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明軍潰敗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1-08-21 23:00      字數:2670
  隻是,包明山心中卻是明白,不能打了!

  鼓山衛已經不能打了!

  整個鼓山衛,擁有戰鬥力的,隻有他的家丁們。

  剩下的那些,一年都不一定訓練一次,像農夫多於像軍隊的普通衛所士卒……

  幾乎沒什麽戰鬥力!

  包明生深吸一口氣,對著自己身邊的親兵說道。

  “取紙筆來,本將要修書一封,請求州衙發兵增援!”

  ……

  劉易率部來到了青岡山要塞,登上了青岡山要塞的城頭。

  趙東在他身後一步站著,臉上帶著笑意,將昨日一戰的經過向劉易描述了一遍。

  劉易說不震驚,那是不可能的。

  這可是大明的朝廷的經製之兵啊!這麽差的嗎?

  趙東像是看出了劉易的震驚,開口說道。

  “大將軍太過高估大明的衛所兵了,衛所糜爛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平常時候一年都不訓練一次,軍餉常年拖欠,武備奇差。”

  “戰力羸弱可想而知!”

  劉易點點頭,他在後世經常看到明末衛所糜爛,戰力羸弱的說法。

  但他向來,衛所畢竟是朝廷的經製之兵,就算是再爛應該也是有些樣子的,沒想到能爛到這種地步。

  五百人馬,隻傷亡了十幾人就轉身潰敗逃跑!

  劉易抵達青岡山要塞,除去帶了一部分生力軍外,還帶足了賞銀和兵甲。

  在白花花的銀子到手之後,頓時,青岡山要塞上的昭武軍軍士士氣大振。

  趙東見此一幕,心中升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大將軍,末將帶人去衝一衝敵軍大營如何?”

  趙東看著視線盡頭的明軍營壘,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劉易點點頭說道。

  “好,不過趙叔切記不可太過深入敵營,以免遭遇埋伏。”

  劉易同意了趙東的請戰,因為他知道,一隻軍隊想要保持旺盛的鬥誌,除去不斷的嘉獎賞賜外,更重要的是不斷的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輕而易舉的擊退來犯明軍,已經使得昭武軍士氣大盛。

  若是趙東帶人衝擊明軍大營,並且能夠得勝歸來,昭武軍的士氣就將得到一個巨大的鼓舞。

  可能不知覺間,就會對明軍產生一種優越心理,這樣一來,麵對明軍接下來的圍剿,昭武軍能夠堅持下來的概率,就將會大增。

  千萬別小看士氣在戰爭中所能發揮出的作用!

  《左傳—曹劌論戰》中,齊魯之戰的結果,就無比清晰的說明了這一點。

  曹劌就是利用了齊軍三鼓之後士氣衰落的空擋,率領魯軍一舉奠定勝局!

  “諾!末將一定得勝歸來!”

  趙東領命而去。

  點齊五十名參加過剿滅青岡山匪眾之戰,回騎馬的老兵,讓他們人人穿甲,做好戰鬥準備。

  五十人就夠了,再多就是累贅了。

  襲營,要的就是一個突然性,抓住明軍防備不及的時間,打破大營。

  一舉擊潰青岡山要塞外的明軍!

  敵人是無甲的明軍,五十著甲的昭武軍隻要指揮沒問題,足以擊敗敵軍。

  趙東親自帶隊,城門大開,騎馬飛奔殺向明軍大營。

  在他身後五十騎接連奔出城門,沉默著一言不發,衝向了明軍營寨。

  騎兵飛馳如風,隻是眨眼間,就衝到了明軍營寨跟前。

  明軍布置在營壘外的哨探察覺到了地麵在震動,抬頭,就看到了叛軍主動出擊,還人人騎馬,皆身穿黑色棉甲。

  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

  “敵襲!”

  “敵襲!”

  隻是可惜,等他發現已經遲了,他的聲音才剛落下,趙東便騎馬從他身邊掠過。

  一具無頭屍體倒地!

  趙東身後的昭武軍騎兵紛紛縱馬跟上,一隻隻馬蹄落地,揚起巨大的煙塵。

  明軍營壘中亂成了一鍋粥,包明山從大帳中出來,披掛好鐵甲,見此一幕,目眥欲裂的瞪大眼睛。

  “該死!”

  “所有人,結陣準備接敵!”

