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儒家的改變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4-09 14:23      字數:2248
  萬曆年以來,朝/鮮被數次滅國。

  日本一次,滿清一次,大漢又來了一次。

  朝/鮮上下心念故國,為局勢而憂慮者甚眾。

  這時候,人們心中憂慮之下,便有了要尋一個精神寄托的念頭。

  耶穌教在大漢本土混不下去了,見朝/鮮半島大漢的宗管局勢力薄弱,一大堆傳教士一股腦的跑到朝/鮮來發展。

  傳播所謂的上帝福音!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被大漢抓住然後判處勞動改造的傳教士也不少。

  但剩下的傳教士,卻是趁朝/鮮世道門閥殘餘勢力空虛的內心,趁虛而入,發展了不少的信徒。

  所以,現在的朝/鮮反抗組織中,有不少人都是耶穌教的信徒,甚至還有那麽幾個神父傳教士。

  這些便是現在朝/鮮反抗組織的成分!

  他的打算是通過刺殺金俊植這麽一位朝/鮮人的叛徒,來激發朝/鮮人和漢人的矛盾。

  增加大漢在朝/鮮的統治成本,迫使大漢承認朝/鮮獨立。

  如此一來,世道門閥的殘餘勢力便能夠再次掌控朝/鮮,所得到的好處自然不必多說。

  而那些傳教士,在朝/鮮獨立後,也能得到在朝/鮮自由傳教的權力。

  雙方一拍即合,狼狽為奸在了一起!

  至於說他們為什麽要在皇帝禦駕即將抵達朝/鮮之時發動,則是他們為了將朝/鮮人的不甘屈服展現在皇帝麵前。

  借此來給皇帝施壓!

  “原主的榮光能夠照耀這片黑暗的大地!懲罰邪惡的東方君王!”

  一個傳教士如此說道,向上帝祈禱。

  剩下的人也是紛紛開口說道。

  “萬能的主,一定能夠保佑我等忠誠的信徒!”

  “朝/鮮獨立之後,將會變成主的世界,上帝萬歲,基督耶穌萬歲!”

  “……”

  ……

  劉易的禦駕已經抵達了遼南的旅順口。

  他祭奠了在清軍攻克旅順之後,在大屠殺中死難的漢家百姓。

  登高遙望遠處一片平靜的汪/洋大海!

  他在考慮自己結束在朝/鮮的巡視返回南京之時,究竟是走海路還是走陸路。

  走海路的話有風險,但是速度快,路程短,能節省不少時間。

  最多幾天的功夫就能從朝/鮮抵達天津,和陸路比起來最起碼能省兩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保守估計!

  渤海灣裏的風浪不算大,風險還在能控製的範圍內,不是不可以試試。

  但是和海路比起來,陸路的安全性是不需要多言的。

  雖然所需時間長了點,但多番考量之下,劉易還是選擇走陸路吧。

  對他來說安全比一切都重要!

  他是皇帝,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唯一主宰,在太子未成年,繼承人未確立的情況下。

  如果他出了什麽意外,對於這個國家來說,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他活著,滿朝勳貴文武一個個都是乖寶寶,地方臣服安定誰也不敢炸刺!

  因為他作為開國君王,有這個威望控製一切。

  但如果他駕崩,對大漢來說可真就是天塌了。

  朝局一定會發生混亂,現在一個個都是乖寶寶的文武勳貴,會做出什麽事情來,那可就不一定了。

  野心大的直接叛亂,野心小的控製朝政做活曹操,都不是沒可能!

  劉易望著遠處碧空如洗的大海,知道自己這輩子在退位之前,估計是沒機會出海去見識見識大海上的風浪了。

  就在他望著大海,心神開擴的時候。

  蘇洪臉上冒汗,滿是驚慌之色,一路小跑向著劉易這邊跑來。

  看著他的表情,就知道是出大事了,否則的話,這個劉易身邊的貼身老太監,也不至於如此驚慌。

  劉易看著蘇洪的表情和動作,知道出事了,但他卻還能繃得住。

  對現在的他來說,能讓他變色的大事不多。

  蘇洪小跑著來到劉易身邊,將手中的一封急報呈上,然後開口說道。

  “陛下,朝/鮮出事了!”

  “樂浪郡郡守遇刺身亡,腦袋還被人割下掛在了城頭……”

  “並且該消息現在已經傳遍了整個朝/鮮,朝/鮮有些不安穩的跡象!”

  劉易接過奏報,翻看看了一眼。

  臉上的表情古井無波,看不出喜怒,他的情緒掩藏的很好。

  但一雙陡然變得銳利的眼睛,卻是讓人能夠看的出來他的憤怒。

  “嗬嗬,有趣,看來某些陰溝裏見不得光的老鼠,迫不及待的要跳出來找死了呢!”

  劉易用平靜的語氣,說出最殺氣騰騰的話。

  劉易深吸一口氣,表情變得麵容平湖,一雙眼睛也是重新恢複平靜。

  笑嗬嗬的開口說道。

  “蘇洪,去傳令調動朝/鮮所有軍情處以及內查居資源,給朕把這件事背後的臭老鼠都挖出來,朕要把他們全部變成死老鼠!”

  “傳令朝/鮮駐軍做好平叛準備!”

  “誰敢跳出來找死,那就讓他全家一起去死!”

  “還有就是,吩咐下去給金俊植的兒子一個進入南京國子監讀書深造的名額。”

  “金俊植畢竟是死在任上的,不能叫他沒個結果,追封一個子爵,讓他的兒子襲爵吧,再著令南京內閣商議一個諡號出來,追封他的夫人為三品誥命。”

  “就這樣安排下去吧!”

  劉易話音落下,蘇洪領命而去。

  大漢的國子監雖然因為大漢各地的大學的建立而地位下降了不少。

  但他卻也是得到了一個全新的定位!

  儒家研究中心!

  整個國子監幾乎集合了整個大漢全部的儒家學者,有理學有心學,甚至還有原儒學派的。

  理學心學好說,大家都知道是什麽。

  原儒學派的理念,大概是要追求儒家回歸孔子時期的儒家。

  說儒家學子不能弱不禁風,要精通君子六藝,保證對麵的人在不和你講道理的時候,你能物理將他超度。

  大概就是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闡明的理念。

  其實顧炎武所闡明的理念,老早就有了,明末的時候就已經雛形,以及類似的思想。

  現在隨著大漢新朝鼎立,儒家地位下降,什麽法家墨家兵家縱橫家都跑出來要和儒家搶奪話語權。

  雖然現在這些諸子百家和儒家比起來還都是弟弟,但儒家的地位不斷下降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科舉中儒學所占的比重降低,儒家地位肯定要降低。

  儒家識相的很,知道自己無法改變皇帝的意誌,那就隻能按照皇帝的意誌改變自己了。

  自古以來,儒家不都是這樣的嗎?早就習慣了!

  所以,便更加催動的原儒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