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一張好嘴!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2-20 23:15      字數:2258
  他也知道,用不了多長時間,日本的幕府將軍和日本國王就要頂不住白蓮教的壓力,來向他求援了。

  朱誌強的打算是,先做出無令不能出兵的姿態,然後從幕府和天皇那邊敲詐點好處。

  不管是金銀還是大漢在日本的特殊權益,自然是越多越好。

  最後,他肯定是會出兵幫日本人守住京都城的。

  隻要京都不丟,日本幕府將軍和天皇的統治名義法理就在,大漢在日本的特殊權益就有法理保證。

  至於說京都之外的其他丟不丟,嗬嗬,關他朱誌強什麽事情?

  朱誌強倒要看看,眼前這個白蓮教的使者能不能說出朵花來!

  白蓮教使者開口說道。

  “對於將軍,對於大漢來說,不要出兵,坐壁上觀才是最好的選擇!”

  “將軍坐鎮海外,手握重兵,朝廷定對將軍有所猜疑,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情況下,將軍為了自己著想,一定是一動不如一靜,在南京沒有軍令傳來之前,將軍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動作,最好下令大軍緊守軍營,約束士卒。”

  “如果將軍在沒有軍令的情況下,調兵幫助日本平叛,南京方麵會怎麽樣想?”

  “所以,對將軍來說,最好的選擇便是坐壁上觀,緊鎖營門,將消息傳回南京,等待南京的命令。”

  “在南京的軍令傳來之前,最好什麽都不要做!”

  “再說了隻有我們白蓮教把日本逼的越是危急,大漢才越能從日本身上咬下大塊的肉啊!”

  “將軍要明白,皇帝陛下想要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日本,而是一個混亂,分裂,戰爭不斷的日本。”

  “在下言盡於此,究竟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對將軍自己最有利,相信將軍自己也有所思量。”

  白蓮教使者的話音落下,朱誌強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後,朱誌強笑著說道。

  “嗬嗬,你這個賊子,當真是長了一張好嘴,但你這張嘴說的也是真真有道理啊!”

  白蓮教使者懂得了朱誌強的意思,轉身告退。

  至於說那一箱子金幣,自然是依舊放在原地。

  朱誌強伸了一個懶腰,開口對門口的衛兵吩咐道。

  “傳令全軍進行戰備,把守好營門,並派人去使館把外交部的相關官員都給接過來。”

  “派兵封鎖使館區,除去漢人之外,一律不準進出。”

  朱誌強說完這些,起身將裝滿金幣的箱子關上,落鎖,準備上交到軍法司。

  他的眼皮子沒這麽淺,什麽錢能拿什麽錢不能拿他心中有數。

  至於說將金幣分給下麵的弟兄們其實更加不可取,因為那樣的話,他就有邀買軍心的嫌疑了。

  朱誌強決定要將日本之事上報,但是在南京傳來軍令之前,他除去保證使館區安全之外,任何多餘的動作都不會有。

  白蓮教使者的話,還是起了作用的。

  朱誌強的想法被改變了。

  最起碼在南京傳來軍令之前,他是不會出兵幫助日本平叛的,白蓮教的目的算是達成了。

  ……

  德川忠信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了使館區,麵見了駐日漢軍主將朱誌強,請求朱誌強出兵幫助他平叛。

  隻是,任憑德川忠信如何許諾,得到的回複都一模一樣,讓他絕望。

  “本將軍隻有統兵權,而沒有調兵權,沒有南京的軍令,大軍絕不能出軍營!”

  德川忠信絕望了,如果沒有駐日漢軍入局,他們根本守不住京都。

  “請將軍出兵救救日本,一切條件都好說!”

  德川忠信差點跪下,語氣誠懇至極的說道。

  朱誌強依舊隻是搖頭,開口表示道。

  “駐日漢軍是朝廷的軍隊,是皇帝的軍隊,並非我朱誌強的私兵,沒有朝廷的軍令,我不能調遣軍隊作戰。”

  朱誌強委婉的拒絕了德川忠信,但他還是在最後開口說道。

  “若事不可為,幕府將軍可以帶著日本國王向使館申請政治/避難,躲到使館區,駐日漢軍將會全力保證你們的人生安全。”

  “大軍無令不能主動出擊,但守衛使館區是本將軍的責任!”

  朱誌強如此表態,算是給了德川忠信以及日本國王最後一條退路。

  由於《中日友好互助條約》的簽訂,現在的日本天皇在大漢這裏隻能被稱作日本國王,而不能稱天皇。

  他們如果戰敗了,京都失守,可以逃到使館區來。

  白蓮教義軍入城,按照白蓮教之前的行事方式,整個幕府高層以及日本皇室宗親,絕對沒有一人能幸免。

  但他們如果能夠躲到使館區來,相信就算是借白蓮教十個膽子他們也是不敢進攻使館區的。

  最起碼,幕府高層和日本皇室宗親,能保住性命!

  ……

  德川忠信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灰溜溜的離開了使館區,回到了京都城內的天皇府邸。

  “天皇陛下,中國人拒絕出兵幫助我們平叛!”

  “白蓮教叛軍現在距離京都已經不足百裏,最多兩三日便會攻到京都城下,情況危急啊!”

  白蓮教起義這種規模的叛亂,日本不是沒有發生過。

  如果放在以前德川幕府主力還在的時候,德川忠信壓根不會慌張,不就是一群未經訓練的農夫亂民嗎?

  平叛就是了!

  但是,現在德川幕府的精銳部隊在中日戰爭中傷亡殆盡,僥幸未死的也做了戰俘,被運到中國本土幹苦力。

  現在的德川幕府正處於曆史上最虛弱的階段,沒有之一。

  如果不是中日停戰之後,簽訂《中日友好互助條約》,中國人實行條約,需要他是法理上的日本統治者。

  德川幕府早就被地方實權大名推翻,唱了涼涼!

  可現在白蓮教起義,短短旬日之內規模迅速擴大,甚至有徹底推翻持續了一千多年統治的日本菊花王朝的趨勢。

  幾十萬叛軍直逼京都,尤其是中國人擺明了坐壁上觀的態度,讓德川忠信驚恐不已!

  倒不是說整個日本就拿白蓮教叛軍沒有辦法了,而是白蓮教起事太過突然。

  起事的位置還是在本州島上,距離京都的隻有幾百裏。

  而京都幾百裏範圍內,都是德川家或是忠誠於德川幕府的大名的領地。

  精銳兵力基本上都在中日之戰中,被漢軍給全殲了,剩下的老弱病殘,根本不是人數眾多的白蓮教的對手。

  而那些實力保存完好的大名,則是因為距離原因,倉促之下來不及增援京都。

  然後種種原因之下,就被白蓮教義軍給做大了,甚至聚兵幾十萬,準備進攻京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