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氣運神獸
作者:強中更有強      更新:2022-02-24 19:37      字數:4439
  ‘禦飛刀’,前世遊戲《三國群英傳II》中,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武將技。

  之所以愛,是自己施展的時候,看到敵將技力滿值卻始終發不出武將技帶來的爽感。

  相反,當敵將施展‘禦飛刀’的時候,帶來的就是恨了!

  看著龐統屬性列表裏麵的三階武將技‘禦飛刀’,邢道榮心裏一陣羨慕嫉妒恨。

  同時,也在感歎,幾年無戰事,自己的等級被逐一追上,現在甚至被反超了!

  還是本世界土著好啊,沒那麽多限製。

  對此,邢道榮隻能感歎,係統太無能,幹啥啥不行,和自己扮酷裝逼第一名。

  ‘赤炎羽營’的組建,的確已經進入正軌。

  主要是騎術和箭術兩項,既有單獨訓練,也有綜合訓練。

  上午,苦練騎術,下午單獨練箭術,三天一次訓練馬上射箭。

  現在隻是初步訓練,所以騎術和箭術單獨分開練,等兩項分別達標後,便會結合起來全日訓練。

  按照龐統的描述,‘赤炎羽營’真正成軍,還需要三年時間。

  這裏,必須說一下騎術中最重要的兩樣物品,即馬鐙和馬鞍。

  後世,許多人以為,是蒙古人發明的馬鐙和馬鞍,這其實是個誤解。

  因為,馬鞍和馬鐙,早在漢朝,甚至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

  其實想想就能明白,沒有馬鞍和馬鐙,在光溜溜的馬背上持續顛簸,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猛將外,誰能長期騎?

  戰國時代,趙國的騎兵天下聞名,若是隻能擔當巡邏,伺候等輔助作用,憑什麽那麽有名?

  漢朝的騎兵,史書上更有許多記載。

  如,‘文帝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上乃遣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擊匈奴,匈奴遁走’

  騎兵多達十萬,有可能隻是區區輔兵嗎?

  肯定是主力作戰部隊啊!

  漢武帝的時候,漢朝騎兵就更猛了。

  衛青,霍去病長途奔襲,在草原上和匈奴決戰,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規模決戰勝利,一舉將匈奴徹底幹趴下。

  那是曆史上最經典的騎兵作戰例子,甚至不是之一!

  這樣大規模的騎戰,沒有馬鞍和馬鐙,怎麽做得到?

  後世文物出土,也證明了這一點。

  西漢和東漢的墓穴中,都發現了馬鞍和馬鐙!

  當然,漢朝的馬鞍和馬鐙,肯定和後世的不一樣,但無論如何,在秦漢時代,馬鞍和馬鐙已經有了。

  後世網絡上,總有人以為古人啥都不懂,其實真正什麽都不懂的,或許是那些鍵盤俠們自己。

  閑話略過不提。

  第二天,邢道榮來到‘丞相府’。

  丞相是百官之首,有選用官吏之權,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甚至可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

  簡單來說,丞相管百官,有時候連皇帝都能管,如果皇帝願意的話。

  楚國沒有丞相,蔣琬雖然是大司馬,卻絕無秦漢那麽高的地位,僅限文官之首,權力遠沒有那麽大。

  邢道榮隻想有人幫自己做事,可沒興趣讓屬下管自己,哪怕隻是名義上。

  這個‘丞相府’,隻不過是楚國內部,三公九卿辦公的地方。

  這裏,必須再糾正一個說法。

  後世網上,總有一堆人到處教育別人,說三公九卿是晉朝以後才有的製度。

  更可笑的是,這些人基本都是見習……

  事實上,三公九卿製度,早在夏朝就有了!

  是秦漢以前的夏朝,周朝以前的夏朝,商朝以前的夏朝!

  沒必要引經據典詳細描述,隨便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但就是有人不願意……

  當然,不同時代的三公九卿,肯定會有一些區別,可不管怎麽樣,最基本的製度都差不多,即三公和九卿。

  說遠了。

  楚國延續秦漢製度,自然也是三公九卿,不過,三公有大司馬,太尉和禦史大夫,算是全了,但九卿的位置,就缺的多了。

  邢道榮一貫認為‘寧缺毋濫’,不僅在軍隊中如此,朝中官員安排同樣如此。

  想要成為三公或九卿,必須有足夠的功勞,同時,智力屬性必須上80。

  尤其是文官之首的大司馬,和武官之首的太尉,功勞之外,智力至少也要上90!

