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明帝親征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2-12 22:00      字數:2226
  這便是徐弘基聽到趙/南星的推舉之後,腦袋裏的第一反應!

  素通兵事,德高望重的魏國公,不是他,是他的老祖宗啊!

  他就是一個廢物點心,這麽點自知之明徐弘基還是有的。

  讓他這麽一個廢物點心去前線領兵,迎戰如狼似虎的漢軍,在徐弘基眼中,可不就是在搞他嗎?

  徐弘基趕忙站了出來,開口說道。

  “回稟陛下,老臣老邁昏聵,實在不堪任事,不敢擔此大任!”

  “老臣推舉首輔葉向高可為大軍統帥,首輔作為大明首輔,執掌內閣,名聲曉譽士林,為大軍統帥,定然可以如臂使指,大軍上下一心。”

  “完成大軍北伐,收複大明神京的重任!”

  徐弘基覺得,搞他的明麵上是站出來的趙/南星,但趙/南星和葉向高都是東林,兩人是穿同一條褲子的。

  這次要搞他的主謀,一定是葉向高老賊!

  所以,徐弘基便來了一手將軍。

  你不是要老子去送死嗎?那老子就讓你去送死!

  葉向高一臉懵逼,老臉上錯愕的表情,顯然不是裝出來的,滿是不敢置信的轉頭看了魏國公徐弘基一眼,開口說道。

  “公爺說笑了,老朽年邁體弱,如何能受得起軍旅勞頓!”

  “魏國公家學淵博,領兵自然不在話下!”

  “……”

  漸漸的,朝堂上由爭吵變成了罵街。

  文官和勳貴兩派人馬相互推諉,都想要將對方推上戰場,自己坐壁上觀。

  但誰也不能如意!

  弘光皇帝滿臉無奈的看著朝堂上吵做一團的兩幫人,他作為皇帝卻是完全插不上話。

  “都安靜些!”

  “安靜些!”

  “朝堂重地,豈容喧嘩!”

  “……”

  對於兩幫人來說,弘光皇帝說好聽點是皇帝,說難聽點就是他們扶持起來的傀儡而已。

  又有誰會真的把他當一回事呢?!

  一群人吵了好幾天,就差在朝堂上動手了,可卻愣是沒能吵出一個結果來。

  可眼瞅著漢軍大軍壓境,浩浩蕩蕩的向著兩淮殺去,兩淮明軍沒個主將也不是辦法。

  最終,弘光皇帝在朝堂上十分惱怒的說道。

  “既然諸位卿家無人願意掛帥出征,為國抗賊,那鄭便禦駕親征吧!”

  “內閣首輔和魏國公隨駕,不得推辭!”

  葉向高和徐弘基對視一眼,狠狠的瞪了一眼對方,但卻也無可奈何。

  弘光皇帝禦駕親征,要他們隨軍,他們是真的推辭不得!

  倒不是說他們畏懼弘光皇帝的皇權,而是在忌憚對方。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說不想去,對是一定不會答應的!

  紫禁城內剛討論出結果,消息傳傳到了南京市井之中。

  大明皇帝要禦駕親征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般,飛一般的傳便了整個江南。

  這下,就算是再愚鈍的人都意識到了,兩淮一戰,真的要決定新舊兩個王朝的興衰更替了!

  兩個王朝的皇帝禦駕親征,要在戰場上決出勝負。

  再沒有比這個更具有象征意義的事情了!

  南京城內的氣氛陡然變得熱烈了起來。

  仿佛烈火烹油一般,無數的文人士子自發走到街頭,口中叫喊著“國家養士二百年,仗義死節在今朝”,鼓噪著要隨軍北上。

  弘光皇帝的禦駕行出了紫禁城,行到了南京城的街道上,四周是不斷山呼的萬歲聲。

  經過十幾年的天災人禍,北方的百姓對大明離心離德,盼新朝如久旱望甘霖。

  但江南不是!

  江南富庶繁華,百工商業興勝,雖然也因為土地兼並和小冰河氣候,民生經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但江南的百姓們,就算是做了流民,大概還是能活下去的!

  再加上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積攢起來的威望,南京城又是天子腳下,百姓們對大明天子很是愛戴。

  天子禦駕所過之處,萬歲的山呼聲連綿不絕。

  禦駕行出了玄武門,經過雨花台,坐渡船過了長江。

  往兩淮方向行去!

  ……

  麵對來時洶洶,浩浩蕩蕩南下的漢軍。

  兩淮駐紮的五十萬明軍,開動作了起來。

  開始往淮安集結,明軍準備集中優勢兵力,迎戰南下漢軍。

  漢軍之善戰,明軍上下也是素有耳聞的。

  如果是同等人數下,明軍沒信心能夠擋住漢軍的進攻。

  為了確保戰爭勝利,明軍高層拿出的方法便是,盡可能的集中優勢兵力。

  大量的明軍匯聚淮安,富庶繁華的淮安城算是遭了殃。

  明軍那糟糕的軍紀,攪擾的地方不得安寧。

  光天化日之下,便有明軍士卒在淮安城內肆無忌憚的搶劫百姓商賈,強搶民女回到軍營奸/汙。

  尤其是劉良佐,劉澤清兩部,軍紀更是糟糕。

  劉澤清強搶了一家大戶的宅子作為自己的居所,這家大戶家的漂亮女眷,幾乎都遭了他的毒手。

  劉良佐卻更是瘋狂,喜好觀看人與猛獸搏殺取樂,每日都有血肉模糊的屍體,被從他的軍營中抬出。

  兩部行事如此過分,但淮安官府壓根不敢管。

  兩部雖然軍紀敗壞,士卒驕狂,但在淮安城的眾多明軍之中,卻是戰力較為突出的兩部兵馬。

  兩部兵馬都是從北邊逃到南邊的,打過流寇,甚至還和建奴交過手。

  雖然說是一路敗過來的,但對比起淮安城內的其他幾乎沒經曆過大陣仗的明軍來,卻是要好得多。

  明軍防守淮安,還要儀仗著兩部兵馬,淮安官府自然也就不敢管他們的事情了!

  淮安城的街頭,不時的就會有一匹匹軍馬奔過。

  馬背上的騎士,都是明軍各部將領的家丁。

  這些家丁,就是明軍中較為有戰鬥力的部分,打仗靠的就是他們。

  大量的普通士卒,在戰場上更多的隻是起到一個搖旗呐喊的作用。

  家丁騎馬奔過,道路上的行人紛紛躲避。

  一家酒肆前,十幾名家丁翻身下馬,吆喝酒肆的小二出來照顧好他們的軍馬,便勾肩搭背的進了酒肆。

  “上酒上酒!”

  “好酒好肉都給軍爺上來!”

  “給老子上二斤牛肉來,兩壺花雕。”

  “……”

  幾名家丁進了酒肆,酒肆中原本熱鬧的氣息陡然一滯。

  客人們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去招惹這些無法無天的丘八們。

  酒肆老板苦著臉,但也不敢違逆這些家丁大爺的意思,不斷的讓店裏的小二把酒肉往桌上端。

  讓女眷都避一避,免得被這些家丁大爺看上,再被玷汙了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