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三餉
作者:愛妃家的鄭      更新:2021-08-21 23:00      字數:2680
  劉家的團練招兵點很快就變得人滿為患。

  不知道多少窮的隻剩下一條命了的流民,想要加入劉家的團練混口飯吃。

  ……

  當劉易從睡夢中醒來,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了。

  他揉了揉有些發漲的腦袋,從床上起身。

  見他醒來,旁邊的幾個小丫鬟紛紛上前來伺候他穿衣洗漱。

  沒多長時間,換了一身月白色衣衫的劉易就從房間裏走了出來。

  他剛準備詢問身邊的丫鬟劉老爺在哪裏,劉老爺就黑著臉從外邊走了進來。

  “易哥兒,你和我來!”

  劉易抬步跟上,跟著劉老爺走進了書房。

  “父親怎麽了?”

  劉易開口詢問道。

  “狗官趙德全要收夏稅了。”

  劉老爺黑著臉說道。

  劉易估算了一下時間,感覺夏稅不該是現在才對啊。

  大明朝的農業稅分為分為夏稅和秋稅兩部分,分別是在夏天和秋天收獲之後收取。

  現在還是春天,夏收別說結束了,去年種的冬小麥還沒成熟,壓根還沒開始呢!

  趙德全收的哪門子的夏稅?

  見劉易困惑的表情,劉老爺歎了口氣解釋道。

  “今年流賊又起,皇帝下令加征三餉,剿餉,練餉,遼餉,趙德全收的夏稅是前幾年的。”

  “他說我們原平縣前幾年三餉都沒交,算是拖欠了朝廷賦稅,若是不想被朝廷治罪,就要補齊前些年的欠下的三餉。”

  劉易嘴角抽了抽,這趙德全的吃相就有些難看了啊!

  大明加征三餉,是在天啟年間就開始的,但是卻一直沒能在原平實施下來。

  為什麽呢?

  因為原平上下士紳聯合一起,將前幾任知縣給喂得飽飽的。

  而大明官場上向來都有硬頂皇帝,為“民”做主的官場風氣。

  前幾任知縣被士紳們給喂飽了,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加征三餉了。

  然後就給皇帝上書,原平地處邊塞,窮困不堪,實在不堪加征三餉,然後,加三餉這件事情,就一直沒能在原平縣落實下來。

  但是,趙德全這狗日的不講規矩……

  竟然翻舊賬了,劉易還真就不相信,這貨把前些年欠的三餉收上來之後,還真能上交給朝廷。

  這筆錢,絕對是要進他自己的腰包了!

  說實話,這筆錢,原平縣的士紳出得起,但趙德全的吃相是屬實有些太難看了。

  “父親準備怎麽處理這件事情?”

  劉易開口詢問道。

  劉老爺冷笑一聲,語氣不屑的說道。

  “趙德全那狗官,想要錢?一分老子也不會給!”

  “若是朝廷怪罪下來?”

  劉易詢問。

  “吾兒放心,原平上上下下的士紳都已經寫信給前幾位知縣大人了,那趙德全翻不了天!”

  劉老爺自信滿滿的說道。

  趙德全翻舊賬的行為,得罪的不隻是需要交錢的原平士紳們。

  還有前幾位收了錢的知縣老爺,趙德全翻舊賬,不就相當於在說他們包庇治下鄉紳不交稅嗎?!

  這能忍?

  劉易點點頭,沒說什麽,但卻覺得事情或許沒那麽簡單。

  劉易像是忽然想起來了什麽,對著劉老爺說道。

  “父親,我帶回來的那些甲胄和武器都歸納入庫了嗎?”

  劉老爺點點頭。

  劉易開口提議道。

  “父親下令召集我們家的工匠,讓他們研究研究怎麽製甲,怎麽生產火銃吧。”

  “我家的工匠還是太少了!”

  劉易感歎道。

  劉家僅僅隻有幾十名工匠,雖然看起來不少,但真要做什麽事情,就顯得有些不夠了。

  “吾兒有什麽辦法嗎?”

