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袁崇煥的取死之道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1-08-21 23:01      字數:3267
  現在出了問題,大明朝的首輔次輔絕對逃不跳責任!

  周道登夠狠,明麵上是說李德安識人不明,但實際上卻是劍指溫體仁和施鳳來!

  溫體仁咳嗽一聲,從朝班中走出,開口說道。

  “老臣年邁昏聵,識人不明,還請陛下責罰,免除老臣職務,貶謫老臣回家養老!”

  崇禎皇帝見到溫體仁想要請辭,冷哼一聲說道。

  “不許!現在朝政正是需要閣老的時候,閣老豈能現在就撂擔子?”

  溫體仁見周道登劍指自己,知道此事上自己是不占理的,來了一手以退為進,直接說自己要致仕。

  正好打中了崇禎皇帝的要害!

  崇禎皇帝的脾氣相當的愛憎分明,對一個臣子寵幸之時,可以說是予取予求,什麽都好商量。

  但是,如果一個臣子讓他失望了,他卻是會毫不留戀的將人貶黜。

  曆史上的袁崇煥,洪承疇,陳新甲皆是如此,在一定的時間相當得到崇禎皇帝的信重,想要什麽就給什麽,隻要他們能辦事。

  但如果他們辦事不利,崇禎皇帝處置起來也是相當的果斷。

  現在的朝政,崇禎皇帝是離不開溫體仁這個老首輔的輔佐的。

  尤其是今年的賑災剿賊工作,溫體仁主持的都非常好,讓崇禎皇帝看到了徹底剿滅流寇的希望。

  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在崇禎皇帝眼中,溫體仁在朝堂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溫體仁說自己要請辭,崇禎皇帝也就不好再怪罪於他了。

  免得溫體仁真的致仕了,中原剿賊局勢又要敗壞!

  施鳳來也是一步邁出說道。

  “啟奏陛下,老臣也有事要啟奏!”

  崇禎臉色陰沉,他可還記得,就是施鳳來替山西布政使李德安,向自己遞的招撫劉易的奏章。

  “講!”

  “老臣識人不明,錯吧奸佞當忠良,罪莫大焉,但求戴罪立功,請求外放山西布政使,為朝廷主持平逆事宜!”

  施鳳來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自己在招撫劉易一事上犯錯了,必要要想辦法彌補一下,否則的話自己這個內閣次輔也就是當到頭了。

  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戴罪立功,他作為內閣次輔,三朝老臣,是有擔任山西布政使的資格的。

  這樣一來,非但能洗清他和李德安之間的關係,還能夠帶領大軍剿逆!

  若是成了,他就有軍功在身了!

  現在溫體仁正得聖寵,他肯定取代不了溫體仁,但等溫體仁幹上幾年退下來之後,他有軍功在身,也不一定不能更進一步。

  崇禎皇帝低頭沉吟,說實話,他並不是一個不能容忍臣子犯錯的皇帝。

  現在看到溫體仁和施鳳來的表態,心中的氣也就消了,最起碼不會遷怒於兩人了。

  “次輔還是留在京中吧,剿逆事宜還是交給三邊總督洪承疇負責。”

  “陛下,我等請求誅殺劉氏賊子九族,以正天下視聽!”

  “請誅殺劉氏賊子九族,以正天下視聽!”

  “請誅殺劉氏賊子九族,以正天下視聽!”

  “……”

  朝中大量的東林黨官員齊齊走出朝班,向崇禎皇帝請願。

  候恂在得知自己兒子的死訊之後,當場口吐鮮血,昏迷了三天才恢複清醒。

  暴怒之下他便向朝中的東林君子們都送去了親筆書信,希望東林君子們能幫他奔走報仇。

  候恂作為東林魁首之一,在東林中的名望是極大的,他的親筆書信隻要是東林中人就不能無視。

  錢謙益,左光鬥,高攀龍,顧大章等人聽說此事之後,也是心中惱怒。

  候恂是東林魁首之一,侯方域是候恂的長子,卻是死在了劉易手上!

  劉易連侯方域都敢殺,這不是在打他們東林的臉嗎?

  這事情能忍?

  果斷不能!

  所以,幾個東林魁首便私底下串聯了一下,發動東林君子們在朝堂上發聲要弄死劉易。

  崇禎皇帝見滿朝皆是對劉易喊打喊殺,微微頷首說道。

  “準奏,不過誅九族太過殘暴,非仁君所為也,就夷三族,首犯淩遲三千刀吧!”

  淩遲三千刀,袁崇煥當年差不多也就這待遇了!

  後世很多人爭論崇禎該不該殺袁崇煥,爭論袁崇煥和毛文龍二人的恩恩怨怨,爭論兩人誰的功勞大,誰的過錯大。

  但劉易覺得這事壓根就不用爭。

  要說功勞兩人都有,袁崇煥主持修建的關寧錦防線,在遼西走廊,擋住了建奴十多年的兵鋒。

  直到鬆錦大戰戰敗後,關寧錦防線才失守,但卻還保留有一個山海關在!

