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申請信號塔,帶縣長參觀
作者:逆襲的小雙魚      更新:2021-08-23 04:01      字數:2057
  山裏的生活總能夠忙裏偷閑,這不忙碌了一個早上,現在正是烈日當頭的時候,大家夥兒都聚集在了祠堂的樹蔭下嘮嗑。

  炎炎的夏日,山外的氣溫要比三裏高很多。因為青山的環繞,落雲村裏的氣溫並不是很熱。

  也許是因為菜地裏,總有人在打理的緣故,所以活不是很多也很清閑。

  林昊也給孩子們放了所謂的暑假,讓他們回顧一下之前所學之餘,也能享受愉快的童年。

  剛剛巡視山林後才回來的林昊,沒有呆在家中而是來到了村裏,看到一群年輕人在閑聊,也便加入了進來。

  林昊很是誇張的說道:“我剛來這裏的時候。那正應了山外的一個小品說的那樣。

  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耕地基本靠牛,娛樂基本沒有,照明基本靠油。。。。。。

  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差不了多少。現在大家都買了電視機,電飯鍋。用上了自來水。

  可是我們的通訊依舊不方便。想要打電話也得坐船到山外,因為山裏沒有信號塔根本無法使用手機。

  大家想想,如果孩子們到山外讀書了。你們是不是會很想及時的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近況呢。還有就是山外的店裏,如果突然出現供貨不足,趙虎又聯係不上我們的時候,隻能等到第二天是不是又會耽誤很多生意?”

  對於林昊提出來的新的問題,所有人都深思了一下。覺得很有道理那麽解決的辦法是什麽呢?

  在山裏建一個坐信號塔,解決對外通訊的問題。這成了今年村裏要解決的重要事項。

  因為搭建信號塔需要跟通訊部門申報,審批通過後才能搭建。所以林浩跟老村長又跑了一趟縣城那縣委辦公室。老村長找到了縣長跟縣長提到要在村裏搭建信號塔的事情。

  縣長很是不可思議地看著老村長說道,“趙村長,不是我說啊,就你們村裏的那個情況。有必要打信號塔嗎?而且你們那裏進山多不方便哪。

  你總不能讓通訊部門的人,扛著通訊設備翻山越嶺去為你們安裝吧。”

  老村長嘿嘿一笑D縣長你可知D縣裏有一個落雲蔬果店嗎?”

  “嗯,知道。都說那個店裏的蔬菜非常好而且價格還很公道。你等等啊,落雲蔬果店,落雲蔬果店。落Y縣長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老村長。“這個落雲該不會就是落雲村吧。”

  “嘿嘿,您猜的沒錯,就是我們落雲村兒的。裏麵的蔬菜也是我們村裏種的。”

  “你們是怎麽把東西運出山的。如果翻山越嶺的話,這些東西可是很難運出來的。”縣長難以置信地說道。

  “不如今天縣長就到我們村裏去視察,了解一番如何。”老村長對現場發出的邀請。

  “這我還真得去看看,要知道你們落雲村兒可是在深山裏,因為地理位置不好,所以我們關注的也少,這是我們的失職啊。”

  做了些簡短的工作安排後。現場便跟著老村長坐上了自己的車,林昊則是給縣長的司機指路。

  當一行四人來到了山外的荒郊,遠遠就看見和道上停著一艘不小得漁船。因為這是野外,所以縣長先將自己的司機打發了回去。自己則跟著林昊還有老村長登上了船。

  漁船沿著水路逆流而上很快就回到了落雲村外頭小渡口,當船停好後。大家便走下了船坐上了林昊的躍野車。

  車子在鋪設好的石子路上飛快的朝著村裏開了回去。

  趙村長帶著縣長好好的參觀了一次落雲村。看到村裏不但通了電,還有水,而且家家幾乎都有一台小電視。

  路過村子菜地的時候,看到菜店裏鬱鬱蔥蔥的。大家很是明確的在處理著地裏的雜草,小雞們也似乎不是很怕人的,悠閑地在蔬菜地裏捕捉蟲子。

  當縣長從菜園回到村裏的路上,遇到了幾個正從村外回來的孩子。隻見孩子們的手裏都拿著一本書。縣長很是新奇,“村子裏有學堂嗎?”

  “有的。學堂就建在村子的另一頭。那裏離林小子家很近。我帶你去看看。”

  因為是暑假,學堂裏的人很少。來學堂的除了打掃一下教室之外,就是安安靜靜的坐在裏麵複習著之前學過的東西。

  看到了落雲村如此大的變化,縣長不由得感歎道:“你們這裏可是出了能人哪,沒有依靠縣裏的一點幫助,就能自行發展到這個程度,真了不起啊!”

  “能說說這個人是誰嗎?”縣長有些好奇的問道。

  “人民不是剛見過嗎。就是來的時候給你的司機指路的那個年輕人。”

  “沒想到,竟然是他。”

  “是啊。就連這次要搭建信號塔的建議也是他提出來的。

  哦對了,他還讓我跟您說一件事。就是關於孩子在外麵讀書的問題,好像是希望能讓孩子參加縣裏的初中入學考試。說是多讀書,未來才有希望。”

  “這肯定沒問題啊。國家早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了。不過就是你們這裏的消息太過閉塞,再加上出入不方便,所以才不知道的。到時候,你把要入學的孩子的人數告訴我,我給你安排。”

  縣長又說道:“既然你們這裏水路能夠進來。那你們申請的信號塔,我也給你們批了。不過這建信號塔的錢,需要你們自己解決縣裏的財政並不是很充裕。”

  “這沒有問題的。現在村裏的賬戶上還能動個十幾二十萬吧。

  這都是按照林小子的規劃,將村裏的地規劃成了一個集體所有後,截留了部分銷售利潤作為村裏公共設施建設維護用的錢。”

  “這小子真是個人才呀,可惜躲到了這個深山溝裏。”

  “人各有誌,強求不來的。”老村長說道。“林小子到村裏快有第三個年頭了,剛來的時候好像是受了情傷,整個人都很消沉。

  不過後來好像看開了,接著便帶著我們開始尋找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