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冊立新君
作者:大領主      更新:2022-02-11 04:34      字數:4120
  當二人進入十常侍所在的房間時,張讓等人都是一驚。

  郭勝皺眉道:“蹇碩,我們可沒有叫你來!”

  吳池打斷道:“是我叫他來的。”

  張讓笑著打圓場道:“即是吳州牧的意思,我們當然會給這個麵子!”

  趙忠亦道:“都是自己人嘛,沒關係的,嗬嗬!”

  於是落座。

  吳池看向張讓道:“既然張大人願意給我這個麵子,那蹇碩的命,就保下來吧!”

  “這……”

  有人本想裝傻想問“吳州牧這是何意”,張讓先一步開口道:“這是自然,嗬嗬嗬……”

  有些事,心照不宣即可。

  蹇碩對吳池感激不盡!

  吳池:“還是說說何進的事吧!”

  蹇碩的事不過是個小插曲,對吳池來說不足為道,雖然這‘不足為道’的事涉及蹇碩以及他背後整整一個家族的性命。

  在曆史上,蹇碩被推為替罪羊後,何進誅了蹇碩九族。

  段珪:“吳州牧,您的麵子我們當然要給,但是大將軍那邊怪罪起來,我等又如何自處?”

  吳池冷笑道:“如何自處?愛怎麽處怎麽處!”

  段珪急了:“吳州牧這是不管我們了?”

  吳池看向張讓,張讓明白了他的意思,道:“吳州牧的意思是,我等不需要向何進服軟,也可以……沒事?”

  吳池點頭:“正是!從來隻有弱者向強者低頭,況且就算低頭了,人家也隻能饒過你一時。仇恨既然結下,便不是那麽輕易能化解的。”

  “這……”

  張讓小心翼翼地問:“吳州牧是說,我們還有反擊的機會?”

  吳池道:“如果你們聽我的,就算最終不能勝,至少也能留的一條命在!”

  張讓明白吳池的意思了,昨天晚上,就是他們自以為得計,執意不聽吳池的,才導致失敗的。

  於是,張讓對著吳池來了個叩拜:“那……我等便要多多仰仗吳州牧了!”

  張讓是十常侍的頭目、主心骨,他的意思,就是十常侍,乃至整個宦官集團的意思。

  吳池心說:是因為我昨晚預言他們失敗,應驗了,所以在他們心中產生了信賴感嗎?現在居然這麽老實地就聽我的了。嘖,看起來接下來,我就要多出力了……

  明明在曆史上,都是張讓自己在那盡力與何進周旋的!

  罷了,既然自己已經選了選項一,那就負責到底吧!

  於是,吳池沉吟一番,開口道:“何進,匹夫一個,不足為慮。”

  十常侍們就喜歡聽這個,紛紛附和:“對!就是個殺豬的!”“當年要不是咱們抬舉他,他能有今天?”“不過是仗著妹妹的美色,才有今日,其實就是個草包蠢貨!”

  吳池:“他們背後的那些大臣,才是心腹大患,所以,咱們接下來要對付的,是他們的手段。”

  十常侍們紛紛點頭認同,其實,吳池這番話,曆史上就是張讓說給其餘九個人聽的。隻是現在被吳池說了,這樣不僅讓那九個人佩服,也讓張讓心中欽佩起來。

  而後,吳池才說出了自己的內容:“你們在朝中的那些黨羽,不過都是一群牆頭草,關鍵時刻是不會給你們雪中送炭的。但是他們終歸也是一股力量,是力量就要利用起來。以往,他們聽你們的,並非是看在你們幾張老臉的麵子,而是看劉宏的麵子。現在我哥死了,如果你們不能做些什麽,讓這些人重新樹立起信心的話,他們可就要調轉陣營,投何進了!”

