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讀書學習
作者:大領主      更新:2022-02-11 04:34      字數:2120
  之前說過,吳池打算收編董卓的那些麾下,那些西北精銳部隊。

  隻不過因為那時候一是沒機會,二是聽信了李儒的建議,還想在朝堂上讓董卓當擋箭牌。

  現在,雙方已經徹底撕破臉,沒法再和平合作了,董卓李儒二人又不可能真心歸降,所以就隻能用最後的手段,將二人殺了複活,進而掌控整個西涼軍了。

  後續的事,吳池準備全權交給李儒來辦,自己就不再操心了。

  正如他跟李儒說的,李儒是聰明人,知道該怎麽做。

  吳池放心!

  現在吳池回到雒陽,準備去處理其他的事。

  比如,朝堂上……

  現在朝堂上的格局,自從董卓一派的倒下後,開始變得有些微妙:

  先前,朝臣們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董卓,所以有大量的人紛紛投靠了吳池,包括袁家等老牌世家。

  現在董卓沒了,乍看起來,似乎即將變為吳池的一言堂,從此吳池獨攬朝局、說一不二、再無敵手……

  然而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政治鬥爭這個東西,它是永遠存在的,不會因為某一人、某一派的倒下消失而消失。

  先前,眾人鬥爭的目標是董卓,而董卓沒了後,如果沒能立即產生一個新的鬥爭目標的話,人們就會自發地選出一個最得勢的人,成為新的公敵。

  哪怕這個‘公敵’曾經是自己的合作夥伴。

  吳池縱觀曆史,可太了解古代朝廷上這幫臣子了,別的未必擅長,內鬥的本事永遠是NO.1的。

  如果吳池不及時做些什麽,那麽原先投靠自己的那些人,很快就會成為敵人,聯合起來鬥自己。

  而這個苗頭,已經產生了:在先前吳池剛剛抓獲董卓時,在城樓上,那些朝臣們不就借機對自己冷嘲熱諷,總想著攻訐一番吳池嗎?

  吳池可以預見,之後這些人還會找各種機會,給自己下絆子、耍手段、下黑手。

  必須得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

  政治方麵的事情嘛……

  吳池還真不是很擅長。

  畢竟吳池在穿越前就是一個普通人,或許因為遊戲的緣故,有很強的指揮天賦。但在別的事情上,尤其是複雜的政治方麵,吳池哪裏懂那麽多!

  現實中,多數人都喜歡談政治,君不見你走到大街上,隨便拉兩個下棋的老大爺,或者找幾個幹苦力的工人,坐下來,小酒一喝,煙一點,他能跟你聊上三天三夜的政治,談得頭頭是道的。

  但喜歡談,不代表真的懂啊!

  絕大多數人的政治手腕,其實根本上不得台麵,也就是路邊老大爺水平。你真以為把國家交到兩個路邊大爺手裏,就能搞好?

  扯蛋呢!

  真要搞好政治,一是要尋求真正的政治人才的幫助,對於吳池來說,像是荀彧、張既這些人,都是良好的臂助。

  二嘛……

  就是要多讀書。

  本朝太祖農民家庭出身,但是後來人家各種求學,讀過很多書,建國後也是手不釋卷,積累了豐厚的知識。

  往前論,明朝太祖朱元璋也是貧苦出身,可是等他當了皇帝後,同樣讀了不少書,不願意繼續當泥腿子。

  再再往前,曆朝的皇帝,無論是什麽出身,一旦成為皇帝後,都讀了不少書籍,吸取前朝教訓,製定更為完善的政治製度。

  吳池自然也要好好學習學習。

  於是……

  吳池:“係統,給我推薦些政治方麵的書籍!”

  【好的。關於治理國家的政治書籍,本係統推薦以下書目:《商君書》《帝範》《帝學》《治國方略》《資治通鑒》《君主論》《理想國》……】

  【其中,現世已有的書籍每本售價1商城幣,中國後麵朝代的書籍每本10商城幣,國外書籍每本20商城幣】

  吳池:“哦,還挺便宜!那就除了1商城幣的外,其餘的給我各來一本!”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吳池開始了每日讀書的生涯。

  這事吳池並沒有刻意隱瞞,隻是把那些不是這個時代的書名隱藏了而已。

  外界對此眾說紛紜,有的人稱讚吳池勤勉好學,好!

  有的人覺得吳池是裝模作樣附庸風雅,鄙夷不已。

  袁隗等老牌世家的態度是:“吳司空無論是真想做學問了,還是裝裝樣子,都是好事!這說明他更重視咱們士人,不會像何進那匹夫一樣,表麵恭敬,實際輕視我等!”

  而像蔡邕、盧植這些本就親近吳池的大儒,則喜出望外,紛紛拿出自己家裏珍藏的書籍送給吳池,欣慰地鼓勵他,表示如果有什麽不明白的,可以隨時向他們請教。

  吳池笑著謝過。

  就這樣,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期間,杜小姐的婚禮也籌備的差不多了,就等著最後的迎親拜堂了。

  吳池對此自然是滿心期待,等著當新郎官。

  隻是,在這時候,蔡邕找上門來。

  吳池熱情地接待了蔡邕,笑道:“蔡先生,你送我的那些書,我準備下個月就讀!最近我正在讀盧先生送我的《春秋》,其中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正好您來了,可否給小子釋疑一二?”

  蔡邕的臉上的笑容一滯,但轉瞬恢複,答應了:“賢侄求學若渴,老夫豈會推辭……”

  他猶豫了下,終究還是決定先解答了吳池的疑問再說。

  二人進入書房,釋疑一番後,吳池笑道:“蔡先生,今日你來,不止是來考較小子學問的吧?可是有其他的事?”

  吳池的察言觀色能力也不弱,自然能看出蔡邕有心事,而這心事大概率跟自己有關。

  蔡邕麵露為難,又猶豫了一番,歎了口氣:“唉……造孽啊!”

  吳池更奇了:“怎麽了?”

  蔡邕:“吳賢侄,此事本不該讓賢侄為難,賢侄即將娶妻,老夫……老夫……唉!都是老夫那閨女……唉!”

  吳池一愣,心說閨女?

  蔡文姬?

  等等,雖然我當初也想過娶你女兒,但那時候你不是推脫了嘛!現在……

  唔,當初推脫的理由是她年紀還小,現在算來,她應該是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紀了。

  可是……

  怎麽偏偏是這個節骨眼,來找我說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