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貢舉臨近
作者:寒江晚樓      更新:2020-03-23 02:46      字數:2723
  “王禪老祖,急急如律令”,青灰道袍男子大喝一聲,長劍急舞,龍行虎步地圍著廳中桌案踏罡步鬥。

  “起!”

  青灰道袍男子劍尖挑動,隻見桌上燃至一半的香火忽地明亮起來,幾個呼吸間燃盡成灰。他腳步不停,繼續念道:“天蒼地茫,眾神何方。”

  念完,他用劍挑動香灰,在空中畫了個符,香灰竟在空中又起火光。

  青灰道袍男子擲出長劍,手印頻變,隨即單膝跪地:“弟子楊仁力恭迎太上台星降臨,求賜神力,以衛吾皇長生。”

  他神色嚴肅,表情卻有些扭曲。

  見他此番,駱書蝶“嗤”的笑出了聲音,打破了原本詭異莊重的氣氛。她隨即知道失態,慌忙用手按住了口。

  風韻道姑瞪了她一眼,又繼續抬頭仰望上空。空中香灰繼續燃燒,照的門廳光亮異常。

  原本端坐在東側上首仙風道骨的中年漢子緊張的站起身來喊道:“仁力,成了。”

  廳下單漆跪地的楊仁力聽他此言,仍未起身,繼續保持著原本的動作。

  忽然,空中香灰燃盡,隨風而落,撲了他一身。

  駱書蝶再也忍不住,站起來大聲喊道:“二師兄,你又失敗了。”

  中年道姑疑惑道:“不應該啊,莫非磷粉和硫磺放少了。”

  中年漢子接道:“不管怎樣,都是你功夫不到家,太師父可說了,他已經出麵與宮廷秘線聯係上了,有機會便會為你搭線,入宮麵聖,若是搞砸了,大家都要完蛋。”

  楊仁力跪倒在地,顫聲道:“弟子知錯,一定多加練習。”

  中年漢子不理他,回頭衝駱書蝶和模樣俊俏的年輕道士道:“書蝶、書文,你們兩個也不要幸災樂禍,這幾日跟隨你師姐多多學習猛鬼油鍋、劍斬妖魔、金針浮水等法門,太師父不日就會抵達長安,考量不過的話,後果你們都懂。”

  駱書蝶吐了吐舌頭,沒有說話。

  駱書文卻陰陽怪氣道:“知道了,爹,噢不對,是師父。”

  中年漢子白了他一眼,又衝跪倒在地的楊仁力道:“還不起來,再跪一會道袍就要破了。”

  楊仁力咧了咧嘴,衝駱書文喊道:“書文,扶我起來,我腿麻了。”

  “哈哈哈.....笑死我了”,駱書蝶再也忍耐不住,放聲笑了起來。

  中年漢子脫掉道袍,謹慎的搭在椅背處,向風韻道姑問道:“雲姑,今天去興唐觀可有打探到有用消息。”

  雲姑聽他此問,低頭蹙眉道:“徒兒無能,沒能進入。”

  中年漢子看了看廳中幾人,唉聲歎氣道:“此事慢慢來吧。”

  沉吟片刻,他又道:“你是大師姐,平時要多約束他們幾個練習道法,此外你幾位師叔應該也快到了,你要還要盡快物色幾處隱蔽院落,供他們落腳。”

  雲姑抱拳道:“是,師父。”

  那中年漢子不再言語,轉身離去。

  駱書蝶見他離去,從廳中跳下來,跑到楊仁力麵前笑道:“二師兄,快起來吧,師父已經走了。”

  楊仁力見她好心,一時感動的無以複加,隨後腿腳處傳來一陣酥麻,痛得他喊出聲來:“小師妹,你幹嘛?”

