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朝的海禁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1-08-21 23:01      字數:3256
  “末將無能,請大將軍治罪!”

  博達爾向劉易請罪道。

  劉易擺擺手,將博達爾扶起,溫聲說道。

  “去吧,好好休息休息,回複一下體力,待會大軍正麵擊潰左營之後,還需要你們去擴大戰果。”

  劉易沒有怪罪博達爾,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再說了,博達爾在率領騎兵和左營的騎兵交戰時,表現的並不差,各種應對也都在及格線上。

  打不過,是因為實力不如對方,並不是博達爾的指揮出了問題。

  再說了,現在戰場整體還在劉易的掌控之中,小小的失利不至於讓他失態。

  別看左營騎兵交戰獲勝,好似威風凜凜,但從整體上看卻是昭武軍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左營的前軍被擊潰,和昭武軍作戰的中軍也是節節敗退,如果這樣下去,用不了多長時間昭武軍就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博達爾十分感動,瞬間熱淚盈眶說道。

  “多謝大將軍恩典!”

  劉易點點頭,繼續指揮昭武軍作戰。

  其實也沒什麽好指揮的,現在昭武軍作戰完全沒什麽所謂奇謀妙計,就是正麵剛。

  比拚就是真正的硬實力!

  劉易所需要做的,就是調動兵力,將疲憊之師換下來,把體力充沛的生力軍派上去作戰。

  始終讓衝殺在最前麵的昭武軍,保持著旺盛的體力。

  不斷的壓著左營打!

  昭武軍經過長時間高強度訓練,訓練出來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確保了劉易能夠順利無比的指揮,指揮軍隊如臂使指。

  上下軍令通行,沒有絲毫的阻礙!

  其實也不光是如此,別看昭武軍待遇高,其軍法軍紀同樣是無比嚴格的,對於違反軍紀,違抗軍法的,處罰也是相當的嚴格。

  ……

  左良玉看到了騎兵交戰自己這方獲勝,發出一聲聲得意的大笑。

  “哈哈哈哈!”

  就連他身邊的侯方域也是忍不住大笑出聲。

  “哈哈哈……”

  隻是,左良玉還沒來得及高興多長時間,兩軍交戰的前線就有人跑回來匯報。

  “大帥,大帥,兄弟們實在是頂不住了!”

  騎兵作戰左營確實占據了上風沒錯,但步兵交戰,左營的中軍是真的快頂不住了。

  現在中軍和昭武軍作戰的,已經不是那些被裹挾的民眾了,而是左營的精兵。

  雖然左良玉的家丁還沒上,但現在參戰的那些精兵也都是在關外練出來的強兵。

  雖然打不過建奴,但在關內應該沒多少對手才是。

  但是,現在在戰場上,這些精兵卻是在節節敗退。

  雖然兵都是精銳,但他們的武備卻是極其糟糕的,披甲率隻有四成多一點。

  就算是披甲的戰兵,甲胄的質量也是一言難盡。

  更讓人蛋疼的是他們手上的武器,實在是有些……

  沒法說,沒法說,對付一些流寇還行。

  但要麵對人人身穿嶄新棉甲,甚至是還有一塊胸甲的昭武軍,他們的武器根本無法破防。

  戰場上不斷的出現這樣的一幕,左營的精銳老本對著昭武軍新兵一陣劈砍,昭武軍新兵左右招架,很是狼狽。

  但是,沒用!

  別看昭武軍那些新兵表現狼狽,但他們身上的甲胄質量卻是極好的,左營士兵砍了半天,昭武軍的新兵屁事沒有。

  而昭武軍的新兵如果能抓住機會送出去一刀,左營士卒身上的甲胄能不能擋住,那就真的是看命了。

  左營士兵甚至是有了一種正在和自己對戰的,是建奴的八旗兵的錯覺。

  他們在關外迎戰建奴時,就有這種感覺,自己刀砍劍戳老半天,破不了建奴身上的雙甲。

  但建奴一刀卻是能直接連人帶甲劈成兩半。

  雖然這些昭武軍的士兵表現的遠沒有建奴八旗那麽凶悍善戰,但他們身上的甲胄也不是擺設,是真的也砍不動啊。

  但是,昭武軍也並不是沒有傷亡。

  昭武軍的老兵還好說,他們有一定的戰鬥經驗,知道長槍長矛這類的兵器是要躲一躲的。

  甲胄防的了刀砍劍刺,但卻不一定擋得住長槍長矛。

  雖然不一定能躲得開,但他們最起碼知道是要躲的。

  可新兵不知道啊,和左營士卒廝殺在一起之後,發現自己身上的甲胄敵人壓根就破不開唉。

  然後他們就飄了,仗著自己身上精良的甲胄,莽著就往上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除此之外,還經常有昭武軍小隊突進太快,沒能得到己方的照應,被成建製的圍殲在左營陣中。

