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爭執!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2-12 22:00      字數:2262
  李光從頭到位將報紙給讀了一遍,一家人聽的津津有味。

  但是,聽完之後,一家人卻是起了爭執。

  因為在報紙第三版塊,新報道出來的軍屬待遇一欄中,規定了軍屬家中有女童者,也可以一並送到學校上學,讀書識字。

  小李氏自然也是願意的,自己是睜眼瞎,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們都能夠讀書識字。

  哪怕是李月是一個女孩兒,那也是她的孩子,她也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夠生活的更好的。

  但是,觀念傳統的李光爺爺卻是不同意。

  “不可,萬萬不可!”

  “老祖宗都說了,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孩子家家的在家幹些家務就是,讀哪門子的書!”

  小李氏卻是少有的和公公紅了臉,據理力爭者。

  “讓孩子讀書,這是大將軍下的命令,我不願意讓我女兒做一個睜眼瞎!”

  “我說不行就不行!”

  李光的爺爺也是相當強硬的表態。

  小李氏繼續說道。

  “為什麽?軍屬學校又不要學費!食宿費書本費又不多,李猛每月寄回來的軍餉差不多就夠了,大不了我平時打打零工,要不然幹脆進工廠做工,咱們家完全供的起兩個孩子一起讀書,為什麽小月兒不可以上學!”

  “女孩子家家怎麽好在外麵拋頭露麵,以後還要不要嫁人了?”

  “報紙上不是說了嗎?是男女分校啊,這算什麽拋頭露麵的。”

  李月窩在母親懷中,一雙大眼睛眨呀眨,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和爺爺在為了什麽爭吵。

  李光的奶奶在一旁打圓場,但卻是完全勸不住兩人的爭吵。

  這樣的一幕,整個村子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發生。

  劉易想要讓女孩也一起上學讀書認字,改變一下當前太過於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

  但總有一些觀念傳統的人,不願意家中的女孩在外邊拋頭露麵!

  哪怕是外出讀書!

  並且,這種事情劉易還不好用強,所以他便在報紙上登了一句,準備看看反應。

  隻是劉易絕對想不到,反應竟然會如此的激烈。

  不大的桃花山村竟然因為這麽一件小事吵做了一團。

  就在小李氏和自己的公公越吵越激烈的時候,李光開口說道。

  “都別吵了!”

  “明天我們學校的先生要來村子裏家訪,到時候要細說這件事情的!”

  這樣以來,小李氏和自己的公公才沒繼續吵下去。

  ……

  第二日,天亮時分。

  從太原城往桃花山村的官道上,一個三十來歲,儒生打扮的男人出了城。

  一步步的往桃花山村而來!

  男人叫田福貴,祖籍太原府,目前是軍屬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員。

  嗯,大小也能算作公職人員!

  田福貴的腋下還夾著一份報紙,走路累了,坐下休息時就會拿出來看上幾眼。

  他看的重點是第一版崇德皇帝禪位的內容,和第二版官吏一體化的內容。

  這兩處內容,和他都是有著切實的關係的。

  尤其是官吏一體化的法案!

  他爹原來是衙門裏戶房的皂吏,一家子世代都是這太原城裏的吏員。

  身份不低,但戶籍上卻是被算作賤戶,還不能考科舉。

  雖然一家人吏員的身份世代相傳,吃喝不缺,但卻沒有上升通道,大的富貴是不用想了。

  沒有上升通道,人做事時自然沒什麽動力。

  他爹平常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欺下瞞上,摟點小錢混日子。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十分的平淡。

  直到昭武軍打進了太原城,軍政府成立缺少官員,給了底層吏員們一個上升的機會。

  他爹因為平常隻是摟點小錢,沒做過什麽出格的事情,才沒被清算,然後得到了這個上升的機會。

  軍政府效法漢唐,打通了官吏之間的隔膜,讓吏員有了上升通道,隻要有能力,便能夠做官,而不再隻是小吏。

  對他們這種世代皂吏的家庭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現在看著官吏一體化被製定成了法案,等大將軍登基之後,便是板上釘釘的祖製,他們家就能夠永遠擺脫皂吏的身份了,他如何能夠不激動。

  而他將來,也是可以借著這股東風,繼續向上升,甚至是混到教育司裏做事,成為真正的官。

  田福貴身上充滿了幹勁,手中拿著報紙,繼續向著桃花山村趕路。

  他這次家訪的目的是要盡可能的拉一些女娃也去學校入學。

  他不明白為什麽大將軍想讓女娃也讀書識字,但他也不用明白。

  隻要按照命令做事就行!

  田福貴進了村,挨家挨戶的做家訪,給那些軍屬們做工作。

  說實話,看著那些軍屬的生活,田福貴心中是很羨慕的。

  家家戶戶都是青磚大瓦房,裏裏外外就連家具都是新的,人人都麵色紅潤,絕對的都是吃喝不愁,甚至還能時不時吃點葷腥改善改善。

  家中的娃娃出個食宿費就能夠免費上學,書本費交不起的話,可以借書抄錄,沒明確規定。

  生病了還有專門的醫院可以看病,也是隻需要出一個湯藥費就行,大夫郎中的出診費由軍政府包了。

  這待遇,誰他娘的能不羨慕!

  自古以來誰家的丘八能有這麽好的待遇?!

  田福貴心中感歎,怪不得昭武軍上下都對大將軍死心塌地,麵對這麽好的福利待遇,誰也得死心塌地啊!

  最終,任憑田福貴磨破了嘴皮子,一個村子,也隻做通了十幾戶人家的工作。

  也隻拉到了不到二十個女娃去上學,隻是就是這不到二十人也不保險,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臨時變卦呢!

  這其中,就有李月!

  李光的爺爺最終還是沒能拗過自己的兒媳婦,在李月甜甜的叫爺爺的聲線中徹底敗下陣來,黑著臉點頭同意李月也去學校讀書。

  隻是,第二天天一亮,老漢便早早的走出了家門,出去找了個跟著勞改營的施工隊一起整飭太原附近官道的活計做。

  因為他兒子的軍餉養活一家人,再供一個孫子上學,本就不能算是太富裕。

  再加上今年山西大旱,田裏雖然不至於絕收,但歉收是肯定的。

  現在孫女也要上學,食宿費,書本費一交,一家人的生活立馬就要捉襟見肘起來。

  他總不能真叫兒媳婦拋頭露麵的,出外邊找個工坊做工吧?

  那不得被人戳脊梁骨嗎?

  他老李家丟不起那人!

  老漢雖然嘴硬,但心底裏還是疼著孫女的,要不然最終也不會鬆嘴同意讓孫女去讀書。

  然後第二天便去找活,給孫女賺食宿費和書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