  隻見駱書蝶拾起剛剛被楊仁力丟在一邊的劍,用劍柄敲擊著他的膝蓋。

  “大師姐說你練得不錯,讓我幫你活活血。”

  “可以啦,可以啦,我的腿已經不麻了......啊,小師妹,放過我吧。”

  駱書蝶眨著眼睛,天真無邪的問道:“二師兄,你剛才是怎麽做到明知是假還麵不改色的,能不能教教我。”

  楊仁力忍著痛道:“師父說你定力不夠,還不能傳你這香灰畫符之法。”

  “哦,那我繼續幫你活活血。”

  “別、別,我教你,我明兒個教你還不成嗎。”

  駱書蝶丟下長劍,拍手道:“這還差不多。”

  其時憲宗李純平藩無望,寄希望於神仙不死之術,一時間佛道大興,齊聚長安。

  原本在西南一帶活躍的布善派便由劍南道成都府遷移過來,隻是眾多信徒一時不可全部帶走,掌教真歸上人便派大徒一脈先行前往安頓。

  出發前,因公牒文書偽造不及,眾人便隱匿行蹤,分散前往,於是便有駱書蝶攜丫鬟小雲獨住客棧的一幕。

  長安城北,太醫署。

  太醫署的最高行政官員,太醫令崔環神色嚴肅問:“本次貢舉,準備的怎麽樣了?”

  太醫丞郭常恭恭敬敬地低垂著頭顱說道:“回大人!筆試的考題以及考卷,已經準備就緒了。至於病人嘛,還未找齊。”

  “嗯?”

  崔環橫眉一豎,冷聲問。

  “畢竟是為選拔考試準備的,好多病人都不肯任學生擺弄。”

  頓了片刻,郭常又道:“我們已經盡力召集病人了。雖然免費就醫吸引了許多病人自願在貢舉中供考生們診治。可是數量,還是有些不夠……”

  “荒唐!”

  崔環斥責道:“太醫署貢舉的日期半年前就已經定下,如今距離開考不過短短三日功夫了,你還要找到什麽時候。”

  沉默了片刻,他崔環又道:“郭醫丞,難道足足半年時間,還不夠你們準備嗎?”

  “這……”

  郭常唯唯諾諾,不敢回答。

  “找!給我全力去找!別到時候給我鬧出太醫署貢舉,卻不能給每一個考生分配診治病人的笑話!”

  “是!”

  郭常滿頭冷汗,快步離去。

  ……

  嶺南道,廣州府,當地最負盛名的醫館,和善堂內。

  “父親!”

  和善堂掌櫃的,是個頗有福相的中年人。

  此刻,他對那坐在主位上老態龍鍾的老人道:“三日後,太醫署的貢舉便將開始了。”

  老人聞言,麵露思索:“孫兒出發前往長安城,準備參加會試,已經一月有餘。想來,也應該到了。”

  中年男子道:“想必已經到長安城了。”

  老人喝了一口茶,緩緩道:“依你看來,孫兒入圍,有幾許可能?”

  中年人垂手答道:“依我看來,吾兒入圍的可能性,約有五五開。”

  “哦?此話怎講?”

  老人皺眉:“我和善堂傳承上百年,是嶺南道最負盛名的醫館。孫兒乃是和善堂的唯一繼承人,就連他入圍的可能性也僅有五成?”

  “父親,您有所不知。”

  和善堂掌櫃說道:“這太醫署會試,乃是天下醫道一等一的盛事!天下所有在醫道方麵心存誌向之人皆會前往。我和善堂雖在廣州府地界頗有聲名,可是放眼天下來看,也僅僅隻不過是一家普通醫館罷了。

  天下能人,屆時會齊聚長安。吾兒要想在全天下的醫道傑出者中,獲得前三十名的佳績,可是殊為不易啊。”

  老人聞言點了點頭,沉吟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希望孫兒在此次太醫署會試中,能入圍前三十名。這樣咱們家,也算是培養出了一個天下頂尖的好醫師了。”

  劍南道,成都府。

  隴佑道,秦州。

  江南道,越州。

  淮南道,揚州。

  山南道,襄陽。

  河北道,魏州。

  河東道,河中府。

  河南道,東都洛陽。

  關內道,鳳翔府……

  全天下所有城池內,有名聲的醫館中,同樣發生著與嶺南道和善堂內相差無幾之事。

  所有有名醫館的繼承人或得到舉薦的學徒們,都已早早地踏上了前往長安城的旅途,隻為在太醫署貢舉中博得好成績,以此光宗耀祖!

  長安城內很多客棧,都因太醫署貢舉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