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工商發展!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2-12 22:01      字數:2250
  再說了,鄭家雖然把水師給賣掉了。

  但手上的商船船隊規模依舊不小,不少的鄭氏族人還在從事海貿維生。

  大員島究竟要如何建設,對鄭氏來說,實在是利益相關的事情。

  對許文達來說也是如此。

  他是勳貴的一員,皇帝要開海禁,大漢的勳貴們,為了能和皇帝保持步調,紛紛旗幟鮮明的表示支持。

  甚至在廢除海禁的聖旨下達的第二天,勳貴們便紛紛開始造船,買船,逐漸海貿的船隊了。

  如此一來,大員島的建設事宜,對許文達來說,也是關乎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們對皇帝究竟會如何建設大員島,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

  熱蘭遮城內的荷蘭人全部投降,大員島收複的消息,被飛報南京。

  劉易是在禦書房中,接到了大員島收複的消息。

  隻是瞬間,劉易臉上的表情瞬間綻放,忍不住仰頭發出一聲聲爽朗的大笑。

  對他來說,今日接到這則消息,完全就是雙喜臨門!

  前些日子茶稅案爆發,大漢朝廷嚴查偷稅漏稅,清理財政部的蛀蟲的事情已經有了結果。

  抄家所得,以及地方補交的稅款,狠狠的給大漢的國庫回了一波血。

  一下子,大漢的財政便寬裕了!

  劉易手頭剛變得闊綽起來,大員島收複的消息便傳來了,如何能不算是雙喜臨門?!

  隻是當天便有大臣分別上奏,軍方請求發動籌備已久的收複河套戰略,收複河套養馬地,掃除大漢北方的威脅。

  文官要求朝堂投入資金,修繕大漢境內的全部官道,水利,橋梁等基礎設施,改善民生。

  大朝會上,兩派官員為此爭論不休。

  兩方說的都有道理,兩件事情遲早都是要做的,隻不過,劉易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先做哪一件。

  大漢的財政雖然目前來說較為寬裕,但各項支出依舊不少,是不大可能存得住的錢的。

  劉易苦惱的揉著眉心,感覺還是要推動工商發展才行啊。

  自從大漢入主江南以來,對於推動工商發展,是做出過不少舉措的,其效果也較為明顯。

  原本就經濟發達,繁榮的江南,商業貿易變得跟更加的頻繁。

  在朝堂政策的支持下,一座座小工坊,拔地而起,不停的出現。

  並且由於大漢廢除苛捐雜稅,免征徭役,江南各地本就不算差的民生,也是迅速恢複。

  迅速恢複的名聲,為工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再加上大漢的賑災,分田,免稅的舉措,北方原本被破壞的一塌糊塗的民生也開始逐步恢複。

  更是為大漢的工商發展提供了市場!

  民生恢複,為工商發展提供市場,工商發展為百姓提供工作崗位,進一步恢複民生。

  再加上朝廷的政策引導,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大漢治下百姓的生活質量節節拔高,與前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即便是因為小冰河氣候,而較為困難的北方,也很少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了。

  大漢國內的市場極為廣闊。

  最起碼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十幾二十年之內,大漢的工商發展即使踏上快車道,也不用擔心市場不足以支撐工商發展的問題。

  相信等過幾年,大漢的工商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朝廷為了推動工商,而推行的免稅減稅政策到期。

  大漢的財政收入會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很大的增長!

  先是工商發展,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

  等科學院將蒸汽機研製出來之後,第一次工業革命,便能夠順勢爆發了!

  到時候科技大爆炸,說不定第二次工業革命,也一起爆發了。

  反正他知道也工業發展的步驟,與其一步一步的來攀登科技樹,為什麽不感覺第一個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一起來呢……

  任由下麵的人爭吵,劉易的思維卻是已經跑偏了。

  現在大漢朝廷所麵臨的一切困局的來源,都是沒錢。

  如果現在大漢財政寬裕的話,壓根不用考慮究竟是先打河套,還是先修繕國內的基礎設施。

  兩個一起來不就好了嗎?

  所以,現在擺在劉易麵前的問題,不是在收複河套和修繕基礎設施之間做選擇,而是要想辦法解決財政問題。

  想來想去,劉易想到了隔壁的小日本。

  小日本盛產金銀,如果能夠奪下小日本的石見銀山,大漢的財政短時間內就不會再有問題了。

  嗯,不光是打小日本的主意,還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大帆船他也能打打主意。

  忽然間,劉易意識到了。

  熱蘭遮城作為荷蘭人在遠東最總要的基地,是荷蘭人同中國,日本,朝鮮等國家進行貿易的貿易集散地。

  漢軍拿下熱蘭遮城,繳獲的各種財物應該不少吧?

  大朝會上沒能爭吵出一個結果,劉易揮手示意退朝。

  他才剛剛回到禦書房,漢軍在熱蘭遮城的繳獲的具體數字便被統計之後,報了上來。

  戰爭勝利的消息,在荷蘭人投降的第一時間便傳回來了。

  但統計戰果和繳獲,卻是要往後排,所以比起戰爭勝利的消息,具體的繳獲和戰果的報告,才會延遲這麽長時間才報上來。

  劉易翻看著戰果和繳獲報告。

  第一部分是戰果和戰損。

  此戰一共沉沒大小戰船三十一條,戰死士卒六百七十餘,受傷兩千餘,火槍報廢六十七杆,火炮報廢十九門。

  消耗炮彈……

  火藥……

  鉛彈……

  火箭彈……

  震天雷……

  各種物資的名目都記載的很清楚。

  加上個立功士卒的賞賜,陣亡傷殘士卒的撫恤,物資消耗等,此戰一共花費了白銀一百二十餘萬兩。

  而繳獲的明細中,一共有三條荷蘭的武裝商船,火槍,火槍若幹,以及一千出頭的荷蘭士兵,和兩千餘定居熱蘭遮城的荷蘭商人,工匠等。

  這裏麵,除了有手藝的工匠外,剩下的俘虜,劉易計劃全部打入苦役營,先來一個二十年起步的勞改再說別的。

  現在大漢不征徭役,但不少工程都需要勞動力,那麽奴隸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已經有為數不少的朝鮮人被販賣為奴,還有不少的戰俘也在苦役營中勞作,劉易沒理由會放過這些荷蘭人。

  這些荷蘭戰俘裏麵,男人都是上好的勞動力,女人就更不必說。

  雖然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驕傲的看不起其他全部人種。

  但長的漂亮的女人是例外,相信不少有錢權貴都會對身材豐腴的白人女奴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