟進。

  而且,我還發現美國這邊的意見,並非就是金科玉律,並非一定就可行。也就是說,美國同事的那些修改意見啊,整改要求啊,有時候啊,其中一些僅僅隻是理論上的,有些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根本是無法兌現的。

  這又證明了上麵的那個道理,經驗和能力是最重要的,也要求我們不要盲目的認為外國的月亮就一定比我們中國的圓,外國人講的就一定對,而是要運用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去辨別,解決,這樣才是王道。

  就像今天帶過來的修改意見,有一些問題是可以馬上有結果的,譬如小熊的臉有點大,需要再瘦一些;或者樹枝有點太細,需要加粗一下等等,工廠會立刻安排下去,用不了多長時間,修改過的樣品可以拿過來確認了。

  皮特會進行細致比較,來決定可否接受,如果覺得還不合乎要求,就繼續修改。如果覺得已經達到了要求,還需要拍照,先拍修改後樣品,再拍修改後的樣品和上一次樣品之間的對比照片,回到公司後,傳給美國,請他們給最終的意見。確認OK,就通知工廠進行下一步,不OK,就繼續修改,然後再確認,直到OK為止。

  最麻煩的就是,有些樣品,美國這邊通過照片無法確認這個修改樣品是否可以接受,那沒有辦法,隻有采取最笨的辦法了,把樣品寄過去嘍。這樣,既費錢又費時,而且最傷腦筋的是,一來一往,十天,半個月就過去了,這樣就必然會壓縮了樣品開發的時間,導致後麵的速度要加快,自然而然就會帶來其他的風險。我們呢,就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多花一倍的精力來為後續動作保駕護航。

  再譬如顏色問題,工廠修改之後,皮特就會拿著panton簿(就是國際標準色卡簿)來比對,這個能否接受的決定權就是由我們來把握了,你檢查對比之後,認為OK,就OK,不OK就讓工廠去繼續調色,繼續修改,直至你滿意為止。

  不過這既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責任,可不能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個OK就可以了,需要我們對這個產品和其固定的色係有充分深入的理解,還是那句話,沒有經驗,就無法掌控。

  有的顏色確實比較複雜,我們無從做出判斷,也需要美國確認,但是因為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是有色差的(那個時候的數碼相機還沒有現在這麽高的像素),怎麽辦呢?就必須把樣品帶回龍崗,用公司的那台專業Canon相機拍照,然後拿去照相館洗出照片,再寄到美國去確認。

  哎呀,皮特終於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可累的不輕,有氣無力的說道,總算把今天的任務整的差不多了,孫美萍啊,你帶著阿瑟去車間走一趟,好好的給他講一講生產工藝,以後你們要一起搭班子了,可不能藏私奧!

  好的,皮特,瞧你說的,怎麽會呢。我正好要去樣品室,唐先生,咱們走吧!孫美萍站起什身來,順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個樹樁樣品。

  好的,孫小姐,我來拿吧!我趕忙伸手去搶那個樣品,孫美萍忙說,不用,不用,我來拿。

  剛準備抬腳,孫美萍忽然想起了什麽事,問道,對了,皮特,前幾天的那款風車,美國回信了嗎?

  奧,沒有呢?你不說,我還忘記了呢,你們還沒有動工吧?

  是啊,你們不給個準信,我們哪裏敢動啊,特別是曾先生,他擔心到時候大貨的時間來不及了!

  行,我今天回去就再發一封郵件給問問。對了,阿瑟,你別忘了到時候提醒我一下奧!說完,皮特拿起筆在本上劃了幾筆,我很佩服皮特的做事方式,很穩健,雙保險,留有後路,這些都需要咱細細會啊。

  行,我記得了,風車是吧?有沒有編號啊?是什麽問題啊?我想搞清楚一下,忍不住多問了兩句。

  沒有等皮特答話呢,孫美萍忙在旁邊說道,編號有的,唐先生,等下到雕塑車間,我拿給你看看,就知道了,主要是那個小扇葉的問題。咱們先過去吧,你看了肯定就明白了!

  好的,謝謝!

  跟著孫美萍出了樣品室,下樓左轉走了大概有五六十米,就來到了生產區。首先去的是雕塑室,林道辦公室也有三個雕塑師,但是我昨天隻是和他們打了下招呼,並沒有進去細看,今天可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可要仔細觀摩一下了。

  裏麵有十幾個雕塑師正在忙碌著呢,或拿著刻刀,或拿著竹劈子,或拿著泥巴,在那裏或刮掉,或粘上,或手捏,或利用小模具,一陣摔摔打打,忙不不停。

  看著這些雕塑師們,把一塊泥巴在手裏“啪啪”的整那麽幾下,一個小熊就活靈活現的出現案板上,隨便削兩下,一隻公雞的冠子就細節畢現,這是多麽的令人驚喜的手藝啊,我的心裏對這些手藝人心裏是充滿了敬畏之心啊!

  我明白,他們可是名副其實的手藝人啊,以前沒有怎麽覺得他們多了不起,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越是覺得那些憑借著自身手藝吃飯的人,絕對值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