  張讓麵色凝重:“扶新帝登基。”

  在曆史上,十常侍麵對大將軍,之所以節節敗退,一路潰不成軍。就是因為在這最關鍵的一招上,落了下風。

  何進在曹操的建議下,以最快速度將劉辯扶上皇位。劉辯是何進的親外甥,年紀又小,自然事事聽何進他們的。這樣一來,原本‘宦官掌握皇帝、大將軍掌握權臣’的格局,就演變成了‘大將軍掌握一切,宦官淪為喪家之犬’的格局。

  之後的廢董後、接管禁軍,乃至調外兵進京,處處占據主動,都是因為掌握了皇帝的緣故。

  所以,如果要幫十常侍,這最關鍵的一步,吳池必須出手。

  吳池:“這事我們能想到,何進的人肯定也能想到,所以咱們動作必須要快!在這方麵,咱們有一個優勢,是何進比不了的。”

  張讓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何進要想冊立新君,必須召集大臣,商議妥帖後才能進行,以求堂堂正正,這之中必然靡費不少時日。而咱們身居內廷,行事最為便利。”

  吳池:“還有太後那邊,最好能獲得她的支持。”

  張讓:“這是自然……”

  他忽然想到什麽,看向蹇碩:“蹇碩你平日裏與太後最為交好,此事由你來做最為妥帖!”

  其餘常侍紛紛反映過來,看了看蹇碩,又看向吳池,心道:原來這才是吳州牧保下蹇碩的真正目的嗎?

  果然棋高一著啊!

  他們對吳池更加佩服了。

  蹇碩自然沒有絲毫推辭,自告奮勇地表示一定完成任務。

  吳池又問道:“我哥臨死前,有沒有留下什麽傳位聖旨之類的?”

  張讓笑道:“自然是有的!”

  說著,從懷裏取出一份密旨,這東西他都是貼身收藏,生怕被偷了。

  在曆史上,劉宏因為死得倉促,沒能有機會留下聖旨,隻是在死前口述給蹇碩聽罷了。

  但畢竟口說無憑,那話出得劉宏口,入得蹇碩耳,連個見證人都沒有。也難怪之後何進扶劉辯登基後,十常侍他們連站出來反對都沒法反對。

  而在本時空,因為吳池的原因,讓劉宏臨死前生生吊了一個月的命,使得他有充足的時間來處理後事。

  吳池點頭:“那就好,事不宜遲,盡快行動吧!現在是要命的關鍵時刻,每早一點,都會讓你們距離粉身碎骨遠上一步!”

  張讓慎重地回複:“我等曉得!”

  於是,在經過一晚上的聯絡後,第二天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劉宏的死訊被正式公布出去。

  於此同時,劉宏的傳位詔書,也一並被公開宣讀出來。

  朝野震驚。

  ……

  朝堂上,臣紛紛身披孝服,伏倒在地,對著劉宏的靈樞叩拜。

  他們或是真心、或是假意地,發出了哭聲,口中叫著“皇上啊,你怎麽就離我等而去了呢!”之類的話。

  吳池也跪在那……

  在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時,吳池對於給人下跪,還是蠻抵觸的,畢竟身為一個現代人,是沒有給人下跪的習慣的。

  但是後來吳池就坦然接受了。

  不是他骨頭軟,而是他發現,至少在漢朝,下跪其實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因為這個時候,椅子這玩意,在中原沒有。

  椅子是胡人發明的,最初叫胡床,後來才傳入中原並普及的。

  在傳入之前,漢人們想坐下,都是用的跪坐的姿勢。在這個時候,跪幾乎等同於坐。

  不僅僅是屁股貼後腳那樣坐著,即使是屁股離腳、大腿直立起來,跟後世下跪一模一樣的動作,也同樣不代表什麽。

  吳池見過無數人,上到皇帝、朝臣,下到黎民百姓,他們麵對自己時,對自己跪著,沒有絲毫不適。

  因為在坐椅子普及之前,給人跪著,並不代表你臣服對方了。

  隻有叩、拜,才是向對方臣服的儀式。叩就是磕頭,拜是在跪的基礎上,將上半身壓低。

  吳池以前跟劉宏在一起時,經常吳池站著,劉宏給吳池跪著,讓吳池心中暗爽了好久。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吳池也就漸漸不再覺得有什麽了,也開始主動給別人跪了。

  其實說白了,是否臣服對方,與你做什麽動作無關,隻看心中認不認同。

  你心中想臣服對方,那無論你做什麽動作,哪怕是朝對方撅屁股,那也是臣服。

  而你心裏不服對方,就算你給對方磕頭,也可以解釋為你頭皮癢了,在止癢。

  不說這些。

  眾朝臣哭嚎過後,何進忽然站起身來,大步朝劉辯走了過去。

  吳池眼睛一眯,心道:形勢變化了,何進他們居然還想來這招嗎?哼,可惜有我在,你們休想!

