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搖滾教父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9-22 14:01      字數:2088
  參加完王非的婚禮後,陳飛揚又被宋可拉到酒吧裏繼續嗨皮。

  剛坐下沒多久,汪楓也來了。

  “陳總,好久不見了,我經常在電視裏看到你。”

  “你最近怎麽樣啊,好像沒見到你出新歌?”

  “哎,還能怎麽樣,還不是在交響樂團裏麵混日子唄,都一年了,啥都沒混出來。”汪楓有些鬱悶地說道。

  他有些羨慕坐在對麵的高大鬆,這個死胖子今年出了一張專輯,一下子就人模人樣,抖起來了。

  而他依然還是那個小透明。

  陳飛揚問道:“你不是組了個什麽樂隊嗎?”

  汪楓回道:“包家街43號,我是主唱,這個樂隊成立了都快兩年了,最早是為話劇配樂演奏的,現在也獨立參加了很多演出。

  但是一直以來,我都想出一張唱片。

  宋哥,你什麽時候能幫我也出一張專輯啊?”

  宋可回道:“會有機會的。”

  說了等於沒說。

  陳飛揚說道:“要不這樣吧,我出資,你自己找門路製作和發行,弄一張專輯,就以你們樂隊的名字來命名,包家街43號。”

  陳總威武,陳總霸氣。

  汪楓差點直接跪了。

  “陳總,大恩不言謝,我也不多說什麽了,一切都在酒裏。”

  汪楓連幹三大杯,以表誠意。

  接著,他還有些小得意地與高大鬆碰了一下杯,以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你有的,我也都會有,我們哥倆終有一天是同道中人。”

  陳飛揚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幸好他受過專業訓練,忍住了。

  你們哥倆確實是同道中人啊。

  未來的均子,就是你們哥倆溝通的橋梁。

  不過當均子離開這個世界後,汪楓就跟高大鬆翻臉了,老死不相往來。

  “癡情”的他,還特意為均子寫了一首歌,“美麗世界的孤兒”。

  這哥倆在這方麵,還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誰也不虛誰。

  汪楓與高大鬆在進行明裏暗裏的比較,宋可卻湊到陳飛揚耳邊,輕聲說道:“陳總,你猜猜今天還有誰會來?”

  不是吧,你小子又陰戳戳準備了什麽驚喜不成?

  陳飛揚說道:“我又不追星,誰來都沒什麽關係。”

  宋可笑道:“那可未必……看看,他來了,他帶著大哥的氣場來了。”

  陳飛揚扭頭一看,從酒吧門口走進來一個留著半長發的中年男人。

  他一進入酒吧,原本嘈雜的環境,一瞬間就安靜了。

  陳飛揚眼皮眨了眨,臥槽,還真的來了個大哥,這可是教父級別的人物。

  在國內的搖滾圈子裏,有誰能夠稱為大哥,甚至被稱為教父?

  除了崔建之外,不做第二人想。

  如果要在華語樂壇中煮酒論英雄,崔建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未來的年輕人或許不理解,搖滾這種小眾的音樂有什麽稀奇的,還不如說唱流行呢。

  但在這個年代,以及過去的十年中,崔建是一個現象級的名字,一個被神化的符號。

  十年之前,在工人體育館舉辦了一場紀念國際和平年的音樂會,也就是著名的百名明星演唱會。

  演唱會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是年僅22歲的郭風,他邀請了青歌賽,孔雀杯出道的青年歌手,聯合錄製了那首廣為傳唱的“讓世界充滿愛。”

  那是改革開放剛剛推行的八十年代,人們對流行音樂總體上是不接受甚至有所排斥的,社會上普遍認為,流行音樂隻能描繪一些小情小調,上不了台麵。

  官方甚至有硬性的規定:三個或以上數量的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

  這場百名歌星同台的演唱會,不僅打破了三個流行歌手同台演出的慣例,同時用一首表達大愛,充滿凝聚力的“讓世界充滿愛”,扭轉了大眾對流行音樂的看法。從此之後,流行音樂也承擔起社會責任,開始參與進了社會事務中。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演唱會也在各種因緣巧合中,悄無聲息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青歌賽,孔雀杯等歌唱比賽出身的新人歌手嶄露頭角,成為這場演唱會的生力軍。

  其中都有哪些人呢?

  毛啊敏,韋維,蔡國清,田振……

  通過這場演唱會,他們一夜成名。

  但在這一天,這個舞台上最閃耀的一顆星不是他們,而是一個在孔雀杯首輪就被淘汰的年輕人。

  這一年的孔雀杯歌唱比賽上,有一個年輕人唱了兩首搖滾歌曲,絕大多數評委都不接受,首輪就打出了GG。

  但是在眾評委中,有一個人對他的演唱很感興趣。

  這就是東方歌舞團團長,著名戲劇“白毛女”的第一代喜兒扮演者,王琨老師。

  剛好這場百名群星演唱會,負責歌曲審查的就是王琨。

  就這樣,在各種歌手比賽中屢敗屢戰的崔建,登上了這個重量級的舞台。

  一首“一無所有”,發出了中國搖滾第一吼。

  抱著一把吉他,穿著鬆鬆垮垮的衣服,卷著高低不齊的褲筒,崔建的演出在觀眾的一片疑惑中開始。而當那句“我曾經問個不休”震撼開嗓,場館的熱度瞬間被帶到了頂點,一股久違的激情擊中了每一位觀眾,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最終,崔建的表演引來了全場沸騰,台下的觀眾們都忍不住站了起來,尖叫聲呐喊聲不絕於耳。

  用王琨的比喻就是:好比觀眾在看一場球賽,總是不進球,終於進了一個,於是觀眾一下子都站了起來。

  這次演唱會讓崔建一夜成名,得到了很多聽眾們的支持和喜愛。

  北大學生甚至自發成立了一個“北大崔建後援會”,這是國內第一個後援會,聲勢浩大。

  崔建火到了什麽程度呢,兩年後的韓城奧運會,他在全球現場廣播中,演唱了“一無所有”。

  盡管當時的主流媒體還是對這種類型的音樂抱著排斥的態度,但時代的洪流終究無法阻擋。

  崔建帶領的搖滾時代在那個不尋常的夜晚突然到來了,而他也成為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中國搖滾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