  毛文龍組建東江鎮,騷擾建奴後方,起到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牽製作用。

  使得建奴有所顧忌,擔心自己的老巢被掏,無法全力進攻明朝。

  但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也是有原因的,毛文龍在東江鎮擁兵自重,對他這個遼東巡撫的軍令也是視若無物。

  不管怎麽說一個擁兵跋扈的罪名也是逃不掉的!

  但是,即便如此袁崇煥擅殺毛文老也絕對是錯的!

  就算是拋開毛文龍的東江鎮,牽製了建奴的大量兵力不談,袁崇煥也是既不該也不能殺毛文龍的。

  毛文龍是什麽人?

  是東江鎮總兵,是朝廷任命的總兵啊!

  誰特麽給袁崇煥的權力私自殺死一個朝廷的總兵的?

  他袁崇煥想做什麽?

  造反嗎?

  生殺予奪,那是皇帝的權力。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就是在侵占皇帝的權力。

  這就是袁崇煥的取死之道!

  在袁崇煥殺死毛文龍的瞬間,其實他的命運也就被確定了。

  剛剛登基沒多久,還沒有樹立起自己皇帝威望的崇禎對此會怎麽想?

  他剛登基就有人敢明目張膽的侵占他皇帝的權力了,此人還是他極為信任的,賜予督撫大權的袁崇煥,這還了得?!

  崇禎皇帝是憤怒的,既有權力被侵占的憤怒,也有自己的信任被辜負的憤怒。

  兩份憤怒相加,也就確定了袁崇煥的結局!

  不殺袁崇煥,他皇帝的權力該如何維護?

  要知道,袁崇煥殺毛文龍的時候,還隻是崇禎初年,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積威尤在。

  可不是崇禎末年的年景,隻要手握重兵,別說殺一個總兵,就算是你宰上一兩個宗室玩,皇帝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崇禎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維護大明朝廷的威儀,袁崇煥必須殺!

  現在在崇禎皇帝眼中,劉易所做的事情和袁崇煥所做的事情沒什麽區別,甚至是更加過分!

  劉易是反賊出身,主動上書求撫,崇禎皇帝下令招撫他。

  但現在劉易竟然做出了擅自興兵攻伐,並且殺害朝廷總兵的事情,崇禎皇帝感覺自己的信任被辜負了。

  更嚴重的是,袁崇煥還隻是擅殺了一個總兵,沒有擅自調動朝廷的軍隊進行攻伐,侵占皇帝全力也僅僅隻是侵占了生殺大權一種。

  而劉易呢?

  卻是非但不聽朝廷號令,私自調動軍隊和朝廷的官軍相互攻伐,還在戰勝後殺了一個總兵。

  這他娘的就不止是侵占皇帝的生殺大權了啊,還侵占了皇帝統禦軍隊的權力。

  而軍權,卻是皇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崇禎皇帝究竟會有多憤怒,也就可想而知了!

  ……

  在崇禎皇帝的暴怒下,再加上有滿朝東林的推動。

  劉易的事情很快就被定下了論調!

  劉易被打成了反賊,要予以剿滅!

  夷三族,本人淩遲三千刀處死!

  崇禎皇帝現在連山西剿賊的事宜都選擇暫時放在一邊,下令洪承疇調動山西境內的全部衛所,邊軍,督標,練軍等兵馬,進剿代州。

  現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的候恂上書請求皇帝調他入山西協助洪承疇剿賊。

  崇禎皇帝允了,然後下旨封候恂為山西巡撫,輔助洪承疇進行剿逆事宜。

  原山西巡撫唐文傑調任他處!

  唐文傑本來就是東林黨人,豈敢和候恂這個東林黨魁首爭奪山西巡撫的位置?

  乖乖的接受了朝廷的調令,從山西巡撫調任他處。

  一封聖旨自京師而出,過密雲,昌平一帶,直入山西。

  ……

  代州府府衙內,劉易和安茂同相對而坐。

  劉易將自己所做的事情講述了一遍,安茂同臉上滿是苦澀,知道自己算是被劉易給坑慘了。

  不過他卻也是沒有破空大罵,而是保持了自己一地父母官的威儀。

  劉易有些好奇的詢問道,他不明白安茂同為何對他再次造反的事情好像沒用一點的波瀾。

  “安大人這麽淡定的嗎?”

  安茂同苦笑一聲說道。

  “安某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的!原本青岡山兵敗之時,安某就該死的,現在又苟活了這麽長時間,也算是賺了。”

  “安大人不考慮投效於我,為我做事嗎?”

  劉易開口詢問道。

  安茂同臉上的苦澀更多了。

  其實要是從劉易這段時間的動作來看,安茂同覺得劉易說不定也是有成事的幾率的。

  劉易不僅手上有一支強兵,還兵精甲堅,錢糧充足,還在賑濟百姓,建設地方,恢複生產。

  這和那些隻知道破壞,而不知道生產的流寇不同。

  那些流寇是成不了事的,就算是大明滅亡,那些不事生產,沒有固定基本盤的流寇也隻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事實上曆史也確實如同安茂同所預料的那般,流寇把大明各折騰沒了,但最終卻是卻是便宜了異族。

  李自成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幾月之間灰飛煙滅!

  這就是沒有基本盤的下場,一次兵敗,便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