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合拍
作者:碧蕊白蓮      更新:2022-02-19 22:27      字數:2173
  “《通往威根碼頭之路》比起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一九八四》是少了很多的名氣。

  不過,這一部作品當中還談了一個事情,消費主義。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這麽個詞。書中就有寫到,一雙時尚鞋子和一雙耐用鞋子的價格都差不多。

  當時的英國人在受到廣告宣傳的影響,也會做出去買一雙時尚鞋子大於一雙耐用鞋子的決定。

  哪怕是沒什麽錢的窮人,同樣會有這種購物想法和衝動。不但如此,垃圾食品開始了大行其道的占領社會中下階層的餐桌。

  就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對於未來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即便是喬治·奧威爾在下意識當中寫到的社會現象,也已經足夠說明了資本家如何想盡辦法的多賣商品。

  從某一種程度上麵就如同喬治·奧威爾在書中寫的那樣,在一種無形的默契當中和統治階級達成了一種共識。

  那就是用消費主義的方式來滿足社會中下階層人眾的欲望,從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削弱了被統治階級對當權者們的不滿和反抗情緒。

  哪怕英國的窮人過的再貧苦,也比那些殖民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民過的要好很多。

  沒有英國當局對殖民地的剝削和壓迫,也不能夠做到安撫好國內社會中下階層情緒的這一點。”石原正雄是結合書中的內容在發表了個人的看法。

  時至今日,也是換湯不換藥。發達國家利用所掌握的高精尖科技,關鍵技術,新型材料等等來剝削發展中國家才好賺取到大量利潤,而發展中國家為了生存,又不得不淪落為勞動密集型的血汗工廠。

  事實上,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比發達國家的人眾更是容易受消費主義的蠱惑,寧可分期貸款也要買LV,Gucci,蘋果手機,蘋果筆記本電腦,耐克的AJ……

  夏川結衣對於他說的這些是認可的。若是偽文青在她的麵前,早就露餡兒了。她很享受這一種思想上麵和石原正雄的交流道:“《通往威根碼頭之路》裏麵還提到了傑克·倫敦的《深淵居民》。

  那一本書也是屬於紀實文學,寫得是英國倫敦東區那些底層民眾。在傑克·倫敦看來,他們是翻身無望,活的就如同書名一樣。”

  “窮人的拚命努力,別說在有錢人的心目當中,哪怕是在不少中產階級的心目當中,也會覺得連屁都不是一個。

  他們除了自我感動之外,再無其它。在當今這一個社會裏麵,一個人要是沒有實力,誰都不會把你當成一回子事情。”

  石原正雄不無在腦海裏麵又想起了後世在中國大陸一百萬軟妹幣的五年長期國債,也能夠每年有個四五萬軟妹幣的收益。

  這人要是再有個稍微像模像樣的工作,一年也能夠賺個五六萬軟妹幣。光就兩項加在一起,也是年收入過十萬軟妹幣了。

  對方要是一個男生,身高還在一米七以上,據說也隻是占到了男性當中的3.5%。第一個問題,一百萬軟妹幣從那裏來呢?

  對於有著社會經驗的人來說,單單隻是靠一份普通工作想要存款上百萬,無異於就是癡人說夢,畢竟人是要吃喝拉撒的各種消費。

  似乎這個從祖上繼承過來,更為靠譜一些,畢竟還有個房子什麽的。要是在一線大城市,絕對妥妥地。至少從祖父那一輩起,就很重要了。

  否則,也就隻有夢裏麵什麽都有了。普通人別說在一線大城市,哪怕是在二線大城市,也得需要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夠真正的站穩腳。

  這站穩腳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得有房子。至於找個年收入在五六萬軟妹幣的工作,反倒比存夠一百萬軟妹幣要容易很多了。

  夏川結衣對於他有著左翼思想非但是絲毫不見怪,而且還極其的欣賞。其實,她也有著左翼思想。

  雖然兩人都不是社會中下階層的勞動人民,但是都有著對勞動人民的充分認識和同情。

  “你要是活在社會主義風起雲湧的時代裏麵,絕對會特別受年輕女孩子的喜歡和崇拜。”夏川結衣有感而發道。

  “難道,你就不去懷疑我隻是一個投機主義者嗎?即便是在社會主義風起雲湧的年代,也照樣有不少標榜社會主義者的投機分子。

  他們當中有些人就是為了從中撈取更多的好處和利益。有些人就是單純的趕個時髦或者為了能夠更好的吸引某一個自己所喜歡女孩子的注意力。

  有些人認定這是一條可以有助於跨越階層,實現自我上升的渠道……《通往威根碼頭之路》裏麵也寫到了這一個事情。”石原正雄不免笑了起來道。

  “你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也就證明了你的的確確地是一個社會主義者,而不是一個投機分子。

  在日本當下這一個政治大環境當中,標榜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可沒有什麽市場,更加不會引起年輕女孩子的青睞。”夏川結衣跟著笑了起來道。

  石原正雄當然明白她說的這些。在日本,想要受到年輕可愛女孩子的青睞,首先得有錢。

  其次,男孩子長得帥,和女孩子長得可愛都是屬於天生的本錢。不過,完全就屬於隨機性,概率也偏低。

  再其次,就是會穿衣打扮。日本人可是一個愛美的民族,相當注重外在的儀表。至於頭腦好,學習好,那還要朝後麵排。

  這個比起有一個較為擅長的體育運動還要差些。後者也是能夠引起許多女孩子的注意。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歐美,哪怕是在中國,也完全對學生妹適用。

  一旦真正踏入社會,再混個三五年時間,想法就陸陸續續地全變了。過去所堅持的,不無就會覺得可笑,逐漸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石原正雄又想起了後世看過的一部高分日本電影《花束般的戀愛》。男女主角在學生時代是那麽的合拍,有著共同的愛好,興趣,話題……卻最終的結局不是結婚,而是走向了分手。

  自己和夏川結衣雖然很合拍,聊得來,聊得也投機,但是不代表就合適。他要得生活伴侶不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女孩子,而是對自己有依賴和順從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