  包明山下令。

  但是戰場上的一切哪裏是那麽好控製,昭武軍眨眼間就衝入了明軍大營。

  趙東一馬當先,手中長刀橫在身側,戰馬速度飛快,刀刃在戰馬速度的加持下,輕鬆斬下一顆顆人頭。

  五十名昭武軍騎兵衝入明軍營帳,見人就殺,扔出火把,點燃了一座座帳篷。

  帳篷中不斷的有明軍士卒狼狽奔出,被昭武軍騎兵斬首。

  甲胄在戰場上的作用顯露無疑,有的明軍軍士暴起反擊,隻是他們的攻擊卻是連昭武軍身上的棉甲都破不開。

  而昭武軍軍士一刀斬下,卻能直接殺死無甲的明軍。

  明軍毫無疑問的潰敗了,幾乎全部的明軍都在狼狽奔逃,丟盔棄甲的到處亂竄。

  包明山無比痛苦,他知道自己敗了。

  戰局無法挽回了!

  “撤,都撤!”

  包明山隻得如此下令,隻希望鼓山衛還能逃出些將士。

  “跪地投降不殺!”

  “跪地投降不殺!”

  “跪地投降不殺!”

  “……”

  昭武軍軍士見勝局鎖定,不停的大喊勸降。

  明軍士卒開始有人丟掉兵器跪地請降,漸漸的投降之人越來越多。

  能夠逃走的卻沒有多少!

  趙東率領的昭武軍人人騎馬,大多都隻是步兵的明軍,如何能夠逃脫他們的追殺。

  隻有包明山以及他身邊的親衛家丁等寥寥幾人,騎著馬逃出了營地,頭也不回的向著代州城的方向逃去。

  趙東騎馬駐立,營地中投降的明軍被統一押在了營地中央的空地上。

  青岡山要塞城門打開,劉易帶著人手出城,幫著打掃戰場。

  劉易來到了趙東旁邊,滿是讚賞的說道。

  “此戰東叔立大功了,我必然上報父親,為東叔請功!”

  “此戰皆賴大都督決勝千裏,大將軍運籌帷幄,末將不敢居功!”

  趙東十分謙遜的說道。

  劉易卻是灑脫的笑道。

  “哈哈,東叔不必如此,該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誰也不會搶,誰也搶不走。”

  功必賞,過必罰!

  這樣,才能有規矩,有了規矩軍法,軍隊才能戰無不勝!

  昭武軍開始打掃戰場,沒多長時間,俘虜和繳獲便統計出來了。

  “回稟大將軍,此戰我軍共殺敵四十七人,俘虜明軍近四百人,繳獲長槍三百杆,長刀二百把,盾牌五十四麵,各類甲胄八具。”

  “戰馬十一匹,各類糧草輜重五十石!”

  昭武軍中的文書上前向劉易匯報道。

  劉易微微頷首,開口吩咐道。

  “所有的軍備輜重留下補充部隊,戰俘全部送到後方,正好礦場中缺人。”

  至於說收編戰俘……

  劉易暫時還沒這種想法!

  現在朝廷的下一次圍剿隨時有可能到來,並且下次來的就不會是一個衛所幾百人了。

  甚至是邊軍精銳都有可能被調動!

  萬一現在收編了戰俘,到時候那些戰俘在戰場上給他來一下倒戈一擊。

  劉易就真的該哭了!

  所以,他寧願讓那些戰俘全部去礦山挖礦,也沒有要收編他們,加強昭武軍戰力的想法。

  最起碼在昭武軍徹底站穩腳跟之前,沒這種想法!

  青岡山要塞繼續全力以赴的備戰,原平縣中不斷的有兵甲輜重,錢糧補給送到青岡山要塞。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夏季,冬小麥正在收獲,原平縣暫時還不缺糧食。

  劉老爺在夏收之後,除去運送往青岡山要塞的糧草之外,還在不斷的往東山深處的軍寨運送糧草物資。

  隻是與此同時,劉家抄那些士紳大戶所得的銀兩,也在不斷的花出去。

  劉家在起事之後,為了拉攏人心,在劉易選擇學習李闖王的做法,向劉老爺提議宣布原平縣三年不征,劉老爺也答應了。

  也就是說,如果不想自己打自己臉,在三年之內,劉家就別指望能夠從原平縣收上來一粒糧食,一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