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我理解的藝術品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9-22 14:01      字數:2111
  這麽一個被寫進華語音樂曆史的人物,在台上光芒萬丈,在台下卻是比較低調的。

  至少沒有汪楓之流那麽愛折騰,長期霸占熱搜第二的位置。

  崔建在整個酒吧裏的人的歡呼聲中,緩緩走到了陳飛揚這一桌。

  他是宋可邀請來的。

  “這就是你準備介紹給我認識的新朋友?”他對宋可問了一句,然後看了陳飛揚一眼,問道:“聽說你寫歌很厲害,那首怒放的生命我聽過了,確實不錯。”

  汪楓再次把腦袋埋了起來。

  陳飛揚說道:“厲害不敢當,隻能說勉強能聽。”

  崔建問道:“你最近有沒有什麽新歌啊?”

  陳飛揚搖了搖頭:“實在是太忙了,沒時間。”

  崔建說道:“搞音樂,不能停下來啊,停下來節奏就斷了。”

  崔建現在已經是巨星中的巨星,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符號化人物,但他在音樂方麵,一直都兢兢業業,片刻不曾停歇。

  這十年來,他一直都在忙碌著。

  陳飛揚還知道,不僅僅是這十年,還有未來的二十多年,甚至當崔建60多歲之後,依然對音樂保持著最初的敬畏。

  未來的樂壇已經變了天,搖滾都快成為了曆史。

  有一次大型晚會上,崔建最後一個出場,台下的歌迷們反應冷淡。

  崔建說,大家站起來吧。

  沒人一個人響應。

  崔建自嘲地笑了笑,擼起袖子繼續唱歌。

  他非常認真地唱著每一個小節,毫不打折地完成了全部曲目。

  陳飛揚對這樣認真而虔誠的手藝人,是充滿敬意的。

  他隨口問道:“崔大哥,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未來的某一天,搖滾不火了,你的心態還會不會如現在一般平和?”

  崔建反問道:“玩搖滾的,誰是為了火啊?”

  不帶這樣的啊,你不經意地打了汪楓的臉。

  陳飛揚笑了笑,問道:“現在的崔建,已經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了,而是一個承載了很多東西的符號,而符號與麵對的現實,終有一天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當這一天到來後,你會接受嗎?”

  崔建說道:“我隻做自己,不會跟自己過不去,如果現實無法改變,我欣然接受,但並不會因此影響我對搖滾音樂的堅持。”

  別人把他捧上神壇,認為他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但他自己並不這麽看。

  他並沒有主動背負那些伴隨榮譽而來的不堪承重的東西,他堅持隻做自己,一個單純的熱愛音樂的搖滾青年。

  這股生猛的勁,跟十年前沒有多大區別。

  陳飛揚繼續問道:“曾經的超越樂隊,為了堅持搖滾的理想,一度向現實妥協,往流行音樂靠攏,為的是有朝一日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音樂。

  你認為這條路可行嗎?”

  崔建回道:“不是可不可行的問題,是隻有這條路能走,無論能不能走通,都隻能走。

  對於我而言,如果堅持音樂理想和市場的現實有衝突,我也會妥協。

  但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妥協的限度,音樂理想的占比,必須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談到這裏,他頓了頓,突然對陳飛揚問道:“我怎麽覺得你話裏話外,就篤定未來的搖滾一定會沒落似的。

  現在的搖滾還是挺受歡迎的吧,你怎麽就認定未來不行了?”

  陳飛揚說道:“作為歌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作為歌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作為普通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歡離合。在不同的成長環境下,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潮流的變化是必然的事。”

  崔建若有所思。

  良久之後,他看著陳飛揚,舉起了酒杯,說道:“你說的有道理,流行的東西是不斷在變化的,五年之前的樂壇,和現在的樂壇,已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飛揚跟崔建碰了一杯,繼續說道:“潮流其實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東西。它是由某一個人率先帶起來,然後成為整整一代人的記憶。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你,帶起了一個搖滾時代,湧入了大量同時代的歌迷。

  但當這一代人漸漸老去之後,沒有新加入的歌迷,就隻能消費存量,靠情懷來回憶當初的榮光。

  新一代的歌迷又會被一個新的天才帶進新的潮流裏,過上十多二十年,不可避免又會成為老派。

  我們的每一代人,都看不起上一代人,覺得老土,同時也看不起下一代人,覺得幼稚,於是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獨特印記。

  隻有極其少數的作品,能夠跨越時間,永恒的傳承下去,這就是真正的藝術。”

  崔建不禁問道:“你若認為的藝術是什麽樣的,是以什麽為標準?是不是高雅的,聽不懂的就叫藝術?”

  文藝圈裏的鄙視鏈一直都存在的,流行音樂向來都處在底端。

  而搖滾更在流行音樂下麵。

  陳飛揚說道:“我個人理解的藝術是這樣的。

  一位藝術家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想法,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產品。

  當百年之後,後人通過這件作品,可以感受到他的想法,能夠產生精神上的共鳴,這件作品仿佛就有了靈魂,使得作者和讀者能夠打破時間,空間,乃至於生死的界限,隔空交流。

  作品因此而不朽,藝術家則在某種意義上,獲得了永生。

  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有的藝術家很幸運,作品創造出來,當世就得到了認可,百年之後作品也能夠傳世。

  有的運氣差點,當世不被認可,百年之後才被世人讀懂,被戲稱為死了就是經典。

  當然,更多的是作品是創作出來之後,火了一陣子,幾年之後就悄無聲息了。

  這就不叫藝術品,而是純粹的商品。

  為什麽流行音樂在業內的鄙視鏈長期處在底端,原因就在於此。

  流行歌曲的傳世比例太低了。

  大多數流行歌曲都是火爆一陣子,過段時間就沒了。

  不要說百年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還能傳唱的有多少?”

  崔建隻感覺渾身戰栗,討論的話題太大了。

  他忍不住問道:“我能向你約首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