  戰爭是殘酷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血流成河。

  地麵躺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體,雙方士兵致死都扭打在一起,要致對方於死地。

  殘肢斷臂到處都是,破碎的屍體千奇百怪,花花綠綠的腸子內髒和屍塊混在一起,白色的腦漿子染著鮮血,流的到處都是。

  ……

  左良玉看著自己的中軍節節敗退,下令騎兵嚐試衝擊劉易的中軍。

  自己這方陷於劣勢,那就是因為剛開始昭武軍就先發製人,用鐵浮屠衝了左營的前軍大陣,導致前軍崩潰,而一發不可收拾。

  左良玉想要用騎兵也衝一下昭武軍的中軍試一試。

  劉易手中拿著一個單筒望遠鏡,觀察著戰場上的局勢變化。

  單筒望遠鏡是東山兵工廠自己做的,不過鏡片不是玻璃,而是水晶。

  因為劉易把怎麽煉製玻璃給忘了,他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望遠鏡是在十七世紀初,一個荷蘭人發明的,至於這個荷蘭人叫什麽,劉易給忘了。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望遠鏡應該已經傳到中國了,東南沿海那些開放的地區應該不少。

  雖然算是稀罕玩意,但聽說過的人也不少。

  劉易把原理大概一說,工匠們也就做出來了。

  現在這個年代,東西方的交流還是不少的。

  說大明朝海禁斷絕與西方交流,才是使中國落後於西方的罪魁禍首的,完全就是包衣奴才在給他的滿清主子洗白呢。

  隻要稍微有點曆史知識的就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大明朝自從迫於財政壓力,搞了個隆慶開關以後,直到明朝滅亡就再也沒有海禁的說法了。

  要不然你以為明末的那些以鄭家為代表的,兼職海盜的海商集團都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其實就算是隆慶開關以前,大明朝的海禁執行的也並不嚴格。

  搞走私做生意大部分都是士紳集團,誰還真的把海禁當回事啊。

  所以說,有明一朝,和外界的交流一點都不少。

  大明朝在南洋還有一大堆叫不出名字的藩屬國呢。

  左營的百餘騎兵向著昭武軍的中軍衝了過來,劉易對著送死來的百餘騎兵卻是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他們是輕騎兵,玩衝陣那不是找死嗎?

  劉易調動火槍兵去應對。

  麵對著衝過來找死的左營騎兵,昭武軍的火槍兵用幾輪齊射,將其完全擊潰。

  硝煙飄揚的到處都是,鉛子橫飛,將一排排的左營騎兵擊倒。

  事實證明,火槍兵用來對付輕騎兵效果還是不錯的。

  左良玉看到了自己派出的騎兵被昭武軍的幾輪排槍擊潰,心中無比的憤怒,但在憤怒之餘,還有濃濃的後怕!

  劉易看著還在飄揚著的左營大旗,歎了口氣,現在他若是帶著幾門大炮,向著左良玉的中軍放上幾輪炮,昭武軍此戰已經贏了。

  隻不過大軍出征太過匆忙,隻攜帶了幾門小型的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是一門也沒帶。

  但佛郎機炮打的是霰彈,由於裝填方式和密封問題,射程十分有限,壓根就夠不著左良玉的中軍。

  本來是計劃用來對付左營的騎兵的,但是左營的騎兵承受了幾輪排槍就潰散了,沒用上。

  劉易下令昭武軍繼續猛攻左營的中軍,昭武軍攻勢如潮,左營的中軍堅持的越發艱難。

  左良玉冷哼一聲,下令自己的家丁衝上去,頂著昭武軍的猛攻,穩住戰場局勢。

  左良玉的家丁都是軍中的精銳,人人披雙甲,一層棉甲,一層鎖子甲,甲胄的質量都還稱得上精良。

  一個個被左良玉花大代價養著,軍餉賞賜就沒缺過,平日裏也經常能得到一些酒肉賞賜,經常打熬力氣,一個個身體都壯碩的很。

  這些人都稱得上一句善戰之士,否則的話怎麽能在關外和建奴麵對麵廝殺呢?

  這些家丁精銳一進入戰場,戰場上左營原本搖搖欲墜的局麵就被穩住了。

  甚至還有家丁想要發起反攻,數十個家丁一起猛攻昭武軍的一個點,想要破開昭武軍的大陣。

  隻是,昭武軍的平均戰力雖然比不過這些家丁,但是昭武軍人多啊,硬生生的憑借人數優勢,將左營家丁的反撲給頂了下來。

  雙方廝殺在一起,叮叮當當的砍做一團,看著廝殺的極為熱鬧。

  但是給對方造成的傷亡卻是極為有限,因為雙方甲胄都很精良,除非攻擊到麵門或是甲胄的接合處,否則的話破甲並不容易。

  但是,這些要緊的地方,雙方士兵都知道要用盾牌護著些,所以一時間雙方都無法給對方造成多大的傷亡。

  左良玉見自己的家丁頂住了昭武軍的猛攻,悄然之間鬆了口氣。

  開口吩咐道。

  “整頓兵馬,準備反撲敵軍!”

  他要打一次大反擊,看看能不能扭轉戰局!

  劉易也看到了前線戰況僵持了下來,嗬嗬一笑說道。

  “左良玉這是把自己的老本都砸上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