  智力不足,代表能力不足,身居高位必然誤事,還不如不要。

  當然,能力夠了,功勞不足也不行,在邢道榮這裏,沒有傑出貢獻,是不可能身居高位的。

  職位欠缺,不代表會誤事,因為可以由人兼職。

  你看,蔣琬以大司馬的身份,兼職廷尉,典客,內史,少府等九卿之位,不是幹的挺好的嘛!

  “拜見大王!”

  邢道榮進入‘丞相府’後,正在揮筆疾書,帶著張昭,劉邕,虞翻等人處理公務的蔣琬,當即停了下來,上前拱手拜道。

  “嗬嗬!”

  邢道榮嗬嗬一笑,止住蔣琬行禮,左右看了一下,笑道:

  “諸位,正忙著呐!”

  丞相長史張昭,見到邢道榮,不緊不慢的放下手中筆,對他拱手說道:

  “確實有些忙,對了,最近揚州會稽郡守來報,去年海嘯,百姓死傷眾多,向朝廷請求賑災,大王,這是郡守文書,您看該如何處理?”

  說罷,張昭拿起案頭上一份竹簡,向邢道榮走來。

  “額!”

  看著張昭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拿著竹簡向自己走來,邢道榮無語。

  “這老頭,咋那麽不曉事呢?哥一來,你就給我找事做?”

  肚誹了一句,邢道榮笑道:

  “子布先生自行處理即可,吾找公琰有要事商談,下次再說,下次再說!”

  言畢,趁著張昭未至跟前,忙拉著蔣琬來到偏房。

  張昭這番行為,當然不是因為忠誠度不夠,這麽長時間,他的忠誠度早就被邢道榮提升到100%了。

  隻是這老頭脾氣很倔,而且對邢道榮不處理政務的行為十分看不慣,每次見麵都要冷嘲熱諷幾句。

  原本時空,這貨還曾經和孫權鬧脾氣,孫權拿他沒辦法,最後認錯了解。

  對邢道榮來說,隻要有能力,又能為他辦事,區區冷嘲熱諷算什麽?

  就好像那天上的浮雲,亦或拂麵清風,任其自行散了就是,哪裏會介意?

  偏房中,兩人隔著案幾坐下。

  “大王,此次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蔣琬帶著微笑,雙手一拱,問道。

  在邢道榮手下做事,對他來說,雖然累,卻很爽,因為邢道榮完全放權,幾乎從不幹預他的決定。

  “嗬嗬!”

  邢道榮左右看了一眼,笑道:

  “無他,來看看公琰罷了!”

  沉吟了一會,他問道:

  “公琰,孤記得,當年南征交州時,曾和你與士元商議,在民間推廣武館一事,現今情況如何了?”

  在民間推廣武館,強健民間百姓體魄,從而有利於招募到高質量士卒,快速將軍隊精銳化,這是當初他和龐統、蔣琬達成的共識。

  不過,這些年來,邢道榮諸事纏身,一直沒有過問這方麵的情況,現在思及精銳兵種難成,便想到了這一點。

  “還算順利!”

  麵對邢道榮的詢問,蔣琬點了點頭,說道:

  “自從八年前在民間推行武館以來,荊南四郡和廬陵郡已經遍地武館,多有百姓在其中練武打拳,習武之風頗盛,不過……!”

  說到這裏,蔣琬皺起眉頭,繼續說道:

  “好武之風興起,帶來的治安敗壞也頗為嚴重,牽製了大批城守軍精力!”

  “這很正常!”

  邢道榮大手一擺,說道:

  “不過打架鬥毆罷了,由得彼等發揮過剩精力就是!”

  在邢道榮看來,打架鬥毆什麽的,的確是小事,和小孩子過家家都差不了多少。

  身為沙場百戰乃回的猛將,邢道榮殺人無數,民間那些尋常人的打鬥,哪會放在他心上?

  聞言,蔣琬點了點頭,不再說這方麵的事情。

  別看他是文人,可也是上過戰場,親手斬殺過不少敵軍的人,這等事情,一樣不被其放在心上。

  之所以有些皺眉,不過是因此帶來的治安事故增加,慣性使然罷了。

  “前些年戰事頗多,民間許多好武之人,都被吸納進了軍隊,如今,我楚國青壯銳減,在武館中練武的人,大多是些少年,影響倒不大!”

  蔣琬說道:

  “武館推廣,原本隻在荊南四郡和廬陵郡,不過後來在交州也開始普及!”

  “這幾年,揚州的武館增加迅速,整體來看,楚國境內,除了南中南蠻之地,百姓在武館習武,已經成為常態!”

