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版商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9-05 21:41      字數:2100
  能拍科幻電影的導演,得慢慢物色。

  拍科幻電影的資金和技術,也要慢慢積累。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這兩部小說目前隻是在北鬥中文網上有了名氣。

  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還需要大力推廣,等待口碑發酵。

  在網絡上,有網意這家目前的國內第一門戶網站,問題不大。

  在網絡下,就需要聯係出版社,搞實體出版了。

  說起出版,陳飛揚就覺得隨著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先前為劍俠情緣製定的花錢出版的方案,有點被動了。

  以後網站想宣傳的書越來越多,總不可能都去花錢出版吧。

  哪怕書的質量高,出版社願意給錢,自己這邊也很虧的。

  如果是一次性買斷,出版社給的價格不會太高。而且火了之後,也跟自己沒關係。

  要想賺大錢,還是得分成。

  但是按照目前的實體書分成模式,大牌作者頂多能分到20%不到的版稅,這就已經是天花板了。

  絕大多數作者都隻有10%以下,對於作者個體而言,這筆錢也不算少,但是對於北鬥中文網這家企業而言,白花花的銀子都便宜了別人,太不劃算了。

  陳飛揚考慮,要不要自己搞一個出版公司。

  想來想去,這個方案可行,不單單是可以賺錢,最重要的還是可以捧人,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道長,我決定搞一個公司,專門負責出版。”

  李子木一聽傻眼了,他看書還行,搞出版隻能抓瞎。

  “老陳,我給你當網站主編沒有問題,出版社我沒門路,不專業啊。”

  陳飛揚說道:“廢話,出版公司能讓你來管?你在想什麽好事呢。你從旁協助,幹點雜活,打打輔助就行。”

  李子木有點想吐血,合著又來一個喧賓奪主的。

  再一次上演“我還以為他是輔助我的”慘劇。

  “那讓誰來管呢,咱們身邊的人裏,也沒有誰熟練啊。”李子木不服氣地問道。

  陳飛揚想了想,問道:“對了,你簽約作者的名單裏,是不是有一個叫李尋歡的,他的本名是不是叫路今波?你把我的扣扣號碼給他,讓他聯係我。”

  李子木愣住了,他覺得有點受傷:老陳居然相信一個外人,而且還是一個作者。

  要是這個李尋歡有門路,他還寫什麽小說啊?

  正在被李子木輔佐的徐琦一直都坐在旁邊,看著陳飛揚和李子木通過扣扣聊天。

  她見到李子木腦筋有點轉不過彎,就伸手敲了一下他的腦袋。

  “你這個榆木疙瘩,腦子一點都不開竅,無論誰去管理這個出版公司,都是靠我們網站提供內容,說白了也是在為我們打工,你擔心什麽?”

  李子木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被忽悠。

  他想了想,覺得似乎有點道理,他確實是來輔佐我的。

  所以說單純的人最容易滿足。

  於是李子木開開心心地聯係到了路今波,給了他陳飛揚的扣扣號。

  聽說是網站的大老板召見,路今波非常激動,加了陳飛揚的好友之後,就一個勁拍彩虹屁。

  當他聽說大老板有意開一家出版公司,想讓他來管理的時候,差點當場跪鍵盤。

  “老板,網上說不清楚,現在我就去火車站,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你身邊。”

  路今波現在是個大學生,就讀於西北大學的經濟學專業。

  他是個文學愛好者,混跡在容樹下用愛發電,與寧才神,邢玉森並稱為三駕馬車。

  但他自己心裏清楚,稱號沒有意義,如果賺不到錢,哪怕被稱為三大宇宙飛船,都沒有卵用。

  從本質上來說,他是一個文字商人。

  他並不渴望成為大作家,他希望從文字工作中賺到名利。

  但這一切對於他而言,似乎很遙遠,目前簽約北鬥中文網,能夠通過寫小說賺到稿費,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現在天上掉了一個餡餅,網站的幕後老板想讓他開出版公司,他怎麽可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當即坐了兩天兩夜的硬座火車,風塵仆仆地趕了過來。

  陳飛揚在辦公室裏接見了路今波。

  這個麵帶忐忑的年輕人非常清瘦,穿了一身白襯衣,胸口的兜裏插了兩隻鋼筆。

  陳飛揚不禁想起現在社會上很流行的一個段子。

  “衣兜裏裝一隻鋼筆的是中學生,插兩隻鋼筆的是大學生。

  三隻鋼筆的呢?研究生?不,是修鋼筆的。”

  路今波插了兩隻鋼筆,仿佛是在昭示他的身份。

  不過陳飛揚琢磨,他是為了簽約用的,為了預防鋼筆出了問題簽不了,浪費大好機會,於是帶了一隻備用。

  “陳總你好,我叫路今波,目前還在讀大學,不過你放心,我不會耽誤工作的。”

  路今波一個勁向陳飛揚表態,其實他是多慮了,陳飛揚自己還是大四學生呢,不也沒耽誤工作。

  陳飛揚審視了路今波一番,考較道:“你覺得自己更適合當作者,還是書商?”

  路今波毫不猶豫地說道:“其實我自己心裏清楚,我寫書沒有恒心,全憑興趣,當我發現沒什麽可寫的時候,就很難堅持了。

  而且我也知道,我寫書的天賦有限,並不算寫得非常好,隻是現在網上寫書的人少,我起步早,混了點名氣。”

  看得出來,這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晰。

  寫書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讀者抽一根煙的時間就能看完的兩千字,作者可能要冥思苦想磨上一天。

  路今波更願意把吃苦的機會讓給別人,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

  陳飛揚又問道:“你在出版界的人脈怎麽樣,有沒有熟人?”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路今波現在隻是一個學生,兼職寫手,他哪認識什麽出版界的人。

  路今波很機靈,立即表示:“一回生二回熟,我現在沒跟他們打過交道,多來幾次就認識了。”

  前世的路今波,在容樹下混了幾年,然後千禧年的時候加入了容樹下當總編輯,與寧才神成了同事。

  後來兩人都轉型了,寧才神去混編劇圈,路今波成為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