  劉老爺詢問道。

  劉易低頭片刻之後說道。

  “我們讓那些工匠都帶學徒吧,學徒學習上幾年,也就是一個合格的工匠了。”

  “還有就是,以後我家商隊外出賣貨的時候,也要從各地往回搜羅工匠。”

  劉老爺歎了口氣,有些遲疑的詢問。

  “讓那些個工匠帶學徒,他們能樂意嗎?”

  為什麽中國古代有很多的技術都失傳了,歸根結底就四個字,敝帚自珍罷了!

  師傅傳徒弟都要留一手,生怕學會徒弟,餓死師傅!

  想要那些工匠心甘情願的帶學徒,哪裏有那麽容易?

  劉易卻是笑了笑說道。

  “他們之所以不願意,還是利益不夠!”

  “每帶出一個學徒,每月的工錢上漲一成,學徒出師之後,前三年工錢,要上交師傅一半。”

  “我就不信這樣,那些工匠還不肯帶學徒!”

  劉易其實是想要辦學校的,辦專門培養工匠的技師學校,不光如此,還要培養算學,農業,物理,化學方麵的人才。

  但現在他一無教材,二也沒有師資,實在沒辦法著手去做。

  想要更多的工匠,隻能是以利誘之!讓那些工匠主動往出帶學徒。

  劉老爺認同的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劉易的看法。

  ……

  劉易說做就做,在召集諸多工匠研究如何修補製作甲胄的同時,將帶學徒的事情也講了出來。

  原本那些工匠還不樂意,生怕有人將他們吃飯的本事學了去,但在聽完劉易給出的條件之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同意。

  各自挑選學徒,準備帶學徒了!

  在將這件事情交代下去之後,劉易再次前往了東山深處的軍營。

  視察了一下正在訓練的團練之後,劉易去了劉家的礦場,找到了劉管事。

  “劉管事,我想你帶人去青岡山。”

  劉管事臉上的表情,表明了他現在究竟有多詫異。

  “為何呀少爺,青岡山上的匪眾不是已經被我們剿滅了嗎?”

  劉易點點頭,然後解釋說道。

  “青岡山的匪眾確實是被剿滅了,但是青岡山山寨修在深山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並且山寨已經被修建成型了。”

  “我們隻需要派少數人手過去,就能卡住青岡山這個戰略要衝之地,現在將其放棄的話,實在是有些可惜。”

  “少爺您的意思是?”

  劉管事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我給你一百人,你帶人控製住青岡山山寨,以後再有商隊自青岡山過,就要給我劉家交錢。”

  劉易開口說道。

  “我已經和父親說過了,父親同意叫你去。”

  劉管事卻是一臉為難,有些不情願的說道。

  “少,少爺,這不是叫我去做賊匪嗎?”

  劉易點點頭,安慰劉管事道。

  “隻要你這事做好了,過些日子安排你兒子到我身邊來做親隨。”

  劉管事聞言,知道木已成舟無法改變了。

  “是,老奴一定把事情辦好!”

  不過,讓他感覺有些安慰的是,劉易將他兒子調到身邊做親隨,這樣一來也算是給自己兒子謀了一條出路。

  劉易滿意的點頭,心情很不錯。

  狡兔尚且知道三窟,何況是他呢?

  將劉家基業全部放在原平,絕對不是什麽保險的事情。

  將青岡山掌握在手中,將來也算是為自己留了條退路。

  他可是清楚的記得,今年秋天,流寇就要大舉入寇山西了。

  雖然具體是幾月他忘記了,但就在今年崇禎五年,絕對不會錯!

  若是流寇大舉來犯實在不可阻擋,那他就準備帶著家人入山,先躲一段時間再說。

  ……

  代州,代王府!

  身為大明親藩,封國二百多年的藩王,代王府修建的自然是富麗堂皇。

  期間假山,池水,小亭,飛瀑星羅棋布,修建所用的木料,石料都是上佳的品質。

  二百多年的財富積累,使得代王的家底十分豐厚,既然家底豐厚,代王自然不能虧欠了自己,王府也是多次翻修擴建。

  一處涼亭中,身材肥胖的代王正在閉目小憩。

  而在他身邊,結果丫鬟侍女扇風伺候,地上還放著一個散發著絲絲涼氣的冰盆。

  雖然現在還尚且是春天,但身材肥胖的代王,已經感覺到了夏季的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