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令人失望的南京!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2-02-12 21:58      字數:2245
  太原城,這段時間的太原城進出盤查異常的嚴格。

  其實盤查嚴格的不止是太原城,身穿甲衣的昭武軍兵丁在整個山西境內的交通要道,全部設卡駐防,來往行人皆是嚴密盤查。

  尤其是那些身強力壯,持著刀劍武器的漢子。

  每一個都要被細細的盤問。

  隻要是個人,就都能感覺到一股子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迫感。

  至於為何會如此,其實大家夥也都能理解。

  建奴入關,戰局緊張,北京城都被建奴給攻下了。

  山西本就緊靠著北直隸,再加上昭武軍的那位大將軍主動出擊討伐建奴去了,山西境內氣氛緊張一些是很正常的事情。

  說實話,很多人對昭武軍的行為雖然敬佩,但卻是不能理解的。

  敬佩是因為,北京之屠的消息傳遍天下後,雖天下震動。

  但真正主動出兵討伐建奴的,隻有昭武軍一家。

  張獻忠,李自成在陝西因為利益問題鬧掰了,正打的不可開交。

  羅汝才龜縮臨清城,一副縮頭烏龜的架勢,卻是一點要北上討伐建奴的意思都沒有。

  如果說這三家都是反賊,建奴屠北京和他們沒太大關係,他們不出兵討伐建奴是情有可原的話。

  那南邊的南京城就真真是叫人心冷了!

  北京之屠的消息傳到南京之後,南京的那幫子士林領袖們,除去假惺惺的哭了幾天之外,竟然就再無下文了。

  讓天下人看了笑話!

  你他娘的就算是不北伐,好歹也發幾份討虜檄文表表態啊!

  可是,事實卻是啥都沒有!

  就連劉易這個天下聞名的大反賊,在聽聞北京被屠城的噩耗之後,都給天下明發了討虜檄文,直接發兵東征討虜去了。

  可南京城的那些人卻愣是一點反應沒有!

  對比一下南京城那些人的反應,再看看劉易直接東征討虜的行為,天下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雖然他們很不理解劉易為何要主動出擊迎戰建奴強兵,而不是死守關隘,依靠山西的地勢來抵擋建奴。

  要知道建奴滿萬不可敵,而這次入關的建奴大軍可是有整整十萬的啊!

  北京城都被攻破了!

  昭武軍主動迎戰建奴,那不就是找死嗎?

  這對劉易來說實在沒什麽利益啊!

  萬一戰敗了,山西豈不是要如同北直隸一般,落入建奴的魔爪了嗎?

  杜文亮就是天下間,無數對劉易感到既敬佩,又不理解的人之一。

  杜文亮字定遠,徽州休寧人,商賈出身,也就是名傳天下的徽商的一員。

  這次是老劉家第一次和徽商搭上線,雙方第一次做交易。

  徽商也就派來了杜文亮這麽一個徽州商幫中的頭麵人物,親自走一趟山西,以表示誠意。

  杜文亮此次北上,押運的貨物有瓷器,茶葉,鹽,絲綢,硫磺,硝石,糧食等大宗貨物。

  拉貨的船隻足足有數十艘,隨行的商隊護衛一個個都是虎背熊腰的精壯漢子,且一個個都攜帶著刀槍棍棒。

  自從進入了昭武軍治下,一路上就沒少被盤查。

  尤其是當他們接近太原城之後,竟然被要求上交全部武器。

  杜文亮有心拒絕,可看著身穿甲衣,全副武裝的昭武軍精銳甲士,最終還是沒能說出口。

  他並不認為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商隊護衛,能是那些凶神惡煞的昭武軍甲兵的對手。

  商人的圓滑,和好漢不吃眼前虧的識相,讓他迅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交了!

  然後,他們一行人便繼續向太原行進。

  直到他們一行人抵達了太原城外的渡口。

  看著渡口上人來人往的景象,以及沿河兩岸停留著的密密麻麻的船隻。

  這些船隻都是等著檢查過關的。

  杜文亮倒抽了一口冷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他娘的得什麽時候才能輪到我們啊!”

  說歸說,可他也沒什麽辦法。

  最近北直隸戰局緊張,昭武軍在太原這邊大量的收購各種戰備物資。

  並且是大幅度溢價,不限量的收購。

  自然來太原做生意的人就比較多了!

  也就有了眼下船隻鋪滿整個河麵,渡口碼頭人山人海的盛況。

  杜文亮見狀,也不留在船上等,而是帶著幾個隨從,下了船,準備進太原城去遊玩一番。

  太原城作為九邊要塞之一,又是整個山西的首府,即使比不上南京,揚州等大城,也是十分繁華的。

  杜文亮帶著隨從到了太原城外,隻見太原城青灰色的城牆,給人一種曆史的厚重感。

  城牆高達十數丈,牆垛密密麻麻。

  城牆上,齊刷刷一排黑黝黝的炮口,給人莫大的壓迫感。

  “東……東家,這得多少門大炮啊?”

  杜文亮的貼身小廝,望著太原城城頭密密麻麻的大炮炮口,有些結巴的說道。

  杜文亮也是震驚不已,心中驚歎怎麽這麽多炮。

  怪不得昭武軍被人說是火器犀利,光是看著太原城的城防炮,說一句火器犀利那是絲毫不為過!

  見杜文亮和他身邊的小廝一副沒見識的樣子,一旁一個衣著普通的中年漢子,麵露驕傲之色的說道。

  “嘿嘿,幾位是外地來的吧?”

  從言語上看,這個中年漢子應當是太原本地人。

  杜文亮聞言,當即點頭說道。

  “老哥眼力非凡,小弟佩服,不知道老哥如何看出來的?”

  杜文亮是商人,深知和氣生財的道理。

  所以,即使這個中年漢子衣著普通,他說話也很是客氣。

  中年男人笑容依舊,指了指城頭的城防炮,開口說道。

  “這太原城啊,東西南北四門,軍政府總共布置有大小火炮三百七十餘門。”

  “當年官府往城頭運送火炮時,很多太原城百姓都在圍觀看熱鬧數數,這太原城共有大炮三百七十餘門,在太原本地可不算什麽秘密,隨便一打聽就能知道。”

  “二位竟然不知道城防炮有多少,應該就是外地人沒錯了!”

  杜文亮點點頭,卻是倒抽了一口冷氣。

  三百七十門火炮……

  這個數字有些嚇到他了。

  這些年行商天下,南京,北京,揚州等大城市都是到過的。

  他也不是沒見過大炮,但是這麽多的大炮,他還真就沒見過!

  杜文亮一臉驚歎,隻是一旁的中年漢子卻是繼續開口說道。

  “這才哪到哪,要說炮多,還得到大同去看看!”

  自從大同鎮落入昭武軍手中,劉易對大同鎮的經營是不遺餘力的。

  除去恢複大同城防之外,就是給大同鎮撥去了數百門城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