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多線作戰的大漢!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4-09 14:24      字數:2217
  所以,想要讓歐洲徹底擺脫教會的影響和控製。

  就必須得為歐洲人重新找到另一個“上帝!”

  多倫的選擇是儒學,他想要將儒學引進歐洲,並且用儒學來取代上帝。

  ……

  多倫等人離開了學校,尋了個酒肆吃飯。

  飯桌上,一行人點了一桌地道的中國菜。

  一邊吃吃喝喝,一邊聽著四周的人交談,想要從那些閑談中,找到一些對他們來說有用的內容。

  多倫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豆腐,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就在這時候,他聽到旁邊的一桌人在交談。

  “聽說朝廷要對莫臥兒動兵了?事情真的假的?”

  一個麵目很和善的中年人開口詢問道。

  一旁的一個漢子開口道。

  “事情應該是真的,大漢的南洋艦隊不是已經集合開拔了嗎?鄭老王爺訓練的步兵也都登船向西了。”

  “那可不就是奔著莫臥兒去的嗎?”

  那個中年人又開口說道。

  “嘿,那莫臥兒還是當年蒙古帝國的後代呢,現在可是真的不行了,都衰弱成什麽樣了!”

  “現在的莫臥兒人,哪裏還有當年蒙古人騎射無雙,橫掃天下的能耐。”

  這個中年人跑過莫臥兒做生意,見識過當年橫掃天下的蒙古人的後代。

  怎麽說呢,還特麽不如現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呢!

  如果說現在草原上的蒙古人,是被大漢馴服的野狼,雖然馴服了,但依舊野性難馴。

  那莫臥兒帝國的蒙古人就像是家養的泰迪,除了生孩子好像啥也不行。

  大漢每年都要從草原上招募不少的士兵從軍!

  這些草原上的蒙古人多數都被安排到了騎兵之中,騎術精銳,彪悍敢戰,和莫臥兒帝國的蒙古人簡直就是兩個不同的品種。

  多倫聽著四周的交談,也終於知道了自己在航道上遇到的漢軍艦隊是去做什麽的了。

  看來莫臥兒帝國要慘啊!

  多倫忍不住這樣想到!

  他並不認為莫臥兒帝國能夠擋得住大漢的征伐。

  可能大漢這邊隻需要一次進攻,莫臥兒帝國的海防就要被推平。

  莫臥兒帝國肯定擋不住,英法西荷葡等歐洲國家也不會插手。

  歐洲現在的局勢相當緊張,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得罪大漢。

  大漢的艦隊確實開不到歐洲,但大漢能中斷和你貿易,製裁你的經濟,讓你財政崩盤,還能給你的敵人送援助。

  大漢現在對莫臥兒帝國動手,算是選了一個好時機!

  在眾人的交談之中,多倫還聽到了一則消息,大漢現在正在對安南用兵,要收複安南。

  現在安南的局勢很糟糕,大漢在從安南不停的將安南移民到呂宋。

  從各地抽調熱帶作戰部隊進駐安南作戰,從整個南洋抽調糧食物資增援安南。

  並且,現在大漢好像還準備在西北方向同屬國滿清,一起對薩珊波斯發動一場戰爭。

  多倫簡單的總結了一下,現在大漢也在到處發動戰爭,甚至是多線作戰。

  戰爭陰雲不光籠罩了歐洲!

  現在整個世界,到處都在爆發戰爭!

  吃完飯,多倫等人接著上路,三條載滿貨物的船隻,向著大漢本土的方向而去。

  ……

  安南!

  現在的安南局勢相當的混亂,大量的立場上傾向於大漢的人口,向著南方而去。

  等待登船被移民往呂宋謀求一條生路!

  叛軍不時的從山林中殺出,襲擾一下遷移隊伍,或是下山去大山周邊的城鎮鄉村進行劫掠。

  大漢方麵為了盡量減少損失,將兵力縮回了城鎮之後,鄉村原野地區被全部放棄。

  坐視安南的局勢越來越亂!

  隨著大多數偏向於大漢的人口被遷移走,大漢對叛軍也是不再留手。

  除去火力覆蓋打擊叛軍在山林邊緣的營地,便是開始用火油焚燒良田。

  紅河三角洲,是越南最大的一塊糧食產區。

  三角洲的衝擊平原土地肥沃,地形還較為開闊,這一塊產糧區,供應了整個安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糧食需求。

  現在正是秋收的時候,大漢正在組織人力物力,搶收三角洲裏的良田。

  在今年搶收完之後,明年的時候,三角洲地區的大片良田就將會被拋荒,或是種植上經濟作物。

  反正是不能種糧食!

  不光是三角洲,甚至是整個安南,隻要是大漢能掌控的土地,就都不能種糧食。

  目的也很明確,封鎖叛軍的糧食來源,餓死叛軍。

  劉易原本的打算是幹脆毀田,但是想想之後,又覺得毀田太過浪費。

  倒不如全部種上經濟作物,能賺一點是一點,分擔一下朝廷在安南的兵費壓力。

  反正每年種植糧食的時節就那麽一段,隻要大漢看的夠嚴,就算是不毀田,叛軍也種不上糧食。

  大漢現在任命的安南總督是蔡文俊,前明的舉人出身。

  是個貪官,但能力很強,做事都能做的很漂亮,劉易連安南總督如此要緊的職位都給了他。

  可見,劉易對他的貪腐是有一定的容忍程度的。

  劉易不能忍的不是貪官,而是那種貪起來沒個逼數,還他娘的光貪錢不辦事的那種。

  大漢監察部每年拿下那麽多的官員,大部分都是這種隻貪錢不做事的憨批!

  像是蔡文俊這種的,雖然貪了點,但他的能力也確實出眾,能為皇帝解憂,所以每年監察部查貪官,他從來都沒有出事過。

  甚至他還能步步高升,現在都已經做到了封疆大吏,成為一地總督的地步。

  劉易不怕底下的官員們貪錢,因為貪腐是永遠都不可能解決的問題,隻能說抑製。

  如果不加以抑製,就會出現明末那種,大家當官都把貪錢當做了第一要務,反而是沒人去做自己的本職。

  到了那種地步,一個國家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任何一個王朝的開國初期,之所以行政效率較高,並不是開國初期就沒貪官了。

  那是不可能的,隻要官員還是人,還有私心,那貪腐撈錢就是不可避免的。

  之所以開國初期行政效率高,那是因為開國初期,貪官在貪錢的同時,還知道自己要做事,不能光貪錢不做事。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政局的安穩,貪錢的官員越來越多,做事的越來越少,行政效率自然也就不行了。

  國家就要開始衰落。

  直到王朝末期,人人都隻向錢看,所有人都隻貪錢,不做事,國家可不就是要滅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