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胸襟!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4-09 14:24      字數:2221
  說到這裏,劉易歎了口氣道。

  “隻是,自從父皇離世,母親近年來越發蒼老了,兒子看了實在心痛!”

  趙太後擺擺手說道。

  “心痛個甚,你乃一國之君,心肝該當比鐵石還硬才是!”

  劉易點點頭道。

  “兒子準備為母親修個園子養老,母親喜歡哪種風格的?”

  “北地的,江南,還是揚州的,或是倭國,或是西洋,或是西域那些國家?”

  趙太後忍不住蹙眉道。

  “浪費那民脂民膏做甚?我個老婆子在哪裏養老不是養?等過些年,我倒是更願意回山西我劉家的老宅去。”

  “哪裏的一草一木,都是哀家所熟悉的,哀家在那裏同你父皇結婚,又生下你,看著你一點點長大,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長到十七八歲意氣風發的少年。”

  “那裏有著哀家這輩子最好的回憶!”

  “你與其花錢給哀家修那園子,倒不如給天下的百姓減免一些賦稅,或是多撥下一下教育經費,讓更多的貧苦人家的孩子能夠讀書。”

  “不管做些什麽,也比修一座破園子強!”

  聽完趙太後的嗬斥,劉易點點頭說道。

  “娘親教訓的是,兒子知錯了!”

  劉易乖乖認錯,就算是他再有權勢,在自己的母親麵前該認錯還是得認錯。

  見劉易認錯,趙太後點頭說道。

  “知錯就好,知錯就是好孩子,你是開國君主,可不能給後世子孫開個壞頭!”

  劉易點頭應是,母子倆低聲說著貼心話。

  良久之後,劉易命人上茶,然後便看到了坐在一旁,老老實實的朱常洵。

  “鳳陽公不去打獵?”

  朱常洵見劉易問到自己,有些惶恐的說道。

  “回稟陛下,老臣癡肥,騎不了馬,開不了弓,就不去丟人現眼了!”

  劉易點點頭說道。

  “軒兒,瑜兒兩個孩子也長大了,但從小到大也沒見過幾回外公,該和外公生分了。”

  “等過兩天,讓軒兒瑜兒去公府上住兩日,祖孫間也親近親近如何?”

  劉軒和劉瑜,是元寧、元安這兩個福王的雙生女兒,為劉易分別生下的兒子。

  朱常洵見此連忙開口答應道。

  “兩位皇子能駕臨微臣府上,微臣蓬蓽生輝!”

  劉易點點頭說道。

  “卿家不必如此拘束,這兩個孩子是卿家的外孫,祖孫之間血脈是割不斷的。”

  忽然,劉易想起了什麽,開口詢問道。

  “對了,卿家這些年的工作卻是做的不好,朕要批評卿家!”

  朱常洵麵露惶恐之色,差點直接跪下,以為劉易是要拿自己這個前朝餘孽開刀了,心中滿是絕望。

  但他還是站起來說道。

  “請陛下責罰!”

  劉易卻是擺擺手說道。

  “責罰倒是不必了!”

  “隻是卿家的工作要上些心,朕前段日子去看了眼洪武爺的皇陵,卻是許久未有人上香供奉和灑掃了。”

  “卿家作為前朝宗室,朕親封的鳳陽公,延續前朝香火祭祀,便是卿家的職責,卿家怎麽能忘記呢?”

  劉易此話並非虛言,他為了不在今日的秋狩典禮上丟臉,是提前來紫金山獵場補過課的。

  期間,曾經去拜祭過明孝陵,拜祭過明太祖這位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千古一帝。

  見皇陵殘破,久未有人灑掃奉香,心中也滿是淒涼,所以便有了今日他對朱常洵的一問。

  因為劉易對朱元璋的敬仰是發自內心的,他真的很崇拜前朝的這位洪武大帝。

  朱常洵見劉易所言是此事,心中鬆了口氣,知道這位的胸襟開擴,不會做出殺戮前朝宗室的事情,否則自己早八百年就死了。

  他開口認錯道。

  “微臣知錯,從今往後絕不再犯!一定聽從陛下吩咐,時時前往孝陵灑掃,祭祀。”

  劉易見此,輕輕點頭表示自己認同。

  “洪武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這樣的一位帝王,不管哪朝哪代,隻要這天下是我漢人的天下,香火祭祀都絕對不能少了絲毫些許。”

  “卿家可懂朕的意思嗎?”

  朱常洵發自內心的跪地叩首道。

  “微臣,遵旨!”

  他知道,自己眼前的這位帝王,其心胸之開擴千古罕有!

  當年李世民容魏征納諫,便是千古佳話,心胸開闊的代表。

  可是和這位能夠大手筆祭祀前朝開國帝王的皇帝比起來,李世民容魏征納諫的心胸,就又算不得什麽了!

  李世民能容魏征納諫,但他怎麽可能大規模的去祭祀隋文帝呢!?

  ……

  秋狩一般都會持續好幾日,紫金山中也專門修建了讓皇帝和勳貴大臣們晚上休息的行宮。

  當天晚上,劉易給大漢的諸多勳貴賜宴,用的就是今日在獵場中獵殺到的獵物。

  美酒佳肴擺滿了桌麵,觥籌交錯間,所有人都在舉杯痛飲。

  等到所有人都入席,劉易拍拍手說道。

  “可以了,去安排吧!”

  他身邊的貼身太監領命而去,不多時,整個宮殿中一枚枚電燈泡接連亮起。

  瞬間,整個宮殿都亮如白晝!

  眾人皆是發出一陣陣的驚呼,將視線看向了宮殿中那一枚枚如同小兒拳頭大小,散發著此言光芒的電燈泡。

  “這……這是什麽?”

  “這就是電燈嗎?我好像聽皇家科學院那邊提過。”

  “好亮堂,這東西可要比油燈和蠟燭亮多了,即便是鯨油點燈也沒這亮啊!”

  “……”

  大漢的一眾勳貴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紛紛驚呼不斷。

  電燈泡,哪怕是這個時代的電燈泡所能夠提供的光亮,也遠不是油燈和蠟燭能夠相比的。

  他們衝來都沒有見識過這麽亮的照明工具!

  自然會感到驚訝和不可思議!

  “這……這,有了此燈,豈不是晚上也能夠讀書辦公了?”

  “亮如白晝,真的是亮如白晝啊!”

  “……”

  劉易笑著輕輕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後開口說道。

  “大漢皇家科學院經過數年的苦心鑽研,總算是製造出了這些電燈!”

  “從今往後,我大漢再無黑夜!”

  “朕要重賞大漢皇家科學院,電燈泡項目組的所有成員!”

  看著宮殿中明亮至極的電燈泡,劉易的心情相當的不錯。

  因為電燈的實際應用,並不隻是代表電燈這麽一項發明。

  更多代表的是發電設備的成熟,電壓的穩定傳輸,儲電技術的突破……

  必須這一係列的技術都完成突破,電燈才能真正的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