  於是吳池開口道:“大將軍,你怎敢如此無禮?眾臣皆在悼念先帝,你卻起身急趨,是要冒犯天威嗎?”

  不想,何進不搭理他,腳步加快繼續朝劉辯過去。

  吳池心中冷哼:裝聾作啞?想生米煮成熟飯,把劉辯扶到皇位上,造成既定事實嗎?原來這就是你們的策略!

  想到這,吳池果斷出手,手腕一翻,一顆豆子出現在吳池手中。

  噗!

  豆子擲向何進的腿,何進吃痛慘叫一聲,趔趄幾步,跌倒在地。

  “大將軍!”“大將軍你沒事吧?”“快去扶大將軍!”

  朝臣中當場站起幾人,就要過去。

  吳池正要再掏豆子,旁邊一隻手伸了出來,那手抓雖然枯瘦,卻像鐵鉗一般死死扣住了吳池的手腕。

  還未等吳池去看對方是誰,又有幾個人紛紛伸出手來,或是拽住了吳池袍服,或是按住了吳池肩頭,總是就是將吳池製在了原地。

  “浯然啊,這裏沒你的事!”

  吳池扭頭一看,說話的是熟人……

  曹操。

  之前討伐黃巾時,曹操曾經跟吳池見過一麵,後來吳池入朝後,曹操也曾與吳池接觸過幾次,自詡是吳池的熟人。

  以往吳池雖然心中將他當做未來的敵人,但麵上還是維持著友好。

  現在,曹操便仗著這‘友好’,對吳池婉言相勸:“浯然,你是個人才,但這裏麵的水很深,你陷進去隻會對你不利……為兄這是為你好!”

  吳池轉念一想:雖然自己投靠了十常侍,但在外人眼裏,卻是不知道這事的。

  在他們看來,吳池去大將軍府捉蒯越,不過是報私仇,雖然借了十常侍的勢,但也不過是互相利用一下,交情應該‘不深’,是可以爭取的對象。

  而現在擲豆子阻止何進,大概也是因為那明麵上的理由,單純覺得何進‘失禮’而已。

  想到這,吳池微微一笑:“禮不可廢!無論出於什麽樣的原因,大將軍對先帝不敬,是不能容許的!”

  說完,吳池掙紮了一下,沒能掙紮動……

  吳池的力氣雖然大,但周圍那麽多人齊出手製住吳池一人,而那些人裏,也不乏力大出名的。

  吳池不由暗罵:麻蛋,你們這麽本事,怎麽董卓亂政時不拿這份力量去攔董卓?

  現在倒顯能了?

  嗬……

  吳池眼看著那些朝臣已經上去,就要把何進扶起來,他冷笑一聲,不再掙紮了。

  他早有預備。

  隻聽他大喝一聲:“宮廷衛士何在?還不速速將這些亂臣賊子拖下去!”

  宮殿中是有衛士的,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了保護皇帝、維護秩序。

  在曆史上,何進等人逼宮冊立新君時,是袁紹帶兵控製了那些衛士,如此才能讓何進大搖大擺地上前的。

  而在本時空,因為時間倉促準備不足,袁紹沒能掌握到足夠控製宮廷的兵馬,現在宮中衛士們依舊聽從十常侍調遣,也就同樣聽吳池的。

  在吳池一聲令下後,他們果斷上前,雖然不敢出手攻擊那些大臣,卻用身體組成了人牆,構成了一道牢牢的防線,將朝臣們擋了下來。

  有的朝臣性急,仗著自己身強力壯,就要將衛士們硬擠開。

  吳池緊接著又道:“現在,速速退下,可恕爾等無罪!若執意妄為,衝撞了靈樞,視同謀反,誅九族!”

  那些朝臣們果然一滯。

  但隨後,有沒上前的朝臣陰陽怪氣道:“吳州牧好大的口氣!說誅九族就誅九族?你以為你是皇帝嗎?誰給你的權力!”

  吳池反唇相譏:“我不過是陳述律法罷了!這幾個人在先帝靈堂上衝撞靈樞,難道不是謀反嗎?謀反了不應當誅九族嗎?”

  那人還待爭辯,吳池卻站起來了。

  是的,原本被一群人按住一動不動的他,此刻,成功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