  “嗯!”

  聽了蔣琬的講解,邢道榮點了點頭,手撫頜下濃須,滿意的說道:

  “如此,我楚國人人好武,將來軍隊士卒,必然皆是精銳!”

  “然也!”

  蔣琬也跟著點了點頭,沉吟半晌,卻又麵帶猶豫,說道:

  “但這些民間武館,最近卻出現了一些不利現象!”

  “不利現象?”

  邢道榮愕然,抬頭看向蔣琬,問道:

  “什麽不利現象?難道有人敢殺官不成?”

  這是很有可能的,畢竟,自古‘俠以武犯禁’,又有‘身懷利刃,殺心自起’一說。

  練了武以後,自以為高人一等,從而膽子也開始變大,完全是正常心理。

  某些過於高傲的家夥,又是血氣方剛的青壯,做事情很容易過激,一怒之下拔刀殺官,也是很可能的事情。

  鼓勵民間好武之風是一回事,這等無視朝廷法度,動輒殺人的家夥,邢道榮卻不會姑息。

  他還記得,當初零陵守城成功之後,路、田兩家叛亂,企圖挾持劉度,其中的主力,就是兩個家族招攬的遊俠類亡命之徒。

  好像還有個叫柯什麽的遊俠,甚至敢在他麵前耍刀弄劍!

  當然,區區遊俠,在他麵前不堪一擊就是了。

  “那倒不是!”

  麵對邢道榮的詢問,蔣琬搖了搖頭,說道:

  “那些武館,也就教些強身健體之術,哪有什麽高深武功?隨便一個軍中悍卒,都不是武館中學武的弟子能比的,豈敢有殺官之心!”

  對蔣琬這番言論,邢道榮不敢讚同,江湖人都是亡命之徒,隻要上了頭,還真沒什麽不敢做的。

  不過,他倒沒有和蔣琬糾結這個,繼續聽著。

  “琬所說的不利現象,是如今的武林中,嗯,就是那些武館弟子說的所謂‘武林’,即武者如林的意思……!”

  蔣琬解釋道:

  “武林中,有些武者,將武看成道,欲獻身此道,終身研究武學,不參與俗世紛爭,換句話說,這些人,不打算參軍!”

  “嗬嗬!”

  說到這裏,蔣琬一陣好笑,說道:

  “這些人,當真可笑,還打算以武入道,將武道發展成和儒家,墨家等一樣的百家學說不成?笑死人了!”

  話畢,搖頭失笑,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

  但坐在他對麵的邢道榮,卻麵色古怪,不知道在想什麽,蔣琬以為他和自己一樣覺得可笑,也沒去注意。

  卻不知,邢道榮心中,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武林?武道?我艸!”

  這些熟悉的詞匯,瞬間打在了他的心坎上。

  在這個世界,沒有武林一說,更沒有武道的說法。

  高深的武功有沒有?

  有!

  那些世家大族,基本都掌握著一些先祖流傳下來的擊技之法,遠比武館中教授的高明。

  但這些擊技之法,無一例外,都是為了沙場征戰準備,純粹的江湖廝殺所用武功,向來被當做不入流的功夫。

  所以,民間最多有遊俠,卻從來沒出過什麽武功高手!

  哪怕是漢末名氣最大的遊俠王越,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在權貴眼中,也隻是不入流的下三濫而已。

  事實上也是如此,單純的修煉武功,在戰場上什麽都不是,王越在戰場上的作用,還比不上一個策騎衝陣的驍將。

  可如果真有人能以武入道,將武學修煉到至高無上的境界,就好像後世武俠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情況又會如何?

  這一刻,邢道榮有些發呆,眼睛失神。

  “不可能!”

  半晌,邢道榮恢複過來,搖頭失笑。

  “區區民間武館,能修煉出什麽來?何況,就算出現了後世武俠高手,在驍勇悍虎,乃至百戰猛將麵前,怕也屁都不是!”

  的確,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在軍隊麵前,從來就是垃圾。

  比如,號稱天下絕頂高手的金輪法王,所謂的龍象般若功練到第十層,也不過身居千斤之力。

  這樣的貨色,邢道榮一隻手就可以捏死,管他使出什麽金輪鐵輪。

  圓滿宗師境界的邢道榮,單純以武藝而論,就已不在所謂的天下五絕之下,輔以四牛之力,什麽武林高手都可以一拳打死。

  ‘叮咚’

  就在此時,係統悅耳的聲音響起。

  ‘一千八百裏外,發現氣運神獸白虎,捕殺可獲得大量氣運,幫助靈魂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