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唯分數論
作者:劍刃舞者      更新:2021-08-19 17:07      字數:2093
  白言鬆對整個訪談的節奏還是很到位的。

  見到商業上的話題談得差不多了,他又開始引導到別的方麵。

  他想要向觀眾展現一個全麵,立體的陳飛揚,而不僅僅是個商人。

  “我們還知道,你開了一家教育培訓中心,今年的省狀元,也是你的學生。”

  “準確地說,今天我們省高考的前兩百名,有152個都是我們學不思的學生。”陳飛揚很淡定地說道:“剩下的48個,是其他城市的,這也是我們學不思不足之處,所以從暑期開始,我們就開始布局全省,要將各地的好苗子一網打盡。”

  好家夥,這句一網打盡,也太霸氣了吧。

  你當自己是在打漁呢。

  白言鬆又說道:“有一種說法,現在的學生成績壓力太大,應該減負,你這種開辦培訓班的做法,是不是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陳飛揚聳聳肩:“加重肯定是加重了,甚至還給中學生們造成了後續的困擾,讓他們還要繼續在大學裏呆四年。

  要是不讀大學,直接走向社會,就沒有什麽課業負擔了。”

  白言鬆楞了一下:說得真是犀利啊。

  他繼續問道:“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報道,說我們國家的孩子跟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在其他各方麵都有差距,輸在了起跑線上。也有人呼籲,我們要加強孩子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

  陳飛揚笑了笑:“那種中外孩子參加夏令營的文章,我看了不少,說國內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國外的孩子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等到未來,這一代人成長以後,會遠遠落後於國外。

  說白了,這些都是販賣焦慮的軟文,基本上都是在扯淡。”

  陳飛揚親眼看到過未來,這些被批評的所謂“小皇帝”,長大以後,絕大多數都成了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加班是家常便飯,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而國外那些所謂獨立自主,吃苦耐勞的小孩子,長大後又做出了什麽成就呢?

  未來的中國,真正的做到了超英趕美,發展成世界第二,並威脅到了米國的霸主地位。

  靠的是誰?

  現在的媒體之所以喜歡寫這些扯淡的玩意,一方麵是崇洋媚外,一方麵是為了生意。

  這些東西,背後沒有推手是不可能的。

  那些英語培訓,以及出國留學的機構,最喜歡搞這種花招了,把國外的月亮描述得又大又圓。

  他們巴不得更多的孩子考不上大學,選擇出國留學。

  白言鬆問道:“那你認為學生應該成為分數的奴隸嗎,高考時不時應該改變唯分數論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陳飛揚說道:“科舉製度之所以被古代的讀書人視為最偉大的變革,就是因為科舉打通了階級的通道,讓寒門的子弟有了希望。

  高考也是如此,公平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唯分數論,以各種各樣奇葩的方式來選學生,我敢保證,最後能夠展現出所謂的綜合能力的,一定會是有錢人。

  到時候,窮人家的孩子讀書還有什麽意義,一輩子都不能翻身。

  至於經常被人詬病的高考考題不能解決實際工作的問題,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高考在本質上是一個選拔性的考試,目的就是為了選出聰明又努力的學生,進入大學深造。

  你要求高考解決實際問題,那還需要大學的專業學習幹什麽?

  甚至大學的專業學習,很多時候也是理論,畢業以後參加工作,依然需要繼續學習,考各種專業職稱。

  要是這些知識統統都能被高中生解決,那我們培養的不是學生,是超人。”

  陳飛揚可不是在瞎說,如果真的按照所謂的綜合能力來招人,那窮人就別讀書了。

  這個年代的高考,相對還是比較公平的,但即便這樣也有不少騷操作。

  陳飛揚當年高考的時候,有個同班同學獲得了二十分的體育特長加分。

  但這個同學長得跟電線杆一樣,風一吹都怕倒。

  他是怎麽獲得加分的呢?

  很簡單,找體校的運動員代考。

  由於塞了錢,負責考試的老師也掙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另一個加分渠道,藝術特長也是同樣,花錢就搞定。

  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絕不是孤例。

  至於未來,各種五花八門的加分就多了去了,甚至還有為人量身定做的。

  喊了二十多年的素質教育,越到後來,學生的課業負擔反而越來越重,而各種高考培訓機構,填鴨式學校遍地開花。

  這說明什麽?

  說明大家都不傻,知道用腳投票。

  至於備受推崇的國外的所謂快樂教育,說白了就是把中產階級以下的人全部放棄,讓你開開心心地玩耍,長大後成為一棵韭菜。

  而有錢人的孩子,接受的精英教育,一點不比國內的應試教育輕鬆。

  正常人都喜歡輕鬆自在,更喜歡不勞而獲。

  但是社會很殘酷,你要是想得到什麽,就必須要付出什麽。

  “好吧,我必須承認,你的口才很好,說的話引人深思。”白言鬆一直都以為自己是善於思考的人,但是跟陳飛揚談論了這麽久,越談越覺得自己看待問題還是浮於表麵。

  他決定換一個輕鬆點的話題。

  白言鬆是一個鐵杆球迷,逮著機會就喜歡問嘉賓關於足球的問題。

  “我聽說你還是個足球迷,對於如火如荼的甲A聯賽你怎麽看?”

  不是,你是從哪裏聽說我是個球迷的,這玩意我已經戒了。

  陳飛揚前世的時候,確實是個狂熱的球迷,隻要有國足的比賽,他就花大錢買黃牛票去看。

  但看得越多,他就越意識到自己的年輕和天真。

  球迷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未來會越來越好,實際情況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陳飛揚笑了笑,回道:“我怎麽看?我通過電視看。”

  “為什麽不看呢,現在的甲A聯賽多火爆啊,商業價值也很高,你有沒有考慮過讚